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

世纪杂志 省级期刊

Century

杂志简介:《世纪》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54/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世纪特稿、史海亲历、史卷拂尘、秘史探踪、名流综谱、国共舞台、故人旧事、海派艺苑、世纪论坛、笔记掌故

主管单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央文史研究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央文史研究馆
国际刊号:1005-4715
国内刊号:31-1654/K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129
总被引量:527
H指数:5
立即指数:0.0056
期刊他引率:1
  • “戏说历史”之风不可长

    作者:沈伯俊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成为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剧的"大热门"。从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的改编,到当代历史小说《少年天子》、《努尔哈赤》等的屏幕化;从历史传奇故事《隋唐演义》、《杨家将》等的二度创作,到无所依傍的故事新编《包青天》、《康熙微服私访记》……一部又一部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占据了...

  •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展上海馆送展作品选

    作者:沈飞德 刊期:2004年第05期

    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展"于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这次书画展展出的200余幅作品大都

  • 邓小平留法照片传世沧桑

    作者:柳伦 刊期:2004年第05期

    在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的各项活动和有关书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用得最多也最容易引起人们注目的邓小平青年时的照片,一张是邓小平17岁时的个人全身肖像;另一张记载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成员在巴黎活动的合影,也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献。但是,谁又知道在它们公之于世之前遭受的风风雨雨,

  • 邓小平与“”的一次交锋

    作者:武健华 刊期:2004年第05期

    邓小平同志自1973年复出以来,一直站在与""斗争的第一线,在若干回合的较量中,最为激烈的要算是与""挑起的大反"经验主义"的斗争。接见提出要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1974年12月23日,和从北京,飞赴长沙,向汇报四届人大各项工作筹备情况。在长沙,同和进行了3次谈话。另外一次

  • “天下第一关”——我所认识的陶行知先生

    作者:王群生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民众教育家、民主斗士——陶行知先生,我是认识的。但必需申明一点,认识他的时候我只有7、8岁。确实并不懂得、也不理解这位留平头、穿长衫、中等个子、戴眼镜、胖胖的好好先生,有多么的杰出、伟大。当时在我的眼中,他非常的慈祥、随和,尤其是待我之平等、认真的态度,给我童年的记忆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记得那还是1943年...

  • 听杨尚昆谈吴玉章

    作者:郭久麟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为写《吴玉章传》两次采访杨尚昆1983年8月13日晚,杨尚昆同志在他的寓所接见了我和吴玉章建国初期的秘书程文同志。事情源于1979年5月,当时我向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即后来的省党史办公室)组长陈文同志汇报了写作《吴玉章传》的想法。在他的支持下,1980年,四川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批准成立了《吴玉章传》写作组,我和程文...

  • 导演的一张照片

    作者:王乃英; 林杰 刊期:2004年第05期

    这是彭老总导演的一张照片。画面上,阳光灿烂,三个幼儿,天真、活泼、可爱;背影一片灰暗,隐约看到孩子背后一个身影——那就是我们敬爱的彭总。这幅照片寓意深长,它留给后人的话,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庐山会议以后,彭总被罢官,住到北京西北郊挂甲屯。在挂甲屯,他关心群众生活,谁家有困难,他便借东西送钱给他们,却被说成是"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的活动"...

  • 基辛格请调停美越和谈

    作者:叶江 刊期:2004年第05期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极其秘密地访问北京,与中国总理前后进行了6次秘密会谈,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同时向全世界发表基辛格访华公报。基辛格秘密访华的任务就是为尼克松访华铺平道路,基辛格很好地完成了这一重任。但是,随着21世纪初美国政府根据国家档案法的"三十年律"(即一般情况下政府的档案在30年后必须...

  • 中共三大前后陈独秀对国共合作的认识

    作者:陆米强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中共三大前后,陈独秀对国共合作的态度,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刚开始时,陈独秀是反对与国民党合作;不久,陈独秀认为可以与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以后,陈独秀又赞同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陈独秀为什么会从反对与国民党合作,转变为与国民党积极联合的态度,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陈独秀排斥国民党的理由1921年9月,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提议下,包惠僧到广

  • 关于“丁陈集团”的两次访谈

    作者:陈漱渝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丁陈集团"是建国后继揭批"胡风反革命集团"之后文艺界的第二个大冤案。女作家丁玲和文艺评论家陈企霞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陈企霞被错划为右派,并在肃反运动中遭拘禁。丁玲则被戴上了叛徒、右派、分子、反革命等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度过了20余年被流放、监禁、批斗的苦难岁月。跟他们一起受尽屈辱、尝遍艰辛的不仅有他们的亲属,就连审查办案人...

  • 读《流亡三部曲》有感

    作者:周杰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世纪》第57期戴子腾先生《流亡三部曲》一文,引起笔者再度想到这件事。的确,这三部曲都是具有"气势非凡的抗战之歌。"但60多年来,人们常听见的就只有《松花江上》,而后两部则鲜为人知。自建国以来,人们不止一次演唱《流亡三部曲》时,都没有演唱后两部。对此,人们或许会感到困惑。2001年的某一期《贵州都市报》曾载文提到这件事,笔者为此曾查阅...

  • 胡风“三十万言书”尘埃落定

    作者:路莘 刊期:2004年第05期

    赤诚上书"三十万言"成惊天大案1954年7月22日,胡风通过时任中央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向中共中央递交了他的《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全文约30万字,后被称为"三十万言书"。它是身为作家的胡风,对当时文艺界风行的观念和文艺界体制等各方面的意见。胡风在另附的《给党中央的信》中最后写道:我热忱地希望得到中央的审查。

  • 托派陈其昌和他的儿子

    作者:吴基民 刊期:2004年第05期

    追随陈独秀成为托派中坚1931年5月1日,中国托派全国统一代表大会在上海大连湾路华德路口一幢新盖的石库门房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7位正式代表和4位列席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代表了全国483个信奉托洛茨基主义的托派成员。这次会议没有记载于任何史籍。当时托派的处境颇为艰难,连开会的经费也没有。据郑超麟回忆:"李仲三拿出了一件猞猁皮袍...

  • 郁达夫缘何被左联开除

    作者:刘小清 刊期:2004年第05期

    1930年11月16日下午,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附近的一所小学校里,正在召开一次有数十人参加的秘密会议。这是半年多前刚成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第四次全体盟员大会。左联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社团,在当时白色恐怖的环境中,没有特别重要的议题,一般不会召开全体盟员大会。这次大会共形成6项决议,其最后一项决议为"肃清一切投机和反动分子",继之则...

  • 《文萃》及“文萃案”

    作者:赵子云 刊期:2004年第05期

    抗战胜利后,一本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文萃》周刊,出现在宁沪杭地区,《文萃》的尖锐泼辣,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目。《文萃》是谁办的?办《文萃》正义之声破封锁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迅速东移,当时迫切需要有个反映人民要求和平民主愿望和代表人民呼声的报刊。为此,中共中央派出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