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杂志 省级期刊

The Silk Road

杂志简介:《丝绸之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15/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田野·工作室、玉帛文化、历史研究、文化论坛、敦煌学、丝路艺术、民俗文化、丝路文博、探索实践

主管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5-3115
国内刊号:62-1115/K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6252
总被引量:2201
H指数:10
立即指数:0.0025
期刊他引率:1
  • 渭河行

    作者:叶舒宪 刊期:2016年第21期

    鸟鼠山之谜 凡是读《山海经》的人,都会对《西山经》结尾处的鸟鼠同穴山感到好奇。因为古书一般写在竹简上,叙事内容需要有选择性,不可能什么都记录。其对鸟鼠同穴山的记录是这样的: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鳣鱼,动则其邑有大兵。紧接着鸟鼠同穴山,还有一条河在西边,叫滥水,...

  • 渭河道考察手记三则

    作者:张天恩 刊期:2016年第21期

    渭水源头话四岳 寻访渭河源头,为此次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的开场大戏,大家都满怀期待。但昨天从兰州奔赴渭源时却是细雨蒙蒙,让人颇为忧虑,唯恐天公不作美影响行程,满眼青绿的山川美景也未带来更多的兴致。未曾想一觉醒来,竟然是晴空万里,蓝天如洗,考察队员们自然是大喜过望,每人一碗牛肉面后即驱车出发。

  • 滚滚渭河水,冲荡华夏开——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手记

    作者:冯玉雷 刊期:2016年第21期

    禹河,渭河,玉河大禹的卓著功绩是治理滔天洪水和划定中国版图,渭河是他建功立业的重要基地,也可以说是夏朝主要孕育地。顾颉刚先生认为“禹”字源与龙有一定关系。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西周遂公盨、齐侯钟和秦公簋。《尚书·禹贡》记载:“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之功而将渭水源头之一命名...

  • 渭水文化探源

    作者:卢法政 刊期:2016年第21期

    清源河渭河流淌过陕甘大地,千年万载,历经沧桑,古老而又年轻。在我的记忆里,它最初伴随着姜子牙垂钓的神话故事流注进童年的天真,从那时起,它的名字深深嵌入到幼小的脑海,几十年挥之不去。然而,第一次见到它是十年前参加陕西省在黄陵举办的清明祭祖大典。汽车驶过长安西北的一座大桥,河面宽阔,河水湍急,钢筋混凝土的河桥规模宏大,还以为是过黄河...

  • 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行记

    作者:杨骊 刊期:2016年第21期

    神奇的梦临行前一天晚上忙到3点才睡,只睡了两个小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神人给我布置任务,叫我跟师兄分工合作,激发玉石的力量。我接受了任务,回头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望着我,我心里明白这人是姜子牙,因为我母亲姓姜,她常说姜太公是我们的祖先,所以看见姜太公就感觉特别亲切。姜子牙一言不发,只是笑眯眯地望着我,那笑容简直暖到...

  • 渭河,孕育出绚丽的华夏文明

    作者:张振宇 刊期:2016年第21期

    渭河,从渭源发端,流经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陇西、武山、甘谷、秦州、麦积,在陇山与秦岭的夹峙下,冲出宝鸡峡,行向一片坦荡的关中平原,最后在陕西潼关汇入黄河,蜿蜒奔流了800多公里。在中国的中部腹地形成了一条由西向东的生命线,滋润两岸,造福秦陇人民。渭河,黄河最大支流。这条河不算长,也不算大,但却连接着整个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收藏着古老...

  • 渭河之水天上来

    作者:李迎新 刊期:2016年第21期

    天水,顾名思义,天上之水。按叶舒宪老师的说法,是神话的产物。据考证,天水至礼县有一条河,名之汉水。而天上银河又叫银汉,由此得名天水。李白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渭河作为黄河的最大支流,其水亦是由天上而来。银河很可恨,隔开了牛郎和织女。现如今陇西和礼县的“乞巧节”,便是由此神话衍生而来。

  • 渭河道考察散记

    作者:朱鸿 刊期:2016年第21期

    夕阳秦长城由甘肃省渭源县文化局的领导带路,见到了秦长城遗址。夕阳斜照,把长城染成了黄色。墟有颓气,荒凉弥漫。秦长城分秦国的长城和秦朝的长城。我所登临的长城是秦昭襄王时所修,在渭源县北寨镇祁坪村的马家山上,攀峰而筑,逶迤而去。夯土有层,高3~8米。虽然残破败落,仍具大势。长城一带的祁坪村有数户人家,房矮墙低,羊走鸡鸣。

  • 从渭河看王朝兴衰

    作者:王文元 刊期:2016年第21期

    奔流了无数岁月,曾经波涛汹涌的河流,而今却被人们所忽视。一条孕育了中华远古文明的河流,至今它的两岸依旧布满了扑朔迷离的谜团。这河便是渭河,一条有大小支流共273条的河流,一条从黄土沟壑区到关中平原的河流,一条令无数寻访者心潮澎湃的河流。

  • 渭河流域的早期中国

    作者:李永平 刊期:2016年第21期

    玉帛之路第十次考察活动的第一站是渭源县。《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在鸟鼠山疏导渭河,鸟鼠山就在渭源县西南。早上8点,考察团准时出发,爬上渭源县西南的秀峰山,站在山顶的五竹寺,向北方远眺,胸次间顿生层云,造化钟神秀,霞光中,眼前的山峦虽烟霞缭绕,但阴阳明暗,脉络分明,前面是笔架山,此后是三危山,还有首阳山、露骨山和西秦岭,鸟鼠山就减...

  • 中秋月白五竹寺

    作者:白晓霞 刊期:2016年第21期

    想写渭源的五竹寺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这份牵心的等待在中秋时节终于有了一个结局,月白五竹寺,人约秀峰山,这应该是冥冥之中的一份福气。中秋只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其实,整个秋天都是我很喜欢的时间段,不是因为收获,而是因为不冷不热的适宜温度让你的筋骨和思想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舒展,可以去合你心意的地方随意地走一走。

  • 齐家文化止于陇县

    作者:寇倏茜 刊期:2016年第21期

    说齐家文化,必说陇县,原因是据专家考证,齐家文化东至于陇县。玉加工技术从东而来,玉石的原料则由西向东输入。玉礼器的加工技术(即片切割技术)是从山东大汶口起源的,期间经过中原龙山文化和陕北的石峁文化,逐步传播到西北的齐家文化。中原缺玉矿,玉来自西方,近至武山、马衔山,远至祁连山、昆仑山。

  • 渭河与西玉东输——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陇西座谈会

    刊期:2016年第21期

    时间:2016年7月20日地点:甘肃省陇西县主持人:冯玉雷《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张天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薛庆余李氏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宋玉祥甘肃省陇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朱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 渭河:甘肃玉东进之主渠道——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天水座谈会

    刊期:2016年第21期

    时间:2016年7月22日地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主持人:冯玉雷《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吴全辉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苏海洋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教师张天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李永平陕西师范大学文...

  • 从仰韶到西周,华夏最早的玉石输入始于甘肃——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秦安总结会

    刊期:2016年第21期

    时间:2016年7月25日地点:甘肃省秦安县主持人:冯玉雷《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张天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卢法政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人大主任,作家杨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副教授,文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