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水产科技 防治南美白对虾“底死症”的措施 【正文】

防治南美白对虾“底死症”的措施

作者:宋盛宪; 庄世鹏 南海水产研究所; 深圳市海洋与渔业服务中心; 广州; 510300; 518000

摘要:我国的对虾养殖在经历了1982年-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1993-1994年的急剧滑坡衰退阶段之后,在各级政府和有关科研、高校、生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开始逐步走上健康持续发展,尤其是在1998年之后在华南沿海的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步入正轨,而且发展很快,从整体发展的角度而言,我国养虾业经历了兴旺发展→衰退→复苏的过程。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已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从沿海养殖地排出的废水正威胁着海洋环境,这些未处理的污水污物成为沿海海域新的污染源,给养虾业的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虾病死亡不断发生。经我们调查自2002年起在高密度养殖区,虾池底部不断发生死虾的情况,虾农称为“偷死病”,由于虾病而死在池底,所以称为“底死病”。最近我们在珠江三角洲及粤西的吴川、阳西的溪头等地进行现场调查,不少高位池如温棚养虾池继续发展“底死病”,而且相当严重。大多发生在高温期或秋冬,一般养殖在60-80天较易发生,发病虾多在每市斤80尾上下,每天在池底部可捞到2-3斤死虾,在对虾蜕壳期间为死亡高峰期,若不加以控制,会导致全军覆灭,由于死虾均在池底平时不易被养殖者及时察觉,所以虾农称为“偷死病”。其实这种病...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