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

热力发电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杂志简介:《热力发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111/TM,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技术经济综述、数据技术在火电领域的应用、热能科学研究、发电技术论坛

主管单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际刊号:1002-3364
国内刊号:61-1111/TM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1
复合影响因子:1.71
总发文量:3672
总被引量:25729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5.0114
立即指数:0.0228
期刊他引率:0.8354
平均引文率:3.5244
  • 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发展应用现状

    作者:黄中; 杨娟; 车得福 刊期:2019年第06期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低热值燃料、难燃煤种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我国火力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底,我国100 MW(410 t/h)以上等级的大容量CFB锅炉累计投产440台、总装机容量超过82.3 GW,CFB锅炉的单机容量、装机规模、技术先进性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本文介绍了我国CFB锅炉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应用领域、主力机型、...

  • 基于蓄热式电锅炉电-热时移特性的弃风消纳方案经济性分析

    作者:崔杨; 庄妍; 陈志; 仲悟之; 崔成伟; 赵钰婷 刊期:2019年第06期

    针对我国“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弃风量巨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蓄热式电锅炉电-热时移特性的基础上,考虑供暖期风电弃风特性及其与负荷的相关性,以及供热面积、弃风电量和供热电价等因素,提出了基于蓄热式电锅炉和蓄热式电锅炉-热电联产的2种风电供热组合方案;从用户侧角度,建立了考虑社会综合收益的弃风消纳组合供热方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

  • 具有电转气功能的多能源系统消纳弃风效果分析

    作者:孟冰冰; 胡林献; 白雪峰; 刘超 刊期:2019年第06期

    电转气(P2G)技术实现了电力与天然气之间能量的双向流动,为多能源系统协同消纳弃风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研究了P2G设备的技术原理,建立了P2G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消纳弃风原理,并在提出其启停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电转气功能的多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模型。对比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加P2G和常规热电机组加电锅炉2种组合方案的消纳弃风效...

  •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碳氧化率试验研究

    作者:项群扬; 郎宁; 蔡毅; 周洁 刊期:2019年第06期

    国标GB/T 32151.1—2015是目前发电行业核算CO2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参考标准。依据该标准规定的CO2排放量核算方法,碳氧化率的核算准确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CO2核算的准确性。本文以40台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的124次锅炉性能试验数据为基础,统计得到不同规模和类型锅炉碳氧化率的分布范围,同时从统计规律上研究了负荷率、煤质特性等...

  • 基于GA-ELM的SCR脱硝系统动态建模

    作者:程琳; 赵文杰 刊期:2019年第06期

    针对燃煤机组SCR脱硝出口NOx质量浓度的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极限学习机(ELM)与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SCR脱硝系统动态建模方法。为避免ELM受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随机性的影响,采用GA对ELM的输入层权值和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GA-ELM的SCR脱硝系统模型。采用某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对GA-ELM模型进行验证,并与最小...

  • 基于改进DMC算法的烟气脱硝控制仿真

    作者:罗志浩; 孙坚栋; 陶成飞; 周昊 刊期:2019年第06期

    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的计算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热工控制的实时性和性能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种采样周期的改进DMC算法,在模型预测和反馈校正环节采用较小采样周期,在滚动优化环节采用较长采样周期,使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减小,降低优化矩阵维数,从而使计算时间大幅减少。将改进的DMC算法用于某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控制系统,采用MATLAB软...

  • SNCR-SCR联合脱硝超低排放运行诊断及优化

    作者:马振涛; 涂鸿; 罗树林 刊期:2019年第06期

    本文针对某600 MW机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分析了其在超低排放运行中出现灰中氨味大、氨逃逸量高和还原剂尿素耗量大的原因,并通过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运行优化有效减少了尿素耗量,降低了因氨逃逸量过大导致下游设备硫酸氢铵污堵的风险。运行诊断结果表明:当前脱硝催化剂的性能满足其设计性能要求,未出现异...

  • 电站锅炉SCR脱硝系统联合运行优化模型

    作者:李伟; 徐强; 孔德安; 赵翔; 郜宁; 吕游 刊期:2019年第06期

    燃煤锅炉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会带来厂用电增加及还原剂消耗,增加了运行成本。为使联合运行成本最优,本文在考虑SCR脱硝系统运行成本和锅炉燃煤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机组负荷、总给煤量、总风量、一次风压、二次风量、燃尽风量和喷氨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电站锅炉SCR脱硝系统联合运行成本模型,利用粒子群(PSO)算法对一次风压、二...

