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Journal

杂志简介:《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71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哲学、政治、文学、史学、法学、管理学、数学、物理学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国际刊号:1674-5248
国内刊号:51-1717/G4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2399
总被引量:4753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4.3631
立即指数:0.0268
期刊他引率:0.8454
平均引文率:8.1295
  •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贡献

    作者:王拓彬 刊期:2006年第03期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 法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作者:陈仲 刊期:2006年第03期

    “社会更加和谐”是党的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当丰富,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相处和谐,其特征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法治是一...

  •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及其关系

    作者:冯永川 刊期:2006年第03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党怎样执政和靠什么执政的问题。科学执政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把握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制度和方法采执政;民主执政就是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依法执政就是依照宪法法律执政,依靠宪法法律执政。三者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形成...

  • 论杜威“哲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

    作者:孔祥田 刊期:2006年第03期

    杜威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西方哲学文化所特有的科学精神。其科学精神是受近现代哲学理性主义和自然实验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是近代科学实验精神在其哲学思想领域的反映和表现。其科学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给予说明。即求真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和批判与怀疑精神。

  • 诚信体系的层次解析

    作者:王天旺 刊期:2006年第03期

    诚信体系至少包涵道德、法律、制度三个层次。其中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保障,制度是关键,而以诚信信息制度的建立为当务之急。

  • 论和谐公平观

    作者:鲁龙特 刊期:2006年第03期

    和谐公平观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平观,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它是党的智慧结晶,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人民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根本。应确保法治与德治并举。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和谐公平。

  • 视域·方法·批评个性——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研究札记

    作者:金琼 刊期:2006年第03期

    《批评的概念》是韦勒克继《文学理论》之后侧重于文学理论问题的澄清、继续探讨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方法的学术专著。宏阔的学术视野是其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基础,历史主义精神、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眼光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二者共同构筑了韦勒克平实缜密而不失机敏幽默的批评个性。

  • 《美狄亚》的复仇形态分析

    作者:朱陶 刊期:2006年第03期

    《美狄亚》的复仇形态类型属于爱情遇挫式复仇。社会环境的影响厦美狄亚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是美狄亚复仇心理形成的基本要素。美狄亚复仇阐释了人的复仇攻击本性,其独具特色的残酷型复仇将人类超常态特性推向极致,开辟了新的悲剧表现内容。

  • 来自《1984》的警示:乌托邦——抹杀个人价值的完美国度

    作者:陈敏 刊期:2006年第03期

    鸟托邦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完美世界,许多的哲学家和作家都提出过自己的设计,希望将其变为现实。然而,也有不少人对这种设想保持着冷静的头脑,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小说《1984》就描绘了一个鸟托邦式的极端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强制力量,它利用乌托邦的形式,抹杀个人价值,使国家退化为一个集权主义的国度。这部...

  • 略论岑参诗歌的“俗”

    作者:吴小丽 刊期:2006年第03期

    历采论岑参诗歌的评家,多着眼于其“奇语”、“奇意”、“奇境”,而忽视了其诗歌无论在表现内容、语言运用、诗歌体式方面都存在着“俗”的一面。从岑诗的接受对象和接受程度来看,似也证明了此种看法。

  •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命运——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浅议

    作者:程金芝 刊期:2006年第03期

    台湾女作家萧丽红的长篇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为我们描绘了一方水土所养育的人们之间美好的亲情、爱情、乡情和丰富的传统民间习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中华民族的宽恕与厚重。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细腻地阐释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宿命观影响下的女性生活和命运。

  • 文化—主体论:解读悲剧的双向视角

    作者:范藻; 范潇兮 刊期:2006年第03期

    认识悲剧,有以亚里斯多德等为代表的“认识论”和以叔本华等为代表的“主体论”的观点。“文化—主体论”,确立了从本体论上解读悲剧的双向视角,即从生命过程与历史进程的双向共振看悲剧的本质,从个体超越与社会制约的两极合力看悲剧的原因,从文化差异与人生态度的二面一体看悲剧的表现。

  • 悲剧困境的本体论思考

    作者:范德昆 刊期:2006年第03期

    现代化运动兴盛以来,人类物性膨胀,灵性堕落,存在的悲剧性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当代人类压来,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困境。立足人类生命实践,确立悲剧认知的逻辑本体和审羡根本尺度,建构出具有深刻原创意义的生命意志受挫悲剧本体论认知范式,并充分肯定勇于抗争苦难、寻求灵魂超越的悲剧精神在当代的生命实践价值和审美文化价...

  • 审美对功利的兼容——李长之的审美批评观

    作者:孔庆林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两大堆度,一是社会功利维度,一是审美雏度。但具体到批评家。两大维度往往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就是例证。他强调艺术不为用并不碍其有大用,体现了审美堆度对社会功利堆度的兼容,他对社会雏度的承认统一于“文学性”和“审美性”前提当中。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了民族危亡时期非主流批评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判断力批判》中四个审美契机的效果和影响

    作者:李红曼; 王美玲 刊期:2006年第03期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无利害”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从而把审美愉悦与其它两种——由感官引起的快适和对善的追求所引起的愉悦区别开来。但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审美最终还是借助于一个美的理想,而这一理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道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