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副溶血弧菌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动态过程及酸性电解水对其清除效果 【正文】

副溶血弧菌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动态过程及酸性电解水对其清除效果

作者:柴旭锋; 齐家伟; 赵莉; 李欢; 董旭日; 檀玲; 王思琦;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201306; 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上海201306; 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1306
生物被膜   鱼鳞   副溶血弧菌   酸性电解水   清除  

摘要: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胞外聚合物分析法研究副溶血弧菌在最适生长温度(37℃)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动态过程、不同温度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情况以及酸性电解水对其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在37℃条件下,12~60h时间段内,细菌由初始的单细胞吸附发展成为具有明显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成熟生物被膜,60~72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表面产生裂痕。生物被膜的量在形成的动态过程中出现变化,12~60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不断增加,60~72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出现了轻微的减少;(2)副溶血弧菌在4、10、15、25、37和40℃条件下于鱼鳞表面生长60h后均可以形成生物被膜,其形成生物被膜的量由高到低的次序是:37℃>25℃>40℃>15℃>10℃>4℃;(3)酸性电解水对所有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处理后生物被膜变得稀疏,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被破坏,连续处理10min对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4.54%和61.4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