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时代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时代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73/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新鲁军、名家侧影_新作、名家侧影_创作谈、名家侧影_评论、名家侧影_印象记、锐话题、八面风、风雅颂、风雅颂_外一首、春秋赋、作家书房

主管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5-4677
国内刊号:37-1173/I
全年订价:¥ 249.6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92
总被引量:1225
H指数:8
  • 行吟在途

    刊期:2010年第03期

  • 过大年(外一篇)

    作者:王旭东 刊期:2010年第03期

    <正>记得小时候暑假常回姥姥家,却未曾在农村过个年。姥姥家在昌邑市龙池镇龙北村,据说龙池年俗是中华民间年俗文化最完整规范的典型。所以,体验那里的年俗年味儿成为我多年的心愿。白驹过隙,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年终有机会回姥姥家过年,不,是过真正的"新年"、"大年"。要不是亲身经历,还真难体会农家年大在哪儿、新在哪儿呢。

  • 虎虎

    作者:张霞 刊期:2010年第03期

    <正>有一个婆家的侄子,常年在我这儿,十一岁了。他生得虎头虎脑,憨厚而粗壮!就因他长得"虎",便得现成的乳名"虎虎"了。虎虎长着一对不太精神的小肉眼,塌陷的鼻梁窝在脸上,鼻孔却大而朝天,一张肥厚的嘴唇枉费了它的"博大"——他居然口吃,又因家境不太

  • 槐花谷

    作者:张西洪 刊期:2010年第03期

    <正>五月的清晨,太阳早早升起。人们习惯地推开窗户,任湿漉漉,软绵绵,掺杂着泥土和槐花清香的气息涌进屋子,钻进每个角落。此时,整个五莲县城已被春天紧紧拥抱。

  • 诗四首

    刊期:2010年第03期

  • 在自我叙说中获得自知与自治——自叙传小说探析

    作者:孙瑞雪 刊期:2010年第03期

    自我认同的困惑和自叙传小说中的叙事策略,在心理学意义上可以看作"疾症"与"疗治"的关系。当"自我认同"出现危机,在作品中记录下成长的烦恼,这种努力本身就是一个治疗心理疾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叙传小说既是记录"自我问题"的"病历",又是缓解"自我认同困惑"的"良方"。作家们通过种种自我叙述完成自我的认知,并试图通过种种叙事"策略"来...

  • 王安忆小说中的文化意蕴

    作者:赵晓丹 刊期:2010年第03期

    王安忆作为一名当代比较杰出的作家,她的多部作品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对文学进行文化角度的分析和解读,从王安忆小说中所具有的生存意蕴、人性意蕴和自由意蕴这三个方面来剖析、透视其小说中深刻的文化气息。

  • 张艺谋镜头语言分析——以《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高粱》片段为例

    作者:李娟 刊期:2010年第03期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其电影熟练运用形、光、色、人、景、物来展现电影的主题意蕴和哲学内涵。本文通过对张艺谋的两部经典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与《红高粱》中的片段进行光影、色彩与构图等视听语言的分析,领略张艺谋导演的光影魅力。

  • 《天瓢》原型叙事的审美价值与曹文轩的创作理念

    作者:王来东 刊期:2010年第03期

    《天瓢》是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非儿童文学作品。小说运用原型叙事的创作手法,在对自然、生命、童年、生命激情的歌咏中构成了古典美的氛围,彰显了作者独具特色的创作姿态。

  • 是性的扭曲毁灭了她们——论蘩漪、曹七巧的性悲剧

    作者:陆汉军 刊期:2010年第03期

    从弗洛伊德的性变态心理学说视角考察,即可发现蘩漪和曹七巧背负的因性的扭曲所造成的性悲剧。蘩漪的性扭曲,主要体现在和周朴园不和谐的性关系而越轨与继子周萍产生乱伦,曹七巧的性扭曲则主要表现在将自己的性苦闷变相地转移到对儿女幸福的屠戮上。她们性的扭曲造成的悲剧,不仅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别人。

  • 人类精神问题的忧患和思索——对张炜文学创作的一种考察

    作者:靳书刚 刊期:2010年第03期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中国文坛上,张炜是一个始终关注着人们精神生态的作家。把张炜的作品放入生态文艺学的视野来蠡测,我们发现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强调人与其自身的和谐统一关系,推崇自然、健康、淳朴、正直、善良的精神价值的生态理念。

  • 林语堂译作与中西文化交流

    作者:王向华 刊期:2010年第03期

    林语堂致力于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以世界眼光和文化输出的自信译介了大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是一门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这些美感在其英译中不但不能丧失,而且还要尽量体现。林语堂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绝响中北京记忆——80年代京味小说的民俗性特征

    作者:孟津 王越 李宗耀 刊期:2010年第03期

    发生在中国8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京味小说,以邓友梅、汪曾祺、韩少华、陈建功、刘心武等人的作品为代表,着力表现处于现代化进程中故都的平民生活及民俗风物,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以民俗文化为主体视角和独具京味的文本特色,抓住了北京流失中的民俗残韵。他们的作品少了几分老舍的的文化批判意味,更多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对老北京民俗的深情回...

  • 漂泊的月光——任怀强诗歌赏析

    作者:施战军 刊期:2010年第03期

    <正>2002年深秋的一个周末,和夫刚老兄一起吃饭时,就惊讶于任怀强的谈吐,觉得这个人是个至交的好朋友。我随后翻开一本《诗歌报月刊》,一组《几个城市的断想》带着他的回忆与重现,他的婉约与妩媚,他的热烈与霸气,他的心疼与热爱,点亮了我的眼睛。眼前是一片温暖的春天!我站在阳台的窗前,面对着窗外正在落叶的梧桐树,大声地诵读:

  • 浅谈作品《无风之树》中的几种巧妙对立

    作者:王理香 刊期:2010年第03期

    李锐的《无风之树》是其早期《厚土》系列短篇中的《送葬》的扩展版,文中体现了多处对立,笔者略作总结,在人物布局上有民间世界与庙堂世界的对立,在叙述手法上有传统升华与标新立异的对立,在情节刻画上有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对立,在语言表达上有民间话语与话语的对立。本文是从这几种对立的角度切入开始对文本的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