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杂志 北大期刊

Youth Journalist

杂志简介:《青年记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00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快语、前沿报告:新生态中的媒介批评、理论视野、观察与批评、调查与研究、新闻实践等

主管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主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国际刊号:1002-2759
国内刊号:37-1003/G2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194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
复合影响因子:0.37
总发文量:24664
总被引量:25399
H指数:28
立即指数:0.0197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4919
  • “造新闻”的恶习当休矣

    刊期:2008年第11期

    汶川地震的讯息,在第一时间被及时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与灾区同胞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更凝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和支援。对此,各路媒体功不可没。但是,在整个救灾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不时萌发的“造新闻”恶习,却也造就了诸多“新闻败笔”,令人甚感不适。

  • 教育部明令杜绝对同一个学生进行多次采访

    刊期:2008年第11期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5月26日说,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要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实施,将杜绝对同一个学生进行多次采访、心理咨询等活动,避免对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

  • 新创

    刊期:2008年第11期

    抗震救灾电视节目创中国新闻直播和收视之最;“5·12”大地震影视剧将拍摄;外文出版社推出画册《汶川强震凝聚中国》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正式启动;我国首个网络电子期刊创刊。

  • 荣辱榜

    刊期:2008年第11期

    辽宁大连3万册非法出版物被收缴;200家中国网站联合大行动: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地震报道违背社会公德重庆一报社被停刊。

  • 电视连续剧《红色追击令》引发著作权纠纷

    刊期:2008年第11期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雷女士(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状告北京金盾信通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电视台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

  • 经营

    刊期:2008年第11期

    深圳报业集团推出“报业都市通”;报刊订阅网站蜘蛛网获千万元投资;互力传媒6000万美元融资整合医院液晶屏;新华传媒千万元收购嘉美广告。

  • 话语

    刊期:2008年第11期

    今天,众多的人们拯救了我们,安置了我们,将来我们学好了本领,要帮助更多的人,报答他们。这种互助,就是人世间的爱。我希望老师们、同学们把这次地震作为一生的一堂生动的课,铭刻在心,永不忘记。

  • 王元化: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

    刊期:2008年第11期

    据《南方人物周刊》,5月9日,88岁的王元化先生走了。王元化生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终其一生.他的角色都是知识人.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是“自由”,最看重的学术品质是“思辨”。临终前,他嘱托弟子对下面这段话做点删节,写在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学馆门口的石头上。

  • 时政

    刊期:2008年第11期

    北京法院打造“看得见的正义”;基层政法机关“皇粮”不够找“杂粮”。

  • 经济

    刊期:2008年第11期

    救灾捐赠开空头支票将被查处;电信业改革,走一步是一步。

  • 科技

    刊期:2008年第11期

    美国拟派无人飞机深入大西洋飓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到历史新高。

  • 中美举行6年来首次人权对话

    刊期:2008年第11期

    据《华尔街日报》,中美两国近日就人权问题举行了官方对话,此次对话是中美两国自2002年以来就棘手的人权问题举行的首次正式接触。美方官员称,他们在会谈中列出了一系列人权问题,包括媒体及网络自由.逮捕政治犯以及中国对西藏骚乱的处理等,

  • 公众论坛:公民的“思想周会”

    作者:何雪峰 刊期:2008年第11期

    自2007年6月份南方都市报承办“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以来,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43期,这个每周六定期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的公民讲坛,已经成为广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人民的一个“思想周会”——正常容纳180人的报告厅经常拥塞不堪,最高峰时竟然挤进了700多人,

  • 论坛让《浙商》杂志有了更大的运作空间

    作者:方令航 刊期:2008年第11期

    浙商群体的崛起,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浙商出身草根,他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创造机会、有机会的地方抓住机会”,他们“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他们让“每一寸土地都有铜板在跳动”。浙商的故事为许多地方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 在媒体“分众时代”保卫公共领域

    作者:吕方 刊期:2008年第11期

    在“分众时代”,公众的社会联结由于公共领域被泛娱乐气息的文化占据而解除,公众本身发生了性质的异变,原子化的个体对公共事务越来越缺乏表达意见的机会和能力,公共领域面临新的危机。然而,所谓“分众时代”只是亦幻亦真的社会建构,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从来不曾丧失,公共领域复兴既是现实需要也具备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