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研究

泥沙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杂志简介:《泥沙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532/T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文、短文、学术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国际刊号:0468-155X
国内刊号:11-2532/TV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6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861
总被引量:12296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6.6765
立即指数:0.026
期刊他引率:0.8703
平均引文率:9.6753
  • 黄河下游中常洪水调控指标

    作者:张原锋; 刘晓燕; 张晓华 刊期:2006年第06期

    从塑槽径流条件、水流动床阻力、河道整治、滩区及防洪等方面,论证了未来黄河下游主槽目标过流能力采用4000m^3/s左右的合理性,提出了黄河下游发生明显淤滩刷槽的临界流量。同时,根据不同量级洪水河道的冲淤特点,提出了小浪底水库控制下游流量、含沙量指标。即在目标主槽过流能力条件下,控制漫滩洪水流量不低于6000m^3/s,含沙量不大于25...

  •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高程模型在河口滩涂地形冲淤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徐双全 刊期:2006年第06期

    采用1982年至2002年长序列长江口滩涂地形图纸资料,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形图纸的数字化,建立不同时相河口滩涂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定量地提取滩涂地形的特征参数和分析滩涂地形冲淤演变规律。

  • 珠江河网与河口一、二维水沙嵌套数学模型研究

    作者:张蔚; 严以新; 郑金海; 诸裕良 刊期:2006年第06期

    利用三级联合解法和“节点含沙量控制法”,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一维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伶仃洋平面二维水沙模型采用了正交曲线坐标下DSI和ADI法。通过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4个交接面的水位、流量和输沙量等物理量的相互传递,在每一迭代步内进行河网一维与伶仃洋二维水沙模型的嵌套计算。利用2001年2月枯季和2003年7月洪季实测的水...

  • AlCl3、MgCl2、CaCl2和腐殖酸对高浊度体系细颗粒泥沙絮凝的影响

    作者:刘启贞; 李九发; 李为华; 付桂 刊期:2006年第06期

    以细颗粒泥沙为主的河口区往往存在最大浑浊带,对高浊度体系细颗粒泥沙的絮凝研究有助于了解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机制。本文通过实验研究AlCl3,MgCl2,CaCl2和腐殖酸四种絮凝剂对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浊度变化的影响,从絮凝率、絮团粒径和Zeta电位变化三方面综合分析了四种絮凝剂对泥沙絮凝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金属离子浓度增大细颗粒泥沙...

  • 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调控异重流方式初步研究

    作者:曲少军; 韩巧兰; 孙赞盈; 汪大鹏 刊期:2006年第06期

    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初期,黄河中游来的峰高、量小、沙多又不够一次调水调沙过程的洪水(在考虑水库前期可调水量之后)入库后一般会形成异重流,且出库沙量大、粒径细,因此水库应及时排出;但如果水沙搭配不好,也会使下游河道发生淤积,且呈现沿程均淤的特点;随着排沙期平均流量的增大,全下游淤积比不断减小,并可以由淤积转为冲刷。针对这...

  • 破碎波作用下粉沙悬移质浓度垂向分布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鸿胜; 李世森; 赵群; 赵冲久 刊期:2006年第06期

    通过水槽实验对破碎波作用下驴驹河粉沙和黄骅粉沙悬沙浓度的沿程分布和垂向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中发现:在波浪破碎前近底有高浓度含沙水体层,而在波浪破碎后高浓度含沙水体层消失;断面平均悬沙浓度在破碎点附近达到最大,在破碎点前,断面平均悬沙浓度沿程增大,而在破碎点后,断面平均悬沙浓度沿程减小;在波...

  •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主流线调整与水沙关系研究

    作者:王卫红; 李舒瑶; 张晓华 刊期:2006年第06期

    通过对多年河势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了主流线的调整规律。研究表明,主流线弯曲系数与汛期水量和洪水径流量成反比,与汛期平均含沙量关系不大,但与年径流量也有关;主流线弦高与汛期水量之间无明显增减关系,对于长河段平均意义而言,弦高基本稳定在1000~1500m之间,而弦长与汛期径流量有明显的正比关系;近年来,主流线弯曲系数增加,同时...

  • 长江河口九段沙沙洲形成和演变过程研究

    作者:李九发; 万新宁; 应铭; 左书华; 付桂 刊期:2006年第06期

    九段沙继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后成为长江河口第三代新生冲积沙洲(岛),为河口第三级分汉口沙洲,如今0m以上沙洲面积为126km^2,5m水深包络的面积为448.7km^2,平面外形成长椭圆沙洲。自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九段沙成为独立沙体以来,在河口水流的作用下,不断地承接上游河道推移而来的底沙,沙洲持续淤涨,0m以上沙洲面积是原始面积的3.3...

  • 四仓遥控悬移质采样器研制

    作者:陈富安; 李攀峰; 沈安文; 王庆中 刊期:2006年第06期

    为了解决水文测验工作中的泥沙采样问题,根据水下电流通信和数字脉冲编码调制原理,研制了四仓遥控悬移质采样器,实现了一次下探可采集1~4个样点的水样和无线遥控采样的目的,提高了泥沙采样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采样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为水文泥沙测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泥沙采样手段。本文介绍了四仓遥控悬移质采...

  • 植物“柔性坝”拦沙机理的试验研究

    作者:刘锋; 阎洁; 邱秀云; 周著; 侯杰 刊期:2006年第06期

    通过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植物“柔性坝”在浑水水流流态下的拦沙机理。试验是在1/150、1/100和1/50三种不同底坡条件下均对应5.09L/s、9.08L/s和13.08L/s三种流量时进行观测的。对植树坝前后单颗粒泥沙运动速度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植物坝前与坝内的泥沙淤积形态进行了分析。由试验得出,底坡越大,植物坝上游泥沙运动速度的衰减率...

  • 二维非恒定粘性泥石流运动堆积的数值模拟

    作者:胡健; 匡尚富; 徐永年 刊期:2006年第06期

    以结构二相流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二维粘性泥石流运动堆积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三角网格的有限差分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边界处理精度高的优点。针对粘性泥石流运动速度快、龙头部位前缘坡度陡的特性,简述了计算中的动边界处理及泥石流停积条件的处理方法。以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堆积试验为例,模拟了不同来流补给量下粘性泥石流的运动堆积过...

  • 嘉陵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遥感分析

    作者:李小涛; 黄诗峰; 李琳; 李纪人; 苏东升; 刘涛 刊期:2006年第06期

    嘉陵江流域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实施了“长治”工程,对包括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四大片”地区进行了有计划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本文在全国第一和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的基础上,对嘉陵江流域实施“长治”工程以来近十几年来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侵蚀面积和侵蚀总量都明显减...

  • 川江风簸碛滩河床演变及航道整治

    作者:傅华; 马耀昌; 王士毅 刊期:2006年第06期

    对川江风簸碛滩河床演变特性及碍航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风簸碛滩弯曲,分汉,左槽过于弯曲、右槽枯水水浅的特点,确定了削弱左槽,开辟顺直右槽为枯水航槽的治理措施。通过疏浚扩大航道尺度,布置整治建筑物控制河势,增大右槽枯水流量,以保持挖槽稳定。整治后,经一个水文年的水沙作用,碛头坝束流和导流的作用明显,右槽3m等深线贯通,上、...

  • 长江口入海泥沙通量初步研究

    作者:吴华林; 沈焕庭; 严以新; 王永红 刊期:2006年第06期

    将历史海图的基准面进行统一换算,采用GIS技术,实现了长江口及杭州湾DEM,作为长江口及杭州湾冲淤分析及通量计算的基础。通过百年时间尺度的大范围冲淤分析,结合泥沙动力学、沉积学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泥沙收支平衡模式,以此为基础,计算了长江河口若干重要界面的泥沙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