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

荣宝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荣宝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06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物华天宝、艺术论坛、专栏_南湖论艺、专栏_绛庐论书、专栏_人间艺境、专栏_花明野店、专栏_梧轩鉴画、专栏_语石谈丛、画苑等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荣宝斋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9-0649
国内刊号:11-4067/G2
全年订价:¥ 667.2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6424
总被引量:750
H指数:4
  • 读余石“浮云”画展感言

    作者:沈奇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丁酉秋,得文湛、小枫诸友之邀,拜读沪上余石先生来西安做'浮云'画展,一时留恋,亲近中倍感适意,遂有了说几句感想的由头。读'浮云',套行话品评位格,或可用以法写意、仗气爱奇、审美趣味独到、个人风格显豁而概言之;若单以个人'玩票'之第一感觉说来,或可一言而比之:'贵气'.

  • 等待

    作者:周俊 刊期:2019年第04期

  • 清风摇翠环

    作者:孙玉石 刊期:2019年第04期

  • 蓟州独乐寺

    作者:范扬 刊期:2019年第04期

  • 持“法”求变 变中守“法”——清李鱓的美学思想

    作者:杨天 刊期:2019年第04期

    李鱓生于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卒于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一七五七—一七六○)之间,字宗扬,号复堂,江苏兴化县人。江苏扬州市图书馆馆藏《李氏世谱》中的《兴化李氏略传》记载:'李鱓,字复堂。康熙五十年举人,五十二年献诗行在,钦取入南书房行走。年少才长,兼工绘事,特旨交常熟蒋相国教习,供奉内廷数载.

  • 霸气堂堂在 一足抵十夫——回眸邓散木艺术人生的最后八年

    作者:梁鸿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课题《二十世纪北京文人书画家研究》已梳理过张伯驹(1)、郭风惠(2)、吴玉如(3)等京津大家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然而同样生于一百二十年前的邓散木,尽管早已名扬海上,但因其特殊性,也涵盖在所关注和探讨的范畴之内。

  • 画以载道——理学对南宋宫廷画家马麟的影响

    作者:管健鸿 刊期:2019年第04期

    程朱理学在宋理宗的大力推崇下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它从方方面面重新塑造了南宋文化艺术风格。马麟身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马远之子,是理宗朝时期最受皇帝赏识的宫廷画家,奉诏为理宗绘制了多幅带有官方性质的大尺寸画作,体现了理宗对理学的推崇。本文以宫廷画家马麟为样本来考察理学思想是如何渗透到绘画创作上的,只有理解了理学的几个基本核心...

  • “元祐党籍”碑刻与元祐文人精神——兼谈“苏学”“苏字”在南宋的传播

    作者:刘超 刊期:2019年第04期

    宋代之前,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且具有昭告天下意义的刻碑活动。第一次是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之后,命丞相李斯主持整理篆体文字(即'书同文'),伴随其出巡所立《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之刻石》《会稽刻石》等。

  • 水色山容到处装——明、清女性笔下的山水景致

    作者:赵琰哲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一女性山水画作在画史中所占比重'丹青之在闺秀,多隐而弗彰。'这是晚明书画鉴藏家汪珂玉在广泛搜罗天下书画并将其辑录为《珊瑚网》的过程中发出的感叹。正是这样一句肺腑之言,让人体味出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画坛中,发声弥稀的女画家处于不为人所知的隐秘位置。

  • 清人画龙刍议

    作者:朱万章 刊期:2019年第04期

    画龙的题材,宋代的陈容可谓集大成者。在此之后,赓续者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或为'龙'乃皇权的象征,为万民所景仰,但却离文人雅士的精神尚远,与文人画无涉,故一般画家不屑此道。另一方面,'龙'既为威严与至高无上的代名词,对于艺术赞助人来说,也鲜有趋之若鹜者,故对于职业画家来说.

  • 世纪刻痕——王琦的艺术历程

    作者:王炜 刊期:2019年第04期

    王琦是一位集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美术教育、美术组织和艺术交流为一身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他的综合成就和贡献汇集起来,如同一部百年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丰富了人们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总体认识。

  • 光明心地——陈硕的笔墨气象

    作者:郑鸣谦 刊期:2019年第04期

    这个春天有点冷。元日以来,整个江南就被烟雨笼罩,断断续续,或浓或淡,如烟似雾,竟然持续了数月。久已习惯枯坐,而今时有渴望晴空的念头。念兹在兹,心神倦怠,累了挥毫敲诗,以消寂寞。这是离京之后退居林下的生活,一晃竟已十年。这种生活在他人看来或许以为悠闲自在,倘若没有慎独功夫,没有胜友砥砺,大多时候却是如坐囚牢,我非圣贤,也难例外。

  • 画外絮语

    作者:戴一黎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一秋意越来越浓了。下完课我信步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平日最能伫留我目光的闲花野草竟然都已悄然逝去,枯槁直渗根部,在秋风中摇曳着……干枯的枝头上还挂着曾经盛开的小花及果实,纷纷点点,不过水分早已不在,生命已荡然无存.

  • “破”与“立”——关于现代书法的一点思考

    作者:朱友舟 刊期:2019年第04期

    我们的社会经历了两级三跳,由乡土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然后快速发展为信息社会。现代化把一个习惯于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业小天地里的乡下佬变成了一个一刻也离不开计算机的和全球性大社会的运转相配合的角色。与此相应,代代相传的文化,它不断地改善发展着,日新不已。这就要求我们文化上有一种自觉。

  • 拾慧于山涧 敏悟入砚席——浅谈杨必位先生的绘画之路

    作者:杨羽 刊期:2019年第04期

    杨必位从小生长于巴渝大地,每当面对长江两岸那苍翠葱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和那承载着诗情画意的一江春水时,会情不自禁地去感受自然的开阖,追求暇意与天真。他在艺术的原野上,以散步的方式拾慧于山涧,敏悟入砚席,以朴素的心灵与艺术的逸然清新产生共鸣。今时,杨必位的人生宛如秋后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