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学

山东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Shandong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山东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03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鲁军新力量、诗歌、诗歌_短诗小辑、散文、随笔、评论

主管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0257-5817
国内刊号:37-1032/I
全年订价:¥ 292.80
创刊时间:195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022
总被引量:396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在流放地

    作者:陈少侠 刊期:2014年第02期

    烈日,麦芒一般扎进皮肤。滚烫的沙砾舔过脚掌.一遍一遍地舔,一遍一遍地舔。这让他脸上浮现出一只骆驼。骆驼在荒漠中缓缓前进。金黄的落日,余晖水一样洒在骆驼身上,犹如一座缓缓移动的木舟。荒漠广阔辽远,如同大海细浪一般平静。木舟隐忍沉默,天边是苍凉的晚霞。

  • 边疆浪子的自由之刀(创作谈)

    作者:陈少侠 刊期:2014年第02期

    《在流放地》,这是一篇探讨自由的小说。他被流放在边疆,再也回不去南方的故乡。若想逃离这片荒凉的地方,就必须穿越一片荒漠,一路向北,才可能拥有走出荒漠的可能性。而这片荒漠是传言中无人能穿越的。在荒漠里他偶遇一个女孩,为之怦然心动。但很快他发现两个人的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他是执迷远方的,而她却甘心留在荒漠甚至希望他也能留下...

  • 年馍

    作者:鬲涛 刊期:2014年第02期

    小说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叙述了一个关于过年的乡间故事,真实还原了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农村乡俗风情,既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体恤和关爱,又饱含着男女之间纠结不清的暧昧关系,使复杂微妙的人性得以丰富饱满地展示。行文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 一条叫刘子祥的狼

    作者:白天光 刊期:2014年第02期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叫刘榜眼。刘老师是建国初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在我读书的县高中,算是最优秀的语文教师。刘老师个子有点矮小,很清瘦,但面皮儿很白,头发是三七开,他每次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喜欢忙里偷闲.从兜里掏出梳子梳他的头。他的梳子很高级,是牛角做的梳子。在刘老师跟前的时候,会闻到刘老师身上的一股香味儿,其实是刘老...

  • 望远镜

    作者:袁胜敏 刊期:2014年第02期

    在孕妇上街溜达的两个小时内.丈夫已经把所有的家务活干完了。他坐在沙发上,拿双手抹着脸,准备好好休息一下。无意问。他看到地板上团成圈的头发。他用手指头顺着圈的方向捻着转一转,头发就到手上了。再一看,从客厅到卧室,随处都是这样的毛发,有长有短,有直有曲。丈夫很奇怪,他从来没有在地板上看到过这么丑陋的毛发。

  • 引路者

    作者:黎江伟 刊期:2014年第02期

    钟家村的早晨是被钟瞎子的竹竿点醒的。以前,钟瞎子有一个引路人,外村的。那个人牵着他的竹竿,两人一前一后从村里经过。让他不必这样敲敲打打。可是没多久,那个人便不干了——他儿子从外地打工回来,阴郁地站在村口,斜靠在一棵歪脖老槐树上面,等着两人经过,撂下了一句:是你爹啊?

  • 米字

    作者:颜良重 刊期:2014年第02期

    雾像一团蓬松的棉花,一个劲往村子里塞,一夜之间,就把村子塞成一床大被子,所有的人和事都被裹进白中带灰的弥漫里,随着雾气浓浓地翻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前后,都要起雾,传说这是芳联堡村老神祭祀到来之际必须的天气。

  • 倒车

    作者:杨明 刊期:2014年第02期

    工厂在一座大院里。院门开在东面。厂房是一幢二层楼,正门开在南面,大院里宽绰,楼前一条道,楼后一条道,外边的汽车从院门进来,在厂房正面装完了货,不用掉头直接从楼的西山墙那兜个弯,顺着楼后的大道跑出去了。

  • 玉茹

    作者:邓洪卫 刊期:2014年第02期

    单位里上班谁来得最早?不是领导.不是办公室主任,也不是其他员工,是勤杂工。

  • 小小沙坝

    作者:谢志强 刊期:2014年第02期

    饭桌固定不住我。我掰开馒头,把猪肉炖大白菜夹在馒头里,咬一口,又抓起一个。妈妈说:吃饭还跑,不消化。

  • 从大洋彼岸回村上坟

    作者:刘泷 刊期:2014年第02期

    县里来电话给村长。电话迫切,说,白凤姣女士要回村上坟。白女士已经从大洋彼岸搭乘飞机回国,到了北京。北京直接来的电话,要县里镇里村里搞好接待。

  • 解读“非虚构性书写”——非虚构写作:事先张扬的文学态度

    作者:何平 刊期:2014年第02期

    “非虚构写作”成为文学事件,或者文学话题,应该是近两三年的事。陈庆港的《十四家》、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梁庄在中国》、王小妮的《上课记》、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冬牧场》、郑小琼的《女工记》、乔叶的《拆楼记》《盖楼记》、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丁燕的《工厂女孩》、阎连科的《最后的北京》,还有夏榆、桑麻、塞壬、雷...

  • “接地气”的写作——乔叶《盖楼记》《拆楼记》探析

    作者:陈余 刊期:2014年第02期

    “非虚构”是个舶来品,英语中的“Nonfiction”一词,直译是“非小说”,还可译为“非虚构文学”。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以“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为代表的非虚构创作盛行一时。“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其中包括“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等各种文体。“非虚构”和“小说”,原本互相矛盾的两个词语,被放在了一...

  • 流放的铜壶

    作者:敬一兵 刊期:2014年第02期

    隔三岔五我都要路过金沙遗址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很多青铜器。我是从报纸上知道的。看一眼报纸上的青铜器照片。就能知道博物馆的品味有多高。博物馆的品味其实是人的品味。它们与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装璜这些审美形式有关,而与馆藏青铜器的物质性无关。尽管这些青铜器置身在高亮的光泽、玻璃橱窗和绸缎铺垫出来的环境中,人的品味还是没有给它们带...

  • 城市三题

    作者:野水 刊期:2014年第02期

    白天的城市,是忙碌的;夜晚的城市,则是躁动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