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55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学、国学研究专题、语言学、现当代文学、汉字美学研究专题、随园诗词论坛——词学专题、特殊人群的语...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8-9853
国内刊号:32-1551/I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1432
总被引量:2940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7.7895
立即指数:0.0288
期刊他引率:0.9908
平均引文率:9.1799
  • 怨恨与辩解:兄弟失和情绪的隐晦表达——鲁迅《颓败线的颤动》新论

    作者:黎保荣 刊期:2017年第03期

    《颓败线的颤动》写于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决裂大概一年之后,这是鲁迅当时情绪的一种隐约的折射。本文以细读法和文史互证为方法论,以怨恨与辩解为中心,指出整篇文章以一种非常曲折的、迂回的方式,传递出鲁迅对周作人背叛的怨恨情绪,同时也可能传达出鲁迅无意中犯有一定过错的辩解情绪,而怨恨情绪的合法性是建立在辩解情绪的合法性之上的。本文之所...

  • 汪曾祺作品中的“猫”意象

    作者:高兴; 夏正娟 刊期:2017年第03期

    汪曾祺作品中的猫与男性、女性的关系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评价。其中,“丽人”与“猫”相互关联的意象反复出现,成为“美”和“人性”的象征。“猫”作为象征载体和叙事符号,体现了汪曾祺对人性本真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理想的追求。

  • 从言象思辨到写作返乡——韩少功的言说之道

    作者:彭成广 刊期:2017年第03期

    作家韩少功经历了从言象思辨到身体力行的写作返乡之路,他所关注的是言说什么、如何言说、为何言说乃至如何生存等根本问题。如《马桥词典》试图表明,语言与人具有内在的本质关联,不同的言说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生活样态,为了避免更多的误解与遮蔽,必须以理解对方的话语为基础。《暗示》则立足生活经验,集中揭示了言与象的复杂关系及在生活中不平衡...

  • “文学豫军”的乡土权力书写

    作者:江涛 刊期:2017年第03期

    乡土文学从产生到后来整个二十世纪的辉煌,就一直关注着乡土社会的演变和演变过程中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新时期以来迅速崛起的“文学豫军”,由于雷同的乡土经验和中原王都文化的潜在影响,他们的乡土书写,十分关注乡村权力关系,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

  • 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文备众体”

    作者:刘霞云 刊期:2017年第03期

    “文备众体”是中国小说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自唐至今一直存在。以古典小说的“文备众体”为借鉴,梳理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备众体”的状貌,研讨其在传统基础上所做的拓展并探究成因,体味当代长篇所蕴含的时代文化精神。

  • 陶渊明王弘交游新考

    刊期:2017年第03期

    大约元兴三年(404)闰五月,陶渊明东下京口,出任刘裕镇军参军。同一时期,王弘也在刘裕幕中,二人应在此时相识。史籍中,王弘于义熙末“欲识之(陶渊明)”的记载应予以否定。因政治态度不同,陶渊明于义熙末年拒绝征聘,且不愿与任江州刺史的王弘相见,即史籍所言“不能致也”。王弘设计于半道拦截后,陶渊明在谨守遗民节操的前提下,与之保持着私人...

  • “拔刺报恩”故事的印度渊源与发展演变

    作者:蔡苡 刊期:2017年第03期

    “拔刺报恩”是“感恩的动物”类型故事下的一个亚型。在中土,该故事首次出现在刘宋时期的小说《异苑》中,但其源头却可追溯到南传《本生经》中的《无私心本生谭》。在玄奘西行之后此一故事开始盛行,并与佛经中的“雀王拔骨”故事相互攀附与嫁接,逐渐分化为“为象拔刺”和“为虎拔刺”两个类型。文学家利用此一故事作创造性的改编,使其具有戏谑...

  • 方干诗歌清奇雅正的特色

    作者:马路路; 单芳 刊期:2017年第03期

    镜湖隐士方干,幼有清才,行吟醉卧,于晚唐纤靡诗风中独创诗艺,名著于江南。其诗意象丰富,意境澄明,题材广泛,以酬赠诗、山水诗、禅院诗、送别诗为多。方干诗歌创作求奇巧、尚雅正,江南隐逸生活促使其形成了清丽脱俗的诗歌风貌,具有清奇雅正的特色。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清奇雅正派”之升堂中七人之首。

  • 宋人张昪行实考

    作者:黄盼; 王兆鹏 刊期:2017年第03期

    北宋仁宗、英宗两朝名臣张昪(992-1077),字杲卿,阳翟人,言其名张昇,字果卿,韩城人皆误。

  • 论恽敬古文的“峭洁”——兼说“从子家入,由史家出”的文学意义

    作者:黄卓颖 刊期:2017年第03期

    清代阳湖派中,恽敬与张惠言齐名,但二者的文风并不相似。张惠言以“瑰丽”、“渊雅”称,恽敬则以“峭洁”为主。后者“从子家入,由史家出”,取《史记》之“洁”、法家之“峭”,在“义法”的统摄和粘合下,融铸生成“峭洁”。它以追求凌厉的辞气、尖锐斩绝的力度、深窄的文境与意旨、气体的省净纯洁为主要美学内涵。在碑志文中,恽氏又自觉地将史体...

  • 新世纪以来西方生活美学的内部论争及其反思

    作者:田军 刊期:2017年第03期

    新世纪以来西方生活美学的内部论争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在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上形成了以凯文·梅尔齐奥尼为代表的限定性路径与以托马斯·莱迪为代表的扩展性路径之争。二是在日常生活审美经验的生成模式上形成了以莱迪为代表的超常模式与以斋藤百合子、雪莉·欧文和阿托·哈帕拉为代表的平常模式之争。三是在艺术与生活美学的关系上形成了以...

  • 宗白华与卡西尔:以意境为核心的考察——兼向罗钢教授请教

    作者:柯伟 刊期:2017年第03期

    意境是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罗钢教授认为宗白华是在接受卡西尔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意境理论,这一观点存在可商榷之处。宗白华的形式理论与卡西尔思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实际考察中没有发现宗白华吸收卡西尔思想的直接证据。宗白华等20世纪美学家对西学的借鉴、融合、改造、创新为我们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 论空间叙事的形式及伦理意义

    作者:刘保庆 刊期:2017年第03期

    空间叙事不仅是一种形式技巧,还具有伦理意义。根据空间叙事的不同内涵,空间叙事的伦理指涉各有不同。空间叙事伦理意义的实现,在传统古典小说中更多表现为读者对小说伦理的认同和体验,在现代小说中表现为文本空间叙事和读者生存空间的“对话”,具有改变现实社会空间的伦理指向性。

  • 朱自强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批评

    作者:侯颖 刊期:2017年第03期

    朱自强作为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家,极力倡导“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他以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为参照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所谓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大胆批评,由此拓宽了儿童文学研究视域,并以现代儿童观为原点,探索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思想文化资源的多重可能。

  • 乔伊