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杂志 省级期刊

Culture Corporate

杂志简介:《企业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30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资讯、话题、专家论坛、管理、企业实践、创业、品牌、市场、视野、沙龙、人物、职场、文化建设等

主管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3-5400
国内刊号:23-1305/G2
全年订价:¥ 350.4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5570
总被引量:451
H指数:7
立即指数:0.0069
期刊他引率:1
  • 资讯

    刊期:2009年第07期

    前5月新项目投资增长95.9% 国家统计局6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3520亿元,同比增长32.9%。增幅比1—4月提高2.4个百分点。

  • 用创新和变革超越周期

    作者:周凯 刊期:2009年第07期

    经济周期的波动,对企业来说多数是“日子”,少数是“蜜月”,如果按照“日子”的思维,必须要创新。现在面临金融危机,仍然需要一种“野蛮生长”的精神,就是在变革与创新当中去寻找未来的出路。

  • 以创新抢占“制高点”

    作者:刘凤鸣 刊期:2009年第07期

    持续追求创新的公司在经济萧条时期会比其他公司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当经济复苏时,他们能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快速的发展。

  • 创新不足成百年巨人致命伤

    作者:胡文 刊期:2009年第07期

    技术创新没有成效,产品创新一错再错。服务创新一踏糊涂,管理创新毫无力度,组织创新停滞不前,战略上一再错失良机,又一再犯下错误,这或许就是导致通用汽车坍塌的原因所在。

  • 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

    作者:包模庆 刊期:2009年第07期

    传统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进一步恶化,使现代人开始研发使用新能源。在这种形势下,新能源汽车生产无疑会发展成为一个朝阳产业,但是如何发展还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 爱仕达的创新路

    作者:王文龙 刊期:2009年第07期

    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让创新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公司就能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

  • "创新2050"报告未来--"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报告出炉

    作者:欣闻 刊期:2009年第07期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对外宣布,中科院组织包括近60位院士在内逾300位高水平科技、管理和情报专家,经过两年研究,已绘制完成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将分18个领域陆续推出主题为“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实现节能目标尚需努力

    作者:季节 刊期:2009年第07期

    赵建平认为:“从长期看,中国单位产值能耗肯定会大幅度降低,但要在‘十一五’期间完成20%的节能目标难度很大。”

  •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作者:吴鸣 刊期:2009年第07期

    樊纲对中国经济的“保八”计划很有信心,首先他认为,中国过去没有形成大的泡沫,所以,就经济本身而言,不存在大的危机和“硬着陆”。

  • 管理创新正当时

    作者:蒋黔贵 刊期:2009年第07期

    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和失败的“切肤之痛”,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深刻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企业决策需要道德评判

    作者:陶勇 刊期:2009年第07期

    道德是一个企业最长远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代表着一个企业的道德水准。

  • 员工参与决策更科学

    作者:王先琳 刊期:2009年第07期

    如果员工能参与到决策制定中来,他们就能深入地理解决策的内涵,明白决策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 老板与员工共塑企业文化

    作者:吴文俊 刊期:2009年第07期

    企业文化的精髓更集中在企业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上。作为企业管理者,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都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 同仁堂的长青基因

    作者:杨松霖 刊期:2009年第07期

    同修仁德和不断创新是同仁堂长盛不衰的两大基因,它们对任何有志于品牌长青的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未来尤其如此。

  • 王致和唤醒海外维权意识

    作者:展望 刊期:2009年第07期

    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维权势在必行,虽然中国的老字号轮番在海外被抢注,但真正走出国门维护自身权利的企业则少之又少。王致和维权成功为中国企业海外维权发出了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