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55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学、国学研究专题、语言学、现当代文学、汉字美学研究专题、随园诗词论坛——词学专题、特殊人群的语...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8-9853
国内刊号:32-1551/I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1432
总被引量:2940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7.7895
立即指数:0.0288
期刊他引率:0.9908
平均引文率:9.1799
  • 初探特定型语言障碍的分类与发展转变

    作者:张显达 刊期:2018年第03期

    特定型语言障碍患者智能、听力正常,没有精神疾病,在正常环境中成长,但出现语言发展迟缓或异常。由于这种障碍的临床鉴定是以排除障碍成因为主要手段,因此患者之间的语言能力与困难存有相当大的差异性。本文以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语言转变为纵轴,以临床语言障碍分类为横纲,从十六位语障儿童在为时两年的纵向研究中的表现,探讨汉语...

  • 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究竟是口语还是手语?

    作者:刘俊飞; 许梦杰; 杨亦鸣 刊期:2018年第03期

    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究竟应该使用何种语言,这一问题在聋教育界一直饱受争议。口语派认为,聋童能够借助读唇、残余听力、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学习口语,手语教学在语言干预中往往被排除在外。与此相反,手语派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及聋人语言和文化等研究成果,强调聋童早期学习手语的诸多益处。本文系统梳理了口语派和手语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历史,...

  • 青少年聋生的概念关系模式

    作者:李德高; 张积家 刊期:2018年第03期

    为了考察青少年聋生和健听生的分类学关系和主题关联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使用常见概念进行了两个实验。结果表明,聋生和健听生在两类概念关系的相对重要性上具有相同的模式;当判断两个项目中是否有属于分类学类别的项目时,聋生的反应时比健听生显著短,错误率显著高;当对三个项目中同时存在的两种概念关系作比较时,聋生的反应时比健听生显著长;聋...

  • 具身理论:自闭症个体词汇语义加工研究的新视角

    作者:宋宜琪; 靳羽西 刊期:2018年第03期

    语义障碍是自闭症个体语言障碍的核心问题。现有研究未能针对自闭症个体特殊的语义障碍表现开展研究,因而未能对语义障碍的原因提供有效的解释。而具身视角下的自闭症个体词汇语义加工研究将自闭症人群普遍存在的感觉运动障碍与语义障碍关联到一起,更具针对性地考察自闭症个体的语义障碍,为自闭症个体词汇语义加工研究提供新思路。

  • 从《我们》到《长路漫漫》:跨越70年的呼应——兼论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反乌托邦精神的嬗变与回归

    作者:董晓 刊期:2018年第03期

    长篇小说《我们》作为20世纪反乌托邦小说之鼻祖,其对未来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俄罗斯作家在国家乌托邦主义开始盛行之际的清醒眼光和可贵人文关怀。反乌托邦思想是白银时代文学的延续,是俄罗斯文学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传统的延续。然而,这种反乌托邦精神在随后的苏维埃时代里不断地遭到变形与扭曲,使人文精神在苏联时代的许多作品中丢失了。随着"解...

  • 意义的增值:论《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死亡”结尾

    作者:王苇 刊期:2018年第03期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以其作品鲜明的政治倾向、对极权政治的尖锐揭露在世界文坛声誉极高。其代表作《一九八四》刻画了以温斯顿·史密斯为代表的试图反叛极权、追求自由与希望的个体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最终走向毁灭的抗争过程。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使人不禁追问:温斯顿是否遭受了枪决?作品的结尾对把握整部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实现艺术效果...

  • 历史的共鸣与黑色乌托邦写作——王小波的未来小说与《1984》

    作者:孟欢 刊期:2018年第03期

    奥威尔在《1984》中对极权乌托邦的描绘切中了王小波所经历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的种种乱象,与此同时,王小波与奥威尔同样经历了理想的受挫,这些使得王小波很快认同并接受这部作品。在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文学传统的基础上,王小波的未来题材小说选择了与奥威尔相似的黑色乌托邦世界架构,并同样展示了权力施加在人的肉体与思想之上的双重规训。...

