世纪

世纪杂志 省级期刊

Century

杂志简介:《世纪》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54/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世纪特稿、史海亲历、史卷拂尘、秘史探踪、名流综谱、国共舞台、故人旧事、海派艺苑、世纪论坛、笔记掌故

主管单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央文史研究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央文史研究馆
国际刊号:1005-4715
国内刊号:31-1654/K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129
总被引量:527
H指数:5
立即指数:0.0056
期刊他引率:1
  • “环境友好”是个新理念

    作者:周锦尉 刊期:2005年第06期

    闭幕不久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作出的《建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对国家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作出一系列的规定。"环境友好",多新鲜的提法!"友好"两字,一般形容人际关系,现在用在环境上,是拟人化修辞手法。这里就强调了环境与人的关系。半月之前,联合国有一位专家来上海作课题咨询。

  • 三千孤儿出塞记——发生在三年困难时期的故事

    作者:乐拓 刊期:2005年第06期

    这是发生在40多年前上海一内蒙之间的一场震撼人心的孤儿大迁徙事件。车轮滚滚,婴儿北上,数千名失去生母的孩子,经过几千里荒芜的路程,抵达了内蒙。时光记录着他们的成长,青青的草原上镌留着他们由小变大的脚印,壮美的北国风光增添了由他们谱

  • 的一段曲折经历

    作者:陈模 刊期:2005年第06期

    ""开始,北京青年学生中出现了红卫兵组织。他们受了极左思潮的影响,闹着要取消共青团。他们宣称,共青团是"修正主义"的青年组织,必须砸烂它,并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团中央。时隔不久,大字报、大标语贴满团中央,被点名最多的是团中央第一书记。反省

  • 在冀中战场

    作者:钱江 刊期:2005年第06期

    1946年10月中旬,华北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陈正湘、政委指挥部队撤出张家口,向南进入涞源山区。那里山峦起伏,是华北解放军稳固的根据地。此后大约一年多时间里,主要征战在冀中地区,这也是他一生中战场作战最密集的时期。他经受了战火考验,在战争中一步步提高着自己的指挥能力。

  • 日寇疯狂 洗劫南京文化遗产

    作者:经盛鸿; 杨柳 刊期:2005年第06期

    早在20世纪初,海牙陆战法规就规定,一切有关文化方面,如宗教、美术、学术及文物的机关及其财产,如不作为军事用途,交战国必须力求保全,不得实施破坏。这是为世界公认的国际公法。日本军国主义在1937年12月攻占南京后,无视国际公法,对南京的图书文物、文化典籍实施了有计划的、疯狂的摧残与劫掠,造成了南京历史上罕见的文化洗劫。

  • 死于日机轰炸的孙寒冰

    作者:张十方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七七事变"后,使当年四川的重庆成为陪都。当时复旦大学从上海迁入内地,就设在距重庆约40公里的北碚对江的黄桷树小镇中。那倒的的确确是个蕞尔小镇,在地图上查不着它的。当时全小镇的居民似乎不上千(恕我忘却具体数字),除了低矮、陈旧的平房外,稍

  • 抗战烽火铸成的铁汉

    作者:吴继路 刊期:2005年第06期

    死而复生1940年10月,冀中军分区大批干部在清苑北王力村开会,日伪军以大量兵力秘密包围该村。千钧一发之际,我特务连奉命阻击敌人,全力掩护司令部转移,把敌人主力吸引到村北沙坨子,在开阔地受到三面猛烈攻击。激战两个多小时,完成任务后,我特务连官兵

  • 童年心中的伤痛

    作者:荣如德 刊期:2005年第06期

    我生于1934年12月,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挑起"八·一三"事变时,我还不足三周岁。8月13日那天,我父亲抱着我在弄堂内纳凉。随着声声巨响,耀武扬威的日本军舰与奋起抵抗的中国空军交火过程中投射的炮弹与炸弹殃及无数百姓,一时血肉横飞。我父亲正奔走寻找躲避之处,邻居告诉他说,小孩裸露的背

  • 从苏步青的一首诗谈起

    作者:金大陆 刊期:2005年第06期

    复旦百年校庆出版的校长系列传记《苏步青传》中记载:1968年9月6日,驻复旦大学工宣队突然到苏步青教授家查找电台、发报机之类'置人于死地的特大罪证',结果一无所获,只得取走一些外文杂志。三天后,苏步青被关进隔离室,责令交代里通外国的'罪行'。原来这是一本在美国编辑、在日本出版的《微

  • 逆境中的严寄洲

    作者:步武尘 刊期:2005年第06期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谁不遇到点挫折和磨难?但像严寄洲这样频遇逆境,四次被开除党籍,也是不多见的。严寄洲1917年8月生于山青水秀的江苏常熟周神庙弄;父亲严翊程在县西街开一爿名为"新云"的小商店。那时,上海的一些电影公司常到常熟来拍电影,对

  • 经历大乡小乡改革

    作者:吴镕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共江苏省委叫我兼任省农村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在江都、江宁两县试点,撤销乡,恢复区乡建制。江苏省首先恢复乡人民政府建制的是江都县砖桥乡。老百姓反映,还是乡政府比好,不吃大锅饭啦!经过一两年工作,江苏和全国一样,1982年后,体制全部改为乡镇体制。那时江苏省乡镇的规

  • 连战和连氏家族

    作者:凤懋伦 刊期:2005年第06期

    2005年4月26日16时40分,连战主席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乘坐东航班机,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开始了其60年来首次大陆之行,吸引了海内外多少人的关注,引发了两岸民众多少的期待,除了祭奠孙中山先生,与总书记的历史性握手,与中国共产党达成"三项共识",提出了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五项

  • 毕生热爱中国的爱泼斯坦

    作者:穆欣 刊期:2005年第06期

    "爱泼斯坦是彻头彻尾迷上了延安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和埃德加·斯诺是朋友,都热爱中国。比起斯诺来,爱泼斯坦来到中国的时间更早,住的时间也更长。他说:"我是一个无国籍犹太人,在波兰出生,在中国成长。"1917年,在他两岁时就随父母来到哈尔滨,1920年5岁时移居天津,在那里生活了

  • 戏剧艺术元老胡导

    作者:吕争 刊期:2005年第06期

    缘于胡导教授和我的父辈都曾是左翼戏剧社的成员、老友,几年前,我有幸认识了这位德高望重并与戏剧结缘70多年的戏剧艺术界元老。胡导20世纪30年代就投身于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事业。解放后,他勤勉耕耘于我国戏剧表演实践的讲台,可谓桃李满天下;笔耕于戏剧理论,先后著有专题论

  • 我眼中的董竹君先生

    作者:陈淮淮 刊期:2005年第06期

    20世纪30年代,董竹君在上海艰苦创业。在她创办的多项实业中最有名的当数锦江饭店。在上海,人们都尊称她为"董先生"。在男尊女卑的旧社会,只有靠自己能力在社会上立足的女人才被称为先生。有关这位老人的一生,我知道得最多的是上世纪30年代她和上海地下党的交往。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她周旋于国民党官僚、租界要人和青洪帮实力人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