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热带医学 微卫星锚定PCR技术研究云南微小按蚊群体遗传结构 【正文】

微卫星锚定PCR技术研究云南微小按蚊群体遗传结构

作者:郑彬; 汤林华; 马雅军; 王学忠; 施文琦; 周水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 上海200025;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200433;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思茅665000
微卫星锚定pcr   微小按蚊   群体遗传结构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不同地理来源微小按蚊的群体遗传结构,探讨不同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和分化现象。方法在云南省东、西、南、北及中部各选择1~2个自然村,用紫外诱蚊灯于每晚17时至次日7时诱蚊,收集雌成蚊以氯仿麻醉,经形态学鉴别为微小按蚊的样本取单蚊蚊腿,再经复合PCR方法鉴别微小按蚊A或C。采用微卫星锚定PCR技术(SSR-PCR)扩增微小按蚊单蚊基因组DNA,用BIOSIS,RAPDFST,RAPDDIST及PHILIP等软件统计分析基因位点多态性、固定指数FST及θ、种群间的迁移率(Nm)以及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结果以多态位点比例衡量各种群的遗传多态性,云南不同地区微小按蚊均共享较高多态性,其中元江(C)的变异程度较低,为43.3%,潞西(A)的变异程度较高,为78.6%。FST和θ结果提示,微小按蚊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部。微小按蚊A与C分别或两者合并分析,Nm均大于1。系统树主要分为两支,元阳(C)、大关(C)和勐腊(C)聚为一支;另一支分为元江(C)与潞西(A),新平(A)和临沧(C),以及勐腊(A)共3层。结论各群体间遗传距离部分与亲缘种分类有关,未发现与地理距离相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