  • “韵”在齐梁时期的文学呈现

    作者:韩伟 刊期:2018年第03期

    "韵"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概念,齐梁时期是这一概念产生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应用。"韵"最初肇始于音乐领域,齐梁时期经沈约、刘勰、钟嵘等理论倡导和批评实践,其美学内涵更为丰盈,音乐之"韵"与美学之"韵"彼此互渗,成了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首要标准。与此同时,音乐之"韵"也逐渐成了美学之"韵"的基本构件。齐梁时期这一特殊的审美倾向,...

  • 明人对柳宗元诗风的阐释深化

    作者:王明霞 刊期:2018年第03期

    明人对柳宗元诗歌风格的体认和阐释在前代所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胡应麟"清峭"说、陆时雍"哀怨"说及许学夷"沉郁"说的提出,突破了宋元以来围绕陶、韦、柳展开的既定论域、论见,开掘出柳诗多元的审美特征。其二,明人对韦、柳诗风异同的辨析也趋向深入。胡应麟视韦、柳为清远诗风的代表,但更侧重柳、韦诗风...

  • 张炎游霅川、毗陵词考述——兼论周密晚年归隐吴兴事

    作者:孙虹 刊期:2018年第03期

    文章通过对张炎入元后漫游浙江西路时,在江阴、吴兴、常州、宜兴等地相关词作的勘比,首次考证出张氏大德七年(1303)游霅川,大德八年(1304)游毗陵的史实;又通过张炎赠周密的三首词作,确证周密晚年归隐家乡吴兴;张炎在霅地时,周密已经七十二岁。因此,夏承焘先生关于周密卒于大德二年(1298)、得年六十七岁的结论有误差。

  • 清初论词词繁盛成因分析

    作者:张仲谋; 薛冉冉 刊期:2018年第03期

    论词词由过去的六义之附庸到清初之蔚为大观,从过去词学批评中偶尔一见的表述方式到清代成为与词话、词集序跋并驾齐驱的一种词学批评样式。清初论词词繁盛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与清初词的繁荣同步发展,二是与清初词学的复兴同步发展,三是与清初词人间交往的活跃程度同步发展。清初论词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评论范畴,成为词人之间相互怜惜...

  • 王紫稼考论

    作者:赵杏根; 王贵宝 刊期:2018年第03期

    苏州知名艺人王紫稼,顺治八年(1651)到北京谋求发展,未遂心愿而落寞数年,顺治十一年回苏州,十三年秋到次年春之间因事被杀。王紫稼与钱谦益等"江左三大家"关系较为密切,成为他们对明、清王朝复杂感情的寄托者。清初,东南绅士势力仍然强大,王紫稼被杀,是清廷打击东南绅士这一战略实施的前奏。

  • 与“新民歌运动”始末

    作者:葛恒刚 刊期:2018年第03期

    "新民歌运动"是1958年以倡导为起点,进而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对新民歌选本《红旗歌谣》的批评是"新民歌运动"的转折点,1959年3月郑州会议上的谈话则预示着"新民歌运动"的落幕。早年在北大的经历,革命生涯中关于民歌运动的实践,以及关于新诗建设问题的思考是"新民歌运动"得以发生的重要前提,而对新诗建设问题思考地不...

  • “文学依然神圣”——陈忠实中短篇小说论

    作者:李伟 刊期:2018年第03期

    陈忠实的中短篇小说见证了其文学观念转向与艺术技巧探索的成长。其在文学萌芽期、成长期、"白鹿原"文学期、新世纪的"余温"期的中短篇小说,各自呈现出作家不同时段的文学思考动态。陈忠实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由书写真切的"生活体验"转向深层的"生命体验"的质变飞跃;从遵从现实主义的"人物典型"延伸向内在"文化心理"的技巧突破;小说的...

  • 万夏的《本质》:文化的连拱廊与跨界的赝品反讽

    作者:余夏云 刊期:2018年第03期

    作为80年代后半的创作,万夏的《本质》一诗,以生命为主题,呈现了时代变动多音的特质。表面上,诗歌虽极力回避朦胧诗式的大写声调,采用个人化的表述,但其游移不定、自我否定的中年特征,却又恰好暴露了全知的启蒙视角并未退场,且还吊诡地融入了传统文人感伤逸乐的传统。这种背反式的存在,在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中,得到了强化。翟永明对诗歌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