  • 燃煤电厂烟气飞灰吸附氨变化规律

    作者:石磊; 牛国平; 马强; 杨世极; 李淑宏; 常磊; 袁壮; 舒凯 刊期:2019年第06期

    氨逃逸分析是火电厂脱硝系统常规试验项目之一,烟气经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后,其中的飞灰会吸附一定量的逃逸氨,导致飞灰表面物理性质改变,进而引起燃煤锅炉尾部受热面腐蚀、堵塞,影响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对某300 MW燃煤火电机组SCR脱硝系统前后4个不同位点飞灰进行取样,并对飞灰吸附的氨和酸性气体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尾部...

  • 基于空气深度分级燃烧的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改造数值模拟

    作者:薛现恒; 于英利; 韩义; 高正平; 孙世超; 段伦博 刊期:2019年第06期

    基于空气深度分级NOx减排原理,将旋风分离器的中心筒改为套筒形式,在套筒内通入顶部风作为补燃风,并模拟研究了顶部风通入后对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顶部风通入之后,进出口压差上升;在最佳顶部风速下,对于粒径小于1.5 μm的颗粒,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最多可上升10%左右;套筒插入深度由10 mm增至45 mm,颗粒分离效率先上升后下降,最佳...

  • 分级旋流耦合超低氮燃气燃烧器排放特性研究

    作者:李文锋; 姬海民; 申冀康; 张知翔; 白少林; 徐党旗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为了推进全国各地区燃气锅炉低氮改造进程,使现有燃气锅炉氮氧化物(NOx)排放质量浓度满足小于30 mg/m^3的最新标准,本文采用分级燃烧技术耦合旋流射流混合原理设计开发了一种超低氮燃气燃烧器,并对旋流风角度、旋流板进深和烟气再循环率对NOx排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结合烟气再循环技术,在某燃气锅炉上进行了实炉试验,进一步分析了...

  • 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试验测试

    作者:刘爱虢; 陈思; 李昱泽; 翁一武; 曾文; 刘凯 刊期:2019年第06期

    设计了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并对燃烧室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所设计的燃烧室为单级旋流器+主燃孔的折流式单管燃烧室,采用L型燃气导管实现气流在燃烧室内的180°转角;燃料喷嘴为多孔式,2排孔的喷射角度分别为120°和90°;通过掺混孔和燃气导管冷却孔相互配合的方式来满足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要求。测试结果表明:在设计点燃...

  • 高温气冷堆二回路催化柠檬酸清洗可行性研究

    作者:刘锋; 刘永兵; 姚洪猛; 孙雅萍; 姚建涛; 龙国军; 赵峰 刊期:2019年第06期

    基于对高温气冷堆二回路化学清洗技术风险的分析,本文对高温气冷堆二回路柠檬酸清洗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针对高温气冷堆二回路材质的多样性,进行了缓蚀剂体系的筛选;研究了Fe^3+存在对典型材质腐蚀影响,以及阀门密封面临近碳钢的电偶腐蚀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复配型缓蚀剂可有效控制材料的腐蚀速率;低等级钢对Fe^3+较为敏感,实际清洗过程中应注...

  • 热解温度对煤泥焦燃烧及产物析出特性影响

    作者:龚德鸿; 张晓婉 刊期:2019年第06期

    采用热重-质谱联用系统对不同热解温度所制煤泥焦进行燃烧实验,研究了热解温度对煤泥焦的燃烧特性及NH3、NO、SO2、CO2析出特性的影响,并运用C-R法计算煤泥焦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煤泥焦的燃烧特性影响较大,可燃性指数、燃烧稳定性指数、综合燃烧指数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小;热解温度对NH3、NO、SO2、CO2的析出特性有一定影...

  • 燃煤电站大流量烟气下飞灰细颗粒声波团聚实验研究

    作者:黄军; 王鹏; 张瑞翔; 刘建忠 刊期:2019年第06期

    以某燃煤电厂烟气流量20 000 m^3/h(标况下)的中试实验平台为对象,采用在烟道两侧布置声波发生器并联合喷雾增湿,对不同频率和声压级的声波细颗粒团聚效果进行了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声波频率和声压级对团聚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声波频率为1 400~ 1 700 Hz时,烟气中PM2.5颗粒能获得较好的团聚效果;随着声压级(或者功率)的增大,团聚效率提高,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