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

荣宝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荣宝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06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物华天宝、艺术论坛、专栏_南湖论艺、专栏_绛庐论书、专栏_人间艺境、专栏_花明野店、专栏_梧轩鉴画、专栏_语石谈丛、画苑等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荣宝斋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9-0649
国内刊号:11-4067/G2
全年订价:¥ 667.2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6424
总被引量:750
H指数:4
  • “后王”之“王”——明末王铎的书法世界与当代“王铎热”

    作者:白林坡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一王铎生平及交游 王铎一生身处动荡之世、历遭坎坷之运,正是在明清易鼎那样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造就了王铎及其辉煌的书法艺术世界。

  • 天府遗珍——关于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阳兴 刊期:2015年第06期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宋代正是当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黄金时期,留下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又以窖藏文物最具特色。窖藏发现的宋代名窑瓷器、奢华的金银器以及复古铜器等享誉海内外。

  • 百年过云楼——清顾文彬的收藏及其后人书画艺术

    作者:唐乃彦 刊期:2015年第06期

    苏州市区人民路上有一条小巷,叫“铁瓶巷”,一百多年前这里有着一座闻名江南的藏书楼——过云楼。

  • 论唐碑形制与碑碣制度之不符现象

    作者:张宇 刊期:2015年第06期

    “礼乐之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中心,它支配着社会的一切。因此,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切造物活动都是在严格遵循礼法制度的宗旨下进行的,违者必罪之。然而,唐代立碑却有与制度不符之现象。碑的形制与尺寸并未严格依照碑碣制度的规定而为。虽然,前代已有学者留意此不符之象,然两者不符至何种程度,又何以有此不符等,皆未作探究。

  • “逸”之品鉴标准溯源——唐宋逸品(格)研究补遗

    作者:唐波 郑晓东 刊期:2015年第06期

    “逸品”一词第一次独立出现是在《梁·武帝纪》中,书中记载:“六艺备闲,棋登逸品。”①那么,在此之前“逸”与品鉴之间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呢?尤其是它又是如何进入书画的品鉴之中的呢?由于逸品(格)是我国古典书画史上的经典理论,因此系统研究“逸”与“品鉴”的渊源联系,极为重要。

  • 昂扬与儒雅的风骨——谈高二适书法的人格气象

    作者:吴为山 刊期:2015年第06期

    二十世纪的书法史上,高二适以其迥然于一般文人、书法家、画家的书法,脱尽寒酸、迂腐、阴柔、做作与浮滑,以其深厚之学养和昂扬之书风崭然于书坛,正像他的为人,耿介、爽直,超然于世俗,在近现代文化史上确立了一代高峰。

  • “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作品选登——荣宝斋藏品系列展

    刊期:2015年第06期

  • 灵静幽奇铸高格——读周石峰先生山水画

    作者:徐鼎一 刊期:2015年第06期

    古之圣贤,必有四方之游焉。盖四方之山水,质有而趣灵;四方之人文,风殊而情妙也。观乎山水人文之所繁富,广吾见闻,明吾察识,裕吾情怀,则焉能不叹乎宇宙之大、造化之奇哉?昔孔子观乎大水,称其浩浩无尽、绰约微达;尧张乐于洞庭之野,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此皆籍山水内充于我也。

  • 诗书合璧 厚重雅致——“笔墨随心——林阳诗书作品展研讨会”纪要

    刊期:2015年第06期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笔墨随心——林阳诗书作品展”在恭王府安善堂开幕,百余位艺术家与千余观众参观了展览。此次展览展出林阳书法作品近四十幅,均是从其创作的格律诗中精选出来的佳作,尺幅虽小,但颇有精致奇巧和耐人寻味之感。林阳的书法传承家学,在家学基础上又深入领悟书法用笔,研习文学诗歌,并融入新时代特点。书法作为一门中国传统艺...

  • 何昌林作品

    作者:何昌林 刊期:2015年第06期

  • 北京荣宝二0一五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刊期:2015年第06期

  • 《罗汉四条屏》的真伪问题——存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系列之三

    作者:朱良志 刊期:2015年第06期

    保利二0一一年秋拍出现的石涛款《罗汉四条屏》,曾引起收藏家和学界的广泛注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十六应真图》,显示石涛在人物画方面有卓越创造,但这毕竟是孤例。二00六年《莲社图》于嘉德秋拍中出现,其后又有国内收藏家公布其收藏的《石涛百页罗汉图》,突然有一百页精致无比的石涛人物画出现,其效应用“令人震惊”来形容也不过分。

  • 中国画题跋的“失语”现象

    作者:于洋 刊期:2015年第06期

    在中国书画体系中,历来延续着诗书画印“四全”传统,画面与题跋文字相互附着和依赖,不同表现形式和媒介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丰富的表意系统,从而实现了人文涵义的深厚与意境空间的完满。然而曾几何时,中国画上的题跋由一件文雅遣性、抒发心性的快事,渐渐沦为一种令很多画家抵触、为难甚至尴尬的负累。

  • 色彩理论的水墨转向

    作者:申少君 刊期:2015年第06期

    从唐宋时起,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以笔墨为主体的绘画语言逐渐取代了以设色为中心的绘画语言,最终变成中国画的主流。在此历程中,绘画色彩观念也随之不断变化,使中国画色彩理论发生了空前转变。

  • 民国时期古玺创作的主要风格类型及代表人物

    作者:周善超 刊期:2015年第06期

    古玺的仿刻由来已久,其肇于宋元,历经明清两代,至民国时期已成风气。本文旨在介绍民国时期古玺创作的风格类型及其代表印人,并梳理和概括出这一时期古玺创作主要呈现三种风格类型:即沿袭“晚清四家”(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的风格类型;受书法和古文字学影响的古玺风格类型;突破先秦古玺印式的创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