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

荣宝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荣宝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06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物华天宝、艺术论坛、专栏_南湖论艺、专栏_绛庐论书、专栏_人间艺境、专栏_花明野店、专栏_梧轩鉴画、专栏_语石谈丛、画苑等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荣宝斋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9-0649
国内刊号:11-4067/G2
全年订价:¥ 667.2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6424
总被引量:750
H指数:4
  • 自书自画自题诗——略论金农与文人画的定型

    作者:张眠溪 刊期:2016年第09期

    中国美术史上的文人画主要指宋、元、明、清时代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业余或半业余绘画,诗、书、画的合一是其关键。在文人画史上,金农是一个重要人物。关于这一点,已有不少的研究者注意到了,本文略微调整一下研究角度,直接围绕“诗、书、画”关系的变动来讨论金农与文人画定型的关系。上海博物馆藏金农《山水人物册》,其六题跋云:“回汀曲渚暖...

  • 从“中原”到“地方”——湖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类型分析

    作者:曹珊 刊期:2016年第09期

    根据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湖南地区的青铜文化在公元前十二和十一世纪(即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空前发达,体现出显著的地域性。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出土包括举世闻名的皿方罍、人面纹方鼎等在内的商代青铜器四百余件,是我国南方出土青铜器较多的地区之一,因而备受海内外学术界关注。

  • 继承与兼收并蓄——简述刘奎龄绘画艺术风尚

    作者:陈晨 刊期:2016年第09期

    刘奎龄是最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画家之一,也是天津近代绘画的领军人物,甚至有人把他的绘画风格称之为“刘奎龄画派”。刘奎龄字耀辰,又别署耀臣、耀宸,号蝶隐。因其庭院名为怡园,故画中常题“怡园蝶隐”。生于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即一八八五年,卒于一九六七年,是旧时被称为天津“八大家”中“土城刘家”的后裔。

  • 青瓷:六朝士人身份与品位的象征物

    作者:李以超 刊期:2016年第09期

    六朝时期,浙瓷的风格和工艺都有很大创新。这种创新除了资源的影响以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化氛围、社会习俗和思想背景转变的影响。所以,透过青瓷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士人生活,由当时的风尚、意识、文化可以看出青瓷使用范围和文化含义。一青瓷与庄园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总体上的政治格局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 变形与摹仿——传世“斗茶图”系列作品再谈

    作者:曲康维; 冯翰林 刊期:2016年第09期

    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既体现出画家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观察,又为历史记录留下了丰富的图像依据。但在图像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读的情况,使得文献、图像和实物之间的比对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这或是因为后世与前代的断隔,亦或是被当作参照的图像本身就存有疑问。

  • 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蕴涵的文人园林美学思想

    作者:刘耕 刊期:2016年第09期

    明代文徵明曾留下大量关于园林和书斋的绘画,而《拙政园诗画册》则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作品。他以清简萧疏的笔墨,描绘出拙政园的三十一处景致,并各系以诗。画中一汪浅水,数痕远山,一座空亭,几株花木,充满着幽远而隽永的文人意趣。文人在园林中,卸脱人事的烦扰,远离世俗的喧嚣,静对满园风光,仿佛融身于水影山色之中。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拙政...

  • 试议溥心畲“南渡”前山水画作分类及特点

    作者:李文琪 刊期:2016年第09期

    溥心畲,原名溥儒,字心畲,号西山逸士,又号羲皇上人,为道光皇帝曾孙,恭亲王奕(?)孙。他自幼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青年时期又两度留学海外,他的诗文、书画皆俱有较高水平,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乃至更早,其画作便已享誉南北。山水画作是溥心畲绘画作品中数量较多的一个种类。

  • 全国美展影响下的当代油画发展特征思量——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展”为例

    作者:徐小虎 刊期:2016年第09期

    全国美展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以固有的速度和方式一届届地举办。其中,当代油画以全国美展为坐标形成一些自身不可改变的现状,这些现状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显著特征,二者是互为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当代油画也得到显著发展。

  • 游泰山记

    作者:刘罡 刊期:2016年第09期

    泰山是我山水画创作的精神家园。我二十余年的艺术实践都与泰山有直接的联系。到泰山去写生、采风、游览也早已成为我艺术和生活的重要部分。乙未夏月,我与两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同事相约去泰山写生。时间安排得比较短,仅利用周末假期成行。计划到达泰安后,下午一点左右从泰山东麓的天烛峰景区上山。

  • 莫作寻常风景看——读《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德仁》札记(节选)

    作者:阎凤梧 刊期:2016年第09期

    李德仁教授送我一本他的画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德仁》和手书《李德仁诗稿选》,展读之际,赏心悦目。我很爱看画却不通绘事,仅可从普通读者的视角,对李德仁的书画艺术谈几点感受。一李德仁教授通过刻苦自学考上大学国画专业研究生,再留校任教,进而成为知名画家、教授、美术理论家,实属难能可贵。

  • 我所熟悉的王同仁教授

    作者:杨力舟 刊期:2016年第09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甘肃兰州,一个青年俊才考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他就是今日的王同仁教授。因为是大西北最早一个登堂入室走进最高艺术学府的学生,所以在当地轰动一时,至今我记忆犹新。他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先生,后来留校任教。但是王同仁从不忘记自己的启蒙老师黄胄,他数十年如一日对黄胄先生崇敬仰慕,时时求教。

  • 云海衍翰——读蒋金明的书画

    作者:卢为峰 刊期:2016年第09期

    书法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其整体性、相关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衡诸古今,举凡书法艺术有所建树者,均才能广博,修养全面。可以说,欲成就为书法大家,绝非率尔操觚,一蹴而就,对于传统文化的涉猎,必须取精用宏。就诗文、绘画、品鉴乃至艺术史论的任何一方面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 浑朴天成奇趣生——于少平传统书画馆书法家冯建东的书法作品

    作者:张文基 刊期:2016年第09期

    寄语:弟子冯建东,号丘园,山西绛县人。求真、好朴、追拙,善书法金石,喜笔墨小品。《庄子》曰“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万物本性应该是这种状态,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庄子》又日“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我想,这是建东之所求。建东刻苦专研书法金石,酷暑寒冬,朝朝夕夕,虽有所悟,不得其髓,跪求...

  • 乾隆书画收藏的“寓意”与“留意”——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子明卷)谈起

    作者:张震 刊期:2016年第09期

    宋代苏轼在《宝绘堂记》中云“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①,提倡追求不为物所役使的自由精神,对“寓意”和“留意”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的差别在于心神涉入的深浅程度。

  • 魏晋南北朝墓葬图像与佛教图像之间关系探析

    作者:王江鹏 刊期:2016年第09期

    佛教图像和墓葬图像在审美意识方面也相互影响,这些与当时佛教在中国社会思想中的地位及其自身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汉代佛教主要依附于黄老学术和道教方术,受黄老美学思想素朴玄远、复归于朴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佛像很少有细部的刻画,质朴、古拙、自然,张彦远用“以形制古朴,未足瞻敬”来概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