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杂志 省级期刊

Human Resources

杂志简介:《人力资源》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48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管理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看法_总编随笔、看法_热点聚焦、看法_热点聚焦_翻转、看法_专题策划、看法_视界、看法_金柚网人资研究、干法_新干线等

主管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672-1632
国内刊号:21-1485/C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管理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6707
总被引量:2832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112
期刊他引率:1
  • 延迟满足

    作者:苏开 刊期:2006年第07S期

    赵朴初先生有言:“如果把宗教词汇从我们的语言中全部剔除,很可能我们连话都不会说了。”比如我们常挂嘴边的“洗礼”和“觉悟”两个词分别源自基督教和佛教。当下流行的“愿景”一词就是从《圣经·箴言》中拿来的——“没有愿景,人就会毁灭。”

  • 徐成响:点评HR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作者:刘红霞 刊期:2006年第07S期

    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认证越来越被重视,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职业本身是一个方兴未艾、前途无量的职业。随着众多管理者对“人对了,世界就对了”的认知,人力资源管理备受关注,甚至有些企业将其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身份已水涨船高,薪酬作为劳动力市场调节指挥棒的作用发挥出来,吸引着很多人进入到人力资源职业行列中来。

  • “五业”,让研发人才如鱼得水

    作者:万辉 刊期:2006年第07S期

    近年来,伴随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中国的集聚,“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研发”演变,无论是惠普公司的“1000聚英计划”、微软在中国研发人员“3到5年内将超过3000人”的野心。还是Google“用10-20年在中国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的狂想,跨国公司竞相在华大肆招揽研发人才已经从昔日的“暗抢”发展到了如今的“明夺”。

  • 西班牙语人才之花,你为什么这样红

    作者:顾育豹 刊期:2006年第07S期

    在不久的将来.母语为西班牙语的人口将突破4亿,赶上并超过英语为母语的人数,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语种?现如今,全球正在使用西班牙语的人数已经达到了4亿这个数字。在拉美很多国家,它也被作为官方语言。同时,它还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但是,西班牙语在我国一直被称为“小语种”。据了解,目前仅在上海,西班牙语人才缺口已近千人!

  • 职业信息分析师:为你把脉职场

    作者:朱海滔 刊期:2006年第07S期

    跟随劳动保障事业时代的发展,具有职业潮流、信息判断专业素质的“职业信息分析师”已渐渐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在为人们把脉职场的同时,自己也正在成为职场“新贵”。

  • 聚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曹延明 刊期:2006年第07S期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通过投资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和根本动力。当前,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必由之路。

  • 图书馆,开辟乡间新场院

    作者:何丽敏; 付丽丽 刊期:2006年第07S期

    我国9亿农民中有1.8亿是文盲,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仅为9.1%,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有农科人员6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40名农科人员的水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建设的瓶颈。面对这种现状,图书馆不能无所作为,相反,一定要大有作为。可以说,农村图书馆...

  • 农民工市民化:篱栅重重

    作者:颜秀金 刊期:2006年第07S期

    近年来,政府逐步放宽了人口流动和迁移政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8年进入建制镇以上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482人,1999年上升为6683万人,2002年猛增到9400人,比上年增长了4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13%。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不仅没有实现向市民的转变,反而成为淳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

  • HRM,实践向左,理论向右?

    作者:唐斌 刊期:2006年第07S期

    美国与澳大利亚就同样的35个HRM(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别对美国与澳大利亚企业的HR管理者展开调查,结果却是大同小异:HRM理论界与实践者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截然不同。是实践者墨守成规?还是理论界闭门造车?

  • 留谁?这是个问题

    刊期:2006年第07S期

    读者来信: 孙老师,我们单位是一家国有企业,今年到我们厂实习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共有100名。这些学生都被派到了一线的生产车间,经过锻炼,很多学生掌握了一定技能,具备了一定工作能力。最近,厂里刚好要补充新生力量,准备留下30名作为厂里的正式员工。但是一报名,却有85人愿意留下,由于这些学生分布在各个车间,实习内容也不一样,很难...

  • 防止“流人”三重门

    作者:刘大卫 刊期:2006年第07S期

    每家企业都在为人才伤脑筋:缺少人才的为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发愁;拥有人才的为防止人才流失而绞尽脑汁——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心病”,而且“病情”正在恶化。

  • 从校门到职场有多远——“海选”不含糊

    作者:池海宏; 林立忠; 寇斌(摄影) 刊期:2006年第07S期

    今年,413万学子在炎热的七月同时跨出校门,挥汗如雨地去寻找他们的职业归宿,开始职业生涯,413万——这个数字是2001年的4倍。如果今天的就业机会也是5年前的4倍的话,很多同学就不会愁容满面了。可偏偏这仅仅是个“如果”。

  • “问题简历”筛筛筛

    作者:王萍萍 刊期:2006年第07S期

    又是一年毕业时,又是一年招聘时。 许多人都被网上铺天盖地的简历和招聘会上的人山人海弄得晕头转向。我经常听到非专业人士笑谈招聘:“招聘是最最容易的事情了:网上搜两把,面试谈两句,感觉不错就行了。在中国,三只脚的蛤蟆少,两条腿的人还少吗?是骡子是马,咱先拉出来蹓蹓。就算一时看走了眼,把不合适的人挂起来,让他自动走人,走了...

  • 各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面观

    刊期:2006年第07S期

    英国:学校当就业“高参”;德国:劳动局做“总管”;美国:人手一册“就业圣经”。

  • 面试新趋势——E面试

    作者:李元勋 刊期:2006年第07S期

    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工潮”之后,21世纪初,一股“大学生潮”开始形成,大规模地涌向吸纳能力相对较强的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用人单位要找到合适的人,而大学毕业生要找到理想中的单位——二者的契合总是以一面之缘为起始点。而面试,尤其是异地面试,无论对没有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对企业,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