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学院学报

琼州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杂志简介:《琼州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6-107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黎学研究、天涯文化论坛、政治、经济、高教研究、文学、艺术、文化研究、理论及应用研究、教育、教学

主管单位: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琼州学院
国际刊号:1008-6722
国内刊号:46-1071/G4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海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8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被引量:3572
H指数:14
  • 中国早期古典诗体形式的奠基者

    作者:木斋 刊期:2016年第03期

    作为文学史一般规律而言:天才诗人和杰出的诗作,如同璀璨的星座,他们总是在群体诗人和灿烂作品的群星簇拥下出现的,他们必定是某一个思潮兴起中的浪花,他们——仅仅是被这汹涌思潮所簇拥出来的最为靓丽的、最为闪光的浪花。换言之,天才诗人总是扎堆出现的,而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立现象。而两汉文学史所呈现的枚乘、苏李、班婕妤、班固、秦...

  • 情赋发展视域中的《洛神赋》爱情书写

    作者:于国华 刊期:2016年第03期

    《洛神赋》是秦汉情赋最高成就的体现,自《洛神赋》始,情赋转向精神与身体并置同时更重对精神的礼赞;以更曲折的爱恋过程彰显现实之爱的美好;表现礼对情感的压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遗憾与忧伤。《洛神赋》蕴藉与显露相结合的爱情书写,与现实情感相合的句式,至情的形象塑造具有典范意义。

  • 道教人物丁令威在武宁的遗迹

    作者:吴国富 刊期:2016年第03期

    根据历代《武宁县志》的记载,陶渊明《搜神后记》所载的丁令威,当为武宁县辽东山人,在这一带遗留的丁令威传说很多。此外,丁令威曾在武宁县南山修炼,同时术士吴猛等人也在武宁境内活动。这些探索,对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帮助。

  •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及问题

    作者:戴敬东 刊期:2016年第03期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研究是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此类成果至今很少有人进行概括与评述。使用文献研究法,在全面搜集、研读和分析黎族传统体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再根据长期黎族地区生活和调研经验,对相关文献进行判断与评价,指出相关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以及继续深入研究的基本方向。

  • 试论黎族对植物资源的利用

    作者:陈小琼 刊期:2016年第03期

    黎族世居于琼中南山坡丛林,他们对自然植物资源的广泛利用贯穿于漫长的黎族发展史。自然植物因其易采撷性、强应需性和可持续性,广泛使用于黎族的衣食住行、婚育丧葬、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文化娱乐、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成就着黎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成为了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元。在植物资源的利用方面,黎族既保持着原物使用的传统特点,又...

  • 黎族杞方言女装款式解析

    作者:司亚慧 陈建伟 刊期:2016年第03期

    黎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因其独特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服饰。杞方言作为黎族的一个支系,探究其服装款式可以丰富黎族服饰研究。从款式的角度对杞方言女装进行深入分析,对襟上衣各部分花纹图案丰富多彩;偏襟上衣受汉服影响出现收腰结构;筒裙裙头、裙身和裙尾刺绣各不相同;肚兜是杞方言女性特有的服装,并对各地区服装款式的异同性进行了论述,...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书写偏向——以江苏开弦弓村、山东台头村、福建黄村为考察中心

    作者:徐玉英 刊期:2016年第03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危机"与"崩溃"构成了描述中国乡村的主流取向。经济、社会及教育危机主导了这一时期中国三农问题的书写基调。然而,在早期中国人类学家费孝通所书写的江苏开弦弓村、杨懋春笔下的山东台头以及林耀华记述的福建黄村,却基本上呈现出一幅较为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这一时期史料中俯拾皆是的乡村经济、社会和文教三大危机与这...

  • 启蒙与“复魅”的双重变奏——试论中国当代启蒙困境

    作者:林业锦 刊期:2016年第03期

    启蒙主义是继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个进步思潮,启蒙主义即理性主义,主张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愚昧、专制,呼唤自由、平等、民主等,人道主义是启蒙主义的原点。中国是否仍需启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否发生效用纯属两个伪命题。从主体上讲,任何时代都需要启蒙,只是启蒙的对象、方式、思想内容要随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只有从后...

  • 社会救助内涵拓展研究

    作者:吴燕民 蒋艳 刊期:2016年第03期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生存权的最直接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底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物质以外的精神救助、服务救助需求也逐渐被提上日程,社会救助内涵拓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构建社会救助内涵拓展体系建设成为更好进行社会救助的关键。

  •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及其生态意趣

    作者:李存周 刊期:2016年第03期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禅法理念追求心的自在无染,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起用。这一理念与"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构成理事相济三位一体的禅法体系。同时"平常心是道"的禅理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平等相处,有节制地利用自然生态及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观,对当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宋元时期《摸鱼儿·晚春》经典化研究

    作者:孙车龙 刊期:2016年第03期

    宋、元时期是《摸鱼儿·晚春》接受历程的初始期,也是此阙经典化的关键一步。宋、元文人,尤其是易代文人在模仿《摸鱼儿·晚春》名句和继承原有思想主题的同时,也对其加以改造和深化,并且在不同时期表现着各自独特的价值。词论对《摸鱼儿·晚春》的批评阐释更是后世研究的基础。《摸鱼儿·晚春》这种经典化的意义所体现出的价值则是将"香草美人"之...

  • 《人民日报》中新民歌运动研究(1958-1959)

    作者:王蒙 刊期:2016年第03期

    1958到1959年间,新民歌运动作为""的一项重要"成果"大放异彩,《人民日报》对于这一运动做了全方位的报道和持续的关注。通过对当时《人民日报》中的新民歌考察和研究该运动的兴起与衰落状况,有利于把握和揭示其背后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

  • 称呼语与身份建构

    作者:季小民 刊期:2016年第03期

    称呼语是常见的语言单位,用于指称说话人自己和其他交际者、标识交际者的身份以及管理交际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从身份和身份建构的视角考察称呼语,通过语言实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即交际者如何利用称呼语建构身份,开展交际,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称呼语实质上是交际者在交际中可以加以利用的语用资源之一。

  • 《狼图腾》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

    作者:管月 张白桦 刊期:2016年第03期

    文化负载词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词汇,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随着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数量愈来愈多,文化负载词成了翻译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以《狼图腾》英译本为例,将《狼图腾》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四类,即蒙古民族特色词汇、""词汇、中国历史词汇及成语,并进一步分析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这些词汇过程中所采取的直译、音译、意译、厚译及删译等翻译...

  • 重论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附《唐令》的制定年代及意义

    作者:刘栋 刊期:2016年第03期

    自《天圣令》发现以来,其制定之时仿效《唐令》是否制定于玄宗开元二十五年,研究者之间一直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这部《唐令》乃是德宗建中时期制定,又有学者认为其反应的是唐代中后期的制定,而且这三种意见均有可靠史料支撑。现在从唐代、五代和宋代官府与私家藏书书目的记载来比较分析,结合唐宋有关律令修订的记载,可以判断,宋太宗时期朝廷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