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曲艺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曲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84/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曲苑画境、特别策划、人物坊、论坛、艺镜、艺术研究、姜昆·说、书评、作品平台_庆祝建党100周年_新作_徐州琴书等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
国际刊号:0578-0608
国内刊号:11-1584/J
全年订价:¥ 304.32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被引量:400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 秋声赋——溥叔明改写古文赋为岔曲

    作者:罗晨(图) 刊期:2018年第10期

    风振霜凋,警高秋万籁争号。正是那百虫迎序,万叶辞条,声烦促,响萧骚,临水送将归,登楼思远道。浑莫辨夕蛩鸣,秋蝉噪,岭猿啼,江雁叫。但听得凄凄、切切、嘈嘈、杂杂、断断、续续异响繁音参差到,汇成那秋声一派萧寥。(过板)最是这月透疏棂,风满林梢,梦破金闺冷,魂断玉门遥,机杼正繁虫唧唧,悲笳初断马萧萧。更有那忧居怀往事,旅馆度深宵,百感集孤...

  • 让长篇书目再次“长”起来——长篇与书场机制面临着真实困境

    作者:张进 刊期:2018年第10期

    本期特别策划就以"让长篇书目再次'长'起来"为题目,聚焦长篇书目复兴这一话题,广邀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度思考当前长篇书目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长篇书目对曲艺从业者的重要性,以期为长篇书目的创新性发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 河南坠子大书传播现状的思考

    作者:刘景亮 刊期:2018年第10期

    河南坠子产生于清道光年间,由三弦书吸纳道情、莺歌柳等的艺术语汇在开封形成。既演大书,也演小段,以大书为主。它发展势头强劲,很快传遍全省及河南周边省份。曲艺人说"大书要劲儿,小段要味儿"。所谓"劲儿",是指力度,情节结构有张力,情感表达有感染力,能吸引听众,感动听众。所谓"味儿",是指韵味儿,构思精巧.

  • 长篇评弹的传承意义

    作者:陶春敏 刊期:2018年第10期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这是很容易达成的共识。但是对于如何传承,什么是创新,却较难形成统一的认识。因为认识不同,传承与创新的思路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也不同。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扰着苏州评弹。受社会环境、体制条件、艺术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评弹生态呈现多元化态势,长篇演出式微,这是制约传承创新的关键。

  • 文化自信下的使命与责任——传统大书的复兴思考

    作者:袁国虎 刊期:2018年第10期

    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曲艺百花园中,评书艺术博大精深,独具魅力。北方评书因语言通行而流传最广,早已不仅限于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除此之外,苏、扬、杭、福,各州有各州的评话,而其流传则不限于一州一府。

  • 以更加铿锵的步伐紧跟新时代

    作者:张小卫 刊期:2018年第10期

    在梳理报告内容时我归纳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这是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延续,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当学习贯彻落实的根本思想理论。

  • 一位历经磨难的成功者——记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

    作者:田连元 刊期:2018年第10期

    人生的道路不尽相同,有的先甜后苦,有的先苦后甜,有的苦、辣、酸、甜交相出现,也有的历经磨难,最后成功,单田芳当属于最后一种。我和单先生居住在两个城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互相并不了解。1965年,辽宁省曲艺会演的时候,我与鞍山曲艺团说新书的名家杨田荣,讨论起评书艺术的发展情况,问道:"鞍山的青年评书演员,谁能成角儿?"

  • 絮絮心语诉你听——评弹作家朱寅全老师百日祭

    作者:沈秋农 刊期:2018年第10期

    今年4月18日,我从苏北归来后第一天上班,老友文龙兄亲临致候并急急询问:"朱寅全老师走了,你知道吗?今日上午举行告别仪式。"一声相问似惊雷,万句语噎起心潮。茶叙的欢乐瞬时烟消云散,代之以伤痛忆念。文龙兄之所以告诉我,是因为知道我与寅全师极为亲热,虽无拜师之礼,却有私淑之情。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单田芳先生的晚年

    作者:肖建陆(口述); 肖璞韬 刊期:2018年第10期

    2018年9月11日,评书大师单田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回首往昔,先生一生坎坷,却又乐观向上,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作为跟先生合作了24年的伙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先生的晚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单田芳出生于1934年12月17日,按先生之前所说,家里本没计划让他进入曲艺行,而是去读大学。

  • 追溯昨天,不忘初心——追忆常宝华先生

    作者:杨子春 刊期:2018年第10期

    9月7日,常派相声的当家人,我的老师常宝华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作为常派相声的传人,先生的一生都伴随着相声,相声的一点点演化先生都了然于心。天津是正宗的相声窝子,而在天津,最出名的相声世家一个是马家,一个就是常家。常宝华的父亲常连安是"常式"相声的创始人,也是北京启明茶社的创始人。

  • 满宫满调使柳活 老骥伏枥魏文华

    作者:张巍 刊期:2018年第10期

    2018年8月5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华在津仙逝。八十余岁她仍站在舞台上,一颦一笑间书写的是津门女相声演员的传奇人生。魏文华,天津人,相声兼北京琴书艺术家。1937年出生于艺人家庭,6岁随父母于东北各地演唱曲艺和地方杂曲,其父魏雅三系曲艺乐师,其母魏墨香系时调演员.

  • 马季先生的精神遗产与当代传承

    作者:耿波; 王筱磊 刊期:2018年第10期

    马季先生是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今天对马季先生进行怀念,必然是要看他对今天我们相声发展有何启示意义。马季先生的反思,一定要放在今天相声发展的大前提下,因为,比之其他相声大师,马季先生的探索最能凸显这方面的意义。一我觉得马季先生的精神遗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坚持相声来自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持之以恒地到民众中做调研。

  • 浅谈新时期的蒙古史诗《格萨(斯)尔》——史诗艺人特·呼和牧仁访谈实录

    作者:特·呼和牧仁; 乌哈娜(整理) 刊期:2018年第10期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等重要场合多次述及"三大史诗",以激励中华各族儿女发扬伟大创造精神,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蒙藏民族史诗《格萨(斯)尔》作为三大史诗的重要一员,其传承和发展应借助良好的传播环境,把握新时期的种种机遇,正对"走出去"的种种挑战。

  • 中国古代曲艺表演的审美意识

    作者:马志飞 刊期:2018年第10期

    中国传统曲艺在历史上种类繁多,如唐代变文、宋代诸宫调、元代货郎儿、明代词话、清代子弟书等,表演形式各具特色,历代艺人对传统曲艺表演都有自己独到的美学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识。一、曲艺萌生期(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审美意识中国古代曲艺的源头之一是民间祭祀。

  • 评弹比翼 时空穿越 虚实辉映——原创中篇评弹《大浪淘沙》艺术结构评析

    作者:孙光圻 刊期:2018年第10期

    最近观聆了江苏省评弹团演出的原创中篇评弹《大浪淘沙》~①。其内容讲的是1927年震惊中外的"四·一二"血案后,在被一片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中共历史上两位重要领导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恽代英不忘初心的慷慨就义和顾顺章利欲熏心的卑劣叛变。展现出了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两种人性本质的对立与冲突,讴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