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

清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杂志简介:《清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765/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专论、读史札记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刊号:1002-8587
国内刊号:11-2765/K
全年订价:¥ 10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5
复合影响因子:1.04
总发文量:753
总被引量:5511
H指数:24
引用半衰期:9.1111
立即指数:0.0299
期刊他引率:0.9437
平均引文率:44.4328
  • 从清史编纂看太平天国

    作者:章开沅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一、叙事主体问题 清史自然应以清朝为叙事主体,但清史不应简化为清朝政府史,更不应回归为帝王将相史.清史是清朝统治期间中国社会的整体历史,理应包括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基本脉络与全部内容.太平天国是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且水平最高的一次农民战争,对于清朝的衰亡具有极为明显的深远影响,因此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给以足够丰富...

  • 走出"14年(1850-1864)"的思想束缚,以广阔的视角观察太平天国历史

    作者:茅家琦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一、农民战争--改朝换代的动力、封建政治制度的自我调节机制 农民起义部队的构成是相当复杂的,并不是由单一的农民组成的.从主要成员看,它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从基层看,是贫苦农民,他们求生存,要活命,反对剥削与压迫,因而参加起义.

  • 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于"与和坤对立"说辨析——兼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借鉴

    作者:王俊义 刊期:2007年第01期

    今文经学是清代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潮和流派,至今仍是海内外学术界研究的话题,且在有关问题上存在着不同意见.美国著名汉学家艾尔曼教授对于清代今文经学复兴的原因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庄存与晚年转而研究和复兴今文经学是为了反对当权的和坤,把握庄存与与和坤的斗争是"理解常州今文经学兴起的政治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艾氏的观点为不少论者吸收...

  • 严复与近代学科

    作者:王天根 刊期:2007年第01期

    就现实与学理的关系而言,严复对近代学科的建构既有学理的追求,又有对现实政治中救亡图存的反思.以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为界限,严复对近代学科建构可分两个阶段.从甲午战争到清末新政宣布废除科举,严复侧重用狭义的进化论结合学科知识,探求西方富强之缘由.1905年前后君主立宪得到朝野呼应,严复在学理上将广义的进化论诠释为狭义的社会...

  • 清代广州行商制度研究

    作者:萧国亮 刊期:2007年第01期

    清代前期实行的行商制度,具有对外贸易垄断所有权与垄断经营权相分离的垄断特征.它使具有官商特征的行商成为专制国家统制对外贸易的工具.行商握有垄断经营对外贸易的权力,同时又负责征收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代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并进行严格的管制.行商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涉及到清代专制国家、粤海关等衙门的官吏、行商、外国商人争中国私商...

  • 试论清代乾隆朝中央政府赈济灾民政策的具体实施——以乾隆十一年江苏邳州、宿迁、桃源三州县水灾赈济为例

    作者:张祥稳 刊期:2007年第01期

    清代乾隆时期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灾后赈济事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赈济政策.乾隆一再强调灾害救济要恪守"宁宽勿刻"、"宁滥无遗"的原则.赈济政策的落实是关键.在乾隆十一年江苏邳州、宿迁和桃源三州县的水灾赈济中,灾民们从中央赈济政策和"成例"的落实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及时救济,但赈济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一些地方官员没有能够"因时...

  • 18-19世纪的市场争夺:行帮、社会与国家——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陈亚平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通过清代巴县档案提供的诉讼案例再现了巴县行帮在自身组织化、市场争夺、行业规范中的作用,分析巴县脚力行帮组织化过程中官府、行帮成员以及由夫头等组成的"第三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行帮与国家在城市地方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 王源交游及其遗民子弟的一生

    作者:刘仲华 刊期:2007年第01期

    王源是清初颜李学派的重要传人,也是清初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作为遗民子弟,其交游经历与其学术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源一生的交游经历,既是一个遗民子弟在清初社会中境遇的缩影,也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其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则从个案的角度呈现了清初经世致用学风的变迁趋势.

  • 1839年:张穆学术人生转折若干问题

    作者:吕文利 刊期:2007年第01期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夜.而对于张穆来说,这一年是他人生中转折的一年.他踌躇满志地参加了顺天乡试,结果却"被斥退场",永远不准考试,被排斥在主流话语权力之外.从此之后,他走上了以学术扬名的道路.换句话说,1839年前的张穆和1839年后的张穆分道扬镳.他后来倡议修建顾炎武祠,撰修《顾亭林年谱》、《阎潜邱年谱》以及撰写《蒙古游牧记》等一...

  • 《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

    作者:邹爱莲; 韩永福; 卢经 刊期:2007年第01期

    《清史稿》是北洋政府时期,经袁世凯批准设清史馆,聘赵尔巽任馆长编纂的一部大型清朝历史史籍.因其未经总阅修订即匆忙付梓刊行,故曰"史稿".参与该史稿纂修的工作人员,前后有300多人,编纂历时达15年,最后成书536卷,800余万字.本文试图通过《清史稿》纂修过程,从人员的组织、体例的论证、纂修定稿三个方面进行研讨,以便为清史纂修工程提供借鉴.

  • 烽火岁月中遗留下来的史稿——《清史稿未刊稿丛编·序》

    作者:冯明珠 刊期:2007年第01期

    民国三年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决议:"请特设清史馆,由大总统延聘专员,分任编纂,总期元丰史院,肇启宏规,贞观遗风,备登实录,以与往代二十四史,同昭垂鉴于无穷."大总统袁世凯(1859-1916)遂于三月九日令设清史馆,延聘满清遗臣赵尔巽(1844-1927)为馆长,聘请通儒百余人,分任编纂,"踵二十四史沿袭之旧例,成二百余年传信之专书,用以昭示来兹,导...

  • 张尔田与《清史稿》纂修

    作者:张笑川 刊期:2007年第01期

    1914年袁世凯政府批准国务院关于设馆纂修清史的呈文,设立清史馆.清史馆历经14年编纂,于1927年刊印《清史稿》行世.由于编纂的政治态度和仓促付印等先天的不足,《清史稿》自行世之后,一直受人诟病,并曾一度被国民政府封禁.但是《清史稿》对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了汇集和排比,所据史料丰富,是研治清史的基本参考书,对其深入研究仍属必要.而且《清史稿...

  • 乌尔会河之战

    作者:黑龙 刊期:2007年第01期

    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清军与准噶尔军在内蒙古乌珠穆沁左翼旗境内的乌尔会河①发生了双方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冲突,是役以清军的惨败告终,史称"乌尔会河之战".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战役,对随后的乌兰布通之战及噶尔丹的败亡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史料原因,乌尔会河之战尚未被充分论述,也未见专文发表.笔者利用各种文献史料,考察此次战争的起...

  • 噶尔丹死亡问题考辨

    作者:崔岩 刊期:2007年第01期

    噶尔丹是清初我国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族首领.康熙十八年(1679)自称博硕克图汗,后引军东向,侵喀尔喀.康熙帝乃三次亲征,噶尔丹兵败而死.噶尔丹死因问题,于史事关系颇大,而且牵涉清代史料应用上的思想方法,值得加以深入探讨.

  • 嘉道年间的大青山山后卡伦

    作者:宝音朝克图 刊期:2007年第01期

    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蒙古语称"达兰喀喇",该山西起今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沟,东至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与察右中旗交接处的狄红岱谷,全长约213公里.清代,大青山为绥远城将军所辖归化城土默特和乌兰察布盟各旗毗连交界之地,将军驻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也坐落在大青山脚下土默特平原.嘉庆朝后期,大青山一带擅自越界等事件频繁发生,为此,清朝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