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Agricultural Economy

杂志简介:《农业经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16/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农民问题、资源配置、市场与贸易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国际刊号:1001-6139
国内刊号:21-1016/F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7
复合影响因子:1.53
总发文量:7389
总被引量:31038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4.0387
立即指数:0.1104
期刊他引率:0.9639
平均引文率:4.5223
  • 发展战略、分割体制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变

    作者:刘传玉; 王郡华 刊期:2006年第10期

    城乡关系由分离到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特殊的工业化战略、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安排,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体制的延续,使得这种局而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并日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进入新世纪,国家相继提出统筹城...

  •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农村工业化主要理论比较

    作者:曾建萍 刊期:2006年第10期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走上农村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本文在总结中共领导集体关于农村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其主要方面进行比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从农民的再社会化谈广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作者:李宝丽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一、农民再社会化的必要性 (一)农民的社会化及再社会化 人从一个生物学的个体到成长为一个社会个体的过程,耍不断的学习参与社会和他人互动的方法,直到能够布生存的社会环境中适应,这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方法和模式,即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这是人的社会化。农民生活的农业社会的环境特...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翠凤 刊期:2006年第10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均有很大提高,但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不仪不符合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均衡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实现。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入手。

  • 韩国新村运动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作者:曲延春 刊期:2006年第10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面对的重要历史课题。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改善了农村环境,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差距,取得了令人羡慕的经济和社会成就,韩国人...

  • 构建农村反贫困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作者:赵春玲; 赵峰 刊期:2006年第10期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远景目标的关键。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成因很多,但总的来看,农村贫困群体不健康、不成熟的社会心理是造成反贫困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社会心理支待系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

  •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作者:岳秀红 刊期:2006年第10期

    贫困问题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我国的贫困人口90%集中在农村,这些贫困人口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因此,如何消除贫困是我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必须引...

  •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

    作者:辛德树; 李中华; 兰澄世 刊期:2006年第10期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村容整...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作者:刘小春; 宋玮; 周波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一、重新定位乡镇政府职能的背景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

  • “空心村”现象的科学认识及治理

    作者:童荣萍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一、目前“空心村”现象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走向农城镇,其中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过拼搏在城市里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和位置,纷纷的把家安到了城(镇)里,造成原来的旧宅子“人去屋空”,而整个村子呈现出“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的景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空心村”现象。

  • 建设辽宁生态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董淑萍 刊期: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由于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制约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农业的再生产能力受到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保护和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废...

  •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刘恩才; 李淑清; 谢立勇; 刘喜波 刊期:2006年第10期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10多年来出现了健康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5个方面:

  • 推进青海省产业化扶贫的对策措施

    作者:马玉成; 兰玉蓉 刊期:2006年第10期

    产业化扶贫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几年全国贫困地区正在实践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建立农产品基地,经过引导、整合、创新,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民脱贫增收。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产业化扶贫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 以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王锋 刊期:2006年第10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 畜牧产业新模式的建立与政府管理

    作者:潘春玲; 吕杰 刊期:2006年第10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已经从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各部门中产业化、市场化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但是多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既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又严重制约着我国畜产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