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戏剧

四川戏剧杂志 北大期刊

Sichuan Drama

杂志简介:《四川戏剧》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08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牧童遥指、采菊东篱、青山泉水、海阔天空、红吉枝头

主管单位:四川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7500
国内刊号:51-1087/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5952
总被引量:6335
H指数:14
引用半衰期:6.35
立即指数:0.0093
期刊他引率:0.8914
平均引文率:4.0558
  • 郭沫若:从神话少年到史话英雄

    作者:吴戈 刊期:2017年第09期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非凡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中国处在灾难深重的时期需要民族文化巨人、也的确产生了一群文化巨人的其中之一。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曾经有过“重写思潮”,一时泥沙俱下,矫枉过正,甚至价值颠倒,俯仰之间,时光模糊了不少历史真相,令人慨叹唏嘘。郭沫若,就是在“重写”中一个从巅峰跌倒谷底,而...

  • 论灯戏的草根特性

    作者:朱恒夫 刊期:2017年第09期

    灯戏分布于川、渝、黔、滇、湘、鄂、皖、赣、桂、粤等省,历史悠久,生命力旺盛,观众基础厚实。尽管各地花灯戏剧目的内容不同,表演也不一样,但它们有着下列共同点。一是批评、抨击底层社会生活中习见的不良之人,其目的在于警示世人,净化社会风气。二是多表现谐趣的故事内容或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故事内容。三是短、小、精。因它的演出时间与行傩活...

  • 琅琅铎声梦依然——关于川剧《铎声阵阵》的讨论

    作者:傅谨; 查明哲; 廖全京; 李伟民; 杜建华; 任红军; 潘乃奇 刊期:2017年第09期

    四川省川剧院今年推出的民国题材川剧《铎声阵阵》,系由雨林(郑瑞林)等根据李一清小说《木铎》改编,国家话剧院查明哲导演,梅花奖演员崔光丽担纲主演。作为近年来川剧舞台上的一出重要剧目,该剧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受到业内及川剧观众的高度关注和首肯。为此,本刊特整理刊出部分专家学者对于该剧的研讨文字,以飨读者。

  • 川剧《铎声阵阵》的审美意蕴探析

    作者:陈淳 刊期:2017年第09期

    四川省川剧院新创剧目《铎声阵阵》以其深刻的文化主题、鲜明的人物形象、出色的表演技艺、精心的舞美设计而受到高度评价。本文试图从审美意蕴的角度,分析剧中木铎承载的文化精神、全剧生命悲剧意识和文化反思的交织,探析全剧舞台要素的综合呈现。

  • 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川剧传承路径研究

    作者:高翔; 王宇; 杨如安 刊期:2017年第09期

    在文化强国战略以及国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背景下,川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针对川剧传承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依据,认为应该畅通川剧文化的再生产过程,提出川剧的三个主要传承路径分别是校园传承、行业传承和社区传承,并从文化交流、川剧创新、川剧资源数字化、川剧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对川剧的传承提出建议。

  • 王光祈国乐思想对川剧的价值分析

    作者:程秀芳 刊期:2017年第09期

    王光祈是我国近代音乐领域的传奇人物,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和音乐史学家,开创了我国音乐史学的先河,享有“东方研究比较音乐学之第一人”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的美誉。王光祈先生提倡的国乐思想,可以发扬我国民族美德,抒发民族情感,对我国近现代音乐艺术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价值尤为显著。而川剧是我...

  • 川剧唢呐曲牌及其演奏技艺研究

    作者:郑杰修 刊期:2017年第09期

    唢呐是川剧中一种常用的吹奏乐器,川剧之中的唢呐曲牌是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川剧唢呐曲牌的缘起、分类及演奏特色作相关研究,主要是从缘起、演奏特色、实际应用等方面对其音乐体征进行梳理及阐述;此外,本文对于川剧音乐的研究而言,亦能够提供一定的经验及借鉴。

  • 试论川剧脸谱艺术形式与受众审美的互动

    作者:纪瑞祥 刊期:2017年第09期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戏曲人物的塑造和剧情的传达起重要作用,它向受众呈现了视觉艺术美的形式,通过点、线、面来刻画人物的独特个性。脸谱图案的造型、用色和意蕴等有一定的程式化,但又有所变化,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转变。通过梳理川剧脸谱形式美的规律,分析其所具有的理想化、超现实、求全满、夸张化造型特征,从而探析...

  • 振兴川剧,从业者责无旁贷

    作者:袁萍 刊期:2017年第09期

    本文针对川剧当下面临的困境与危机,结合实际工作的成功经验,探索川剧在今天生存发展的机遇与可能性,提出在新的政策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振兴川剧的建议与对策。

  • 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

    作者:张圣瓓 刊期:2017年第09期

    古老川剧是巴蜀文化的瑰宝,学生们因努力读书而与剧场无缘,对川剧知之甚少,更不知看戏即是读书的深刻道理。

  • 梅兰芳早期表演艺术及其评价

    作者:张婷婷 刊期:2017年第09期

    学界一般认为,1913年底梅兰芳因赴沪演出,一炮而红,声名鹊起。但考察宣统末年至民国二年时人有关梅兰芳表演的剧评、文章及日记,再结合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不难发现,在赴沪之前,梅兰芳凭借其珠圆玉润的唱功与姣色传神的扮相,在北京剧界已颇有“震动之力”,不仅吸引大批戏迷注目,还拥有一批忠实的“梅党”,这些因素,共同助推了梅兰芳...

  • 一坛烈酒 一曲壮歌——评剧《红高粱》评析

    作者:雷琳静 刊期:2017年第09期

    评剧《红高粱》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如一坛烈酒惹人沉醉,又如一曲壮歌使人振奋。在文本改编上,该剧根据戏曲的审美特质和舞台艺术的创作规律,如酿酒般萃取提纯,将原始生命的自由精神和顽强反抗的民族精神自然融合,为我们呈上了一坛浓醇酐烈的高粱酒。在舞台呈现上,从导演到表演,各环节桴鼓相应、山鸣谷和、和谐共振,奏响了一曲民族精神的壮...

  • 地方戏传承创新必须“还戏于民”——淮剧首部无场次轻喜剧《赶鸭子下架》的启示

    作者:钱成 刊期:2017年第09期

    “还戏于民”,是戏曲艺术在当下传承和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从淮剧首部农村题材大型无场次轻喜剧《赶鸭子下架》可以看出,对于地方性剧种而言,只有立足地域特色,适应时代需求,真正“还戏于民”,才能满足观众需求,实现自身传承与创新,全面发挥传统戏曲的涵养化育和文化传承功能。

  • 传统戏曲的互联网思维保护与传承探究

    作者:张奥 刊期:2017年第09期

    “互联网+”正在席卷中国社会,互联网思维也随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借鉴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简约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的概念探讨传统戏曲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用户思维涉及受众问题,简约思维涉及表现问题,大数据思维涉及资源问题,平台思维涉及整合与开放问题,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有助于我们使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紧密...

  • 刍议戏曲动画及其剧本创作

    作者:马潇婧 刊期:2017年第09期

    戏曲动画是一种将戏曲与动画相结合的新兴艺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作品,包括由传统戏曲改编的戏曲动画电影、科普娱乐类动画短片以及加入戏曲元素的动画影视等,但学界对戏曲动画中戏曲与动画的关系、戏曲动画的受众以及戏曲动画的剧本创作却鲜有研究。对此,本文着重探讨戏曲动画中戏曲与动画的体用关系、戏曲动画的受众定位以及戏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