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丝绸之路 散木·松柏·枣树——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与生存分析 【正文】

散木·松柏·枣树——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与生存分析

作者:张天佑 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庄子   精神人格   枣树   中国知识分子   人格境界  

摘要:一、散木庄子以老子的无为思想为基础,提出了游心于四海之外,与天地万物为-体,无为而逍遥的精神人格境界。他常常以树之所以存有展开其无用/有用、材/不材(其具体形象是文木/散木)的全生保生思想,表达其生存选择。《庄子·外篇》讲述大树因无用而活,大雁因无用而死,弟子问"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上,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大因无用而全生,大雁因无用而被杀,但又不能似之而非。保持精神人格的结果却失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