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业

内蒙古林业杂志 省级期刊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杂志简介:《内蒙古林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5-1072/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生态文化、特别关注、科技园地、生态扶贫、国土绿化、绿色要闻、林业百科、资源保护、卷首语、林人风采、生态旅游等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33-8221
国内刊号:15-1072/S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内蒙古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复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4361
总被引量:2053
H指数:11
立即指数:0.0049
期刊他引率:1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取得五项重要成果

    刊期:2017年第10期

    9月15日,为期10天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大会期间,各缔约方围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公约》新战略框架以及推动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和磋商,达成多方共识,取得了5项重要成果。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开启各国携手防治荒漠化的新里程碑

    作者:张建龙 刊期:2017年第10期

    23年前,国际社会达成共识,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开启了各国携手防治荒漠化的新里程碑。23年来,在公约秘书处的积极协调下,经过各缔约方共同努力,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稳步推进,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作出了积极贡献。

  • 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作者:布小林 刊期:2017年第10期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以"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为主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景和应对挑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成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里程碑。内蒙古自治区被主席誉为中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草原、森林面积均居中国第一位,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 加强组织领导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林业任务

    作者:牧远 刊期:2017年第10期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现在距年底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各地要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鄂尔多斯宣言》

    作者:焦玉海 刊期:2017年第10期

    在9月15日闭幕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鄂尔多斯宣言》。《宣言》强调了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及调动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妇女和青年参与的重要性,认可了防治荒漠化、遏制土地退化、减缓干旱、缓解沙尘暴危害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承诺加强荒漠化防治,遏制土地退...

  • 防治荒漠化 青年在行动

    作者:黄海广; 袁立敏 刊期:2017年第10期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飘,在这秋色怡人、秋风送爽的时节,鄂尔多斯市以她在沙漠中独特、迷人的绿色魅力迎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2017年9月8日,《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青年论坛在鄂尔多斯市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纪实

    作者:付新华 刊期:2017年第10期

    "天苍苍,野茫茫"是敕勒川大地的真实写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也在守护和建设着一方的水土。守护大青山、绿化大青山,是36万敕勒川儿女应尽的责任,也是土默特右旗人民的使命。

  • 多伦 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县

    作者:李明旸; 左鸿飞 刊期:2017年第10期

    6月的多伦,山花烂漫、林丰草茂,无论走到哪里,眼前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正在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县,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和初具规模的林沙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看到眼前碧水蓝天、美景如画的多伦,谁也不会将其与十几年前那个黄沙漫漫、沙进人退的京津风沙源头联系在一起。

  • 大同市湿地区划布局及分区保护措施

    作者:张利芳 刊期:2017年第10期

    湿地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湿地不仅能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洪减灾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压力的增加,湿地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 浅谈湿地文化的特征及内容

    作者:李明旸 刊期:2017年第10期

    湿地通常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肾",也有着"物种基因库"和"气候调节器"之称。自1972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公布之后,湿地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15年5月31日至6月10日在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召开的湿地公约组织第12次缔约方大会后,保护湿地、弘扬湿地文化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 崂山龙潭瀑

    作者:怦然 刊期:2017年第10期

    初见崂山,已是多年以前,那时是乘坐缆车在山中穿行,虽走马观花,但已领略到"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旖旎风光。其实,崂山有多条游览线路,此次走的是未曾到过的南线。时间的脚步已踏进了秋天,雨也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平添了丝丝秋意。乘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前行,一面紧贴石壁,一面靠着海岸线。茫茫大海被雨雾笼罩,烟波浩渺,若有"仙山"之味。...

  • 走近拜家河

    作者:李晓菊 刊期:2017年第10期

    汽车沿着蜿蜒起伏的公路缓缓而行,来到美丽的彬州小镇——拜家河,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村庄,如同一颗散落民间的明珠,静静地掩映在国道旁的斜阳里。早就听说那是一个曾经繁华了半个世纪的地方。我们一行人带着种种好奇与疑惑急急地一路寻来,希望能揭开这座古镇神秘的面纱。漫步村头,令人感动的是,所到之处均有热情与善良的村民。

  • 上阵父子兵

    作者:丁晓霞 刊期:2017年第10期

    乌磴柴达木村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西北部,与毛乌素沙地相邻,全村有5个社、402户、1003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农耕地面积5580多亩。1970年,乌磴柴达木村属于严重沙化地带,当时植被盖度仅为8%左右。当地多风少雨,常刮七八级大风,农牧民的房屋经常被沙埋,房门经常被风沙埋得打不开,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

  • 创新治安管理模式 助力林区旅游业发展

    作者:梁鹏华 刊期:2017年第10期

    一直以来,作为阿尔山林区的治安管理部门,阿尔山市森林公安局高度重视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治安管理工作,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国家森林公园派出所,专门管理景区治安工作,累计服务游客数百万人。

  • 内蒙古的沙漠和沙地

    作者:刘昕 刊期:2017年第10期

    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西南边缘,沙漠行政区划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是我国第三大沙漠,是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沙漠中还有多种药用植物,如锁阳、"沙漠人参"肉苁蓉。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每年吸引了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