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杂志简介:《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74/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国际刊号:1005-3395
国内刊号:44-1374/Q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8
复合影响因子:0.88
总发文量:1148
总被引量:12646
H指数:45
引用半衰期:7.3958
立即指数:0.129
期刊他引率:0.9424
平均引文率:22.6237
  • 药用植物华重楼(黑药花科)叶绿体全基因组研究

    作者:李晓娟; 杨振艳; 黄玉玲; 纪运恒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探究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利用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对华重楼与其它百合目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华重楼的叶绿体全基因组长158307 bp,由4 个区组成,包括2 个反向重复区(IRA和IRB,27473 bp)、1 个小单拷贝区(SSC,18175 bp)和1 个大单拷贝区(LSC,85187 bp).其叶绿体基...

  • 我国沿海拟菱形藻属的2新记录种及其产毒特征分析

    作者:徐国双; 李扬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澄清我国沿海拟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的物种多样性,并确认中国海域拟菱形藻属是否具有产生多莫酸(Domoicacid)的能力,采用毛细管显微操作技术从我国沿海水体中分离、纯化拟菱形藻细胞,建立了单克隆培养株系,并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5.8S-ITS2 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结合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的形态学特征和分...

  • 中国毛茛科翠雀属的分类学研究(八):短尾翠雀花的名实订正

    作者:袁琼; 杨亲二 刊期:2015年第06期

    发现近来根据云南西北部丽江标本描述的毛茛科短尾翠雀花(Delphinium brachyurum W. T. Wang)与此前根据该地标本描述的丽江翠雀花(D. likiangense Franch.)属于同一种植物,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 中国橐吾属(菊科-千里光族)的分类学研究(五):君范橐吾、长毛槖吾和南川橐吾原白中一些排印错误的改正

    作者:王龙; 任琛; 杨亲二 刊期:2015年第06期

    对我国菊科橐吾属(Ligularia Cass.) 3 种植物原白中模式标本引证的排印错误进行了改正.君范橐吾(L. lingiana S.W. Liu)原白中错误地将主模式标本引证为赵清盛82946,实际应为赵清盛、牟克平和杨亚斌8294.长毛槖吾(L. changiana S.W. Liu ex Y. L. Chen & Z. Yu Li)(= L. heterophylla C. C. Chang,为L. heterophylla Rupr.的晚出同名)...

  • 赤水漏斗苣苔名实订正

    作者:邓云飞 刊期:2015年第06期

    最近发表为苦苣苔科的赤水漏斗苣苔(Didissamlra chishuiense R.B.Zhang)实为爵床科的金长莲(Staurohyne sichuanica H.S.Lo),故予以归并。

  • 印度黄檀属(豆科)一新异名

    作者:陈沂章; 龙开莲; 涂铁要; 李世晋 刊期:2015年第06期

    在比较研究馆藏标本和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确认Dalbergia beddomei Thoth. 在小叶数目和毛被状况、荚果大小等方面的特征变异式样与锈红黄檀D. rubiginosa Roxb. 相同,两者为同种植物,因此予以归并.

  • 中国菊科一新归化植物-白花金钮扣

    作者:王樟华; 严靖; 闫小玲; 李惠茹; 马金双 刊期:2015年第06期

    报道了中国菊科一新归化植物-白花金钮扣[Acmella radicans var. debilis (Kunth) R. K. Jansen],并提供了该变种详细的特征描述和彩色照片.该变种原产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最近在我国安徽黟县发现一归化居群.野外调查发现,该植物在黟县生长旺盛,成熟时种子结实量大,表现出一定的入侵性.

  • 菠萝蜜果肉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作者:吴钿; 叶春海; 丰锋; 叶昌辉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了解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果肉的发育过程,运用石蜡切片和水装片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菠萝蜜果肉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花后8 周表皮和基本组织细胞中出现淀粉粒,成熟时完全消失,贮藏作用明显;外表皮细胞形态较规则,而内表皮细胞壁的初生纹孔场相对较多;维管束不发达,发育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菠萝蜜...

  • 中亚热带地区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作者:韩世忠; 高人; 李爱萍; 马红亮; 尹云锋; 司友涛; 陈仕东; 蔡献贺; 程清平; 郑群瑞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采用磷脂脂肪酸方法对武夷山和建瓯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米槠天然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十分丰富,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92-3.01、25.84-28.23 和0.88-0.90.0-10 cm 土层的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特征脂肪酸、真菌特征脂肪...

  • 光照和温度对入侵植物大狼耙草异型瘦果萌发的影响

    作者:周超群; 唐赛春; 潘玉梅; 韦春强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了解大狼耙草(Bidens frondosa)的入侵机理,对其中央瘦果和瘦果的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狼耙草果序中的中央瘦果和瘦果在颜色、长度、宽度和芒刺长度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在周期性光照下, 两种瘦果在15℃/10℃下不萌发;在20℃/15℃和25℃/20℃下中央瘦果的萌发率显著高于瘦果;而在30℃/25℃、35℃/30℃和40...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木相思优树腋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

    作者:黄烈健; 王鸿; 胡峰; 施琼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建立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快繁技术体系,以含1 个腋芽的无菌茎段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6-BA 极易诱导黑木相思愈伤组织形成,但芽长势较差,不利于腋芽增殖体系的建立.而生长素既能诱导黑木相思生根,又能诱导腋芽增殖;将无菌茎段接入MS + IAA 0.5 mg ^–1 + IBA 0.5 mg L^–1 培养基中培养20 d...

  • 施氮肥和钙肥对烤烟根系形态、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邹文桐; 项雷文; 金美芳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了解氮肥和钙肥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生长的影响,对成熟期烤烟的根系形态、生理代谢指标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施0.12 g kg^–1氮相比,施0.20 g kg^–1氮的烤烟根系最长侧根长、根系体积、根干重、叶干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升高,MDA含量极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下降,但对侧根数、CAT活性和O2–的影响均不显著.施钙0.40 g...

  • 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关系

    作者:肖强; 张峥; 周大寨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探究银杏(Ginkgo biloba)叶萜类内酯含量和光合同化作用的关系,对其内酯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银杏叶中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含量有显著差异,总体上,5月份含量较低,此后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高峰,然后快速下降,10月底最低;与此同时,银杏叶片的光合色素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也呈现周期性变化.白果内酯以及萜内酯含...

  • 北葶苈子黄酮苷类成分研究Ⅱ

    作者:石萍萍; 李晓霞; 宗琪; 韩立峰; 王涛; 张祎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了解北葶苈子的化学成分,从其50%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 个单体成分,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1)、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 (2)、槲皮素-3,7-二-O-β-D-葡萄糖苷 (3)、槲皮素-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苷 (4)、quercetin-3-O-[2-O-(6-O-E-sinapoyl)-β-D-glucopyranosyl...

  • 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梅; 刘伟丽; 高峡; 谭建文; 万方浩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为了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化学成分,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 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万寿菊苷 (1)、7-O-(6-methoxykaempferol)-β-D-glucopranoside (2)、4′-甲基醚万寿菊苷 (3)、3-O-(6-methoxykaempferol)-β-D-glucopranoside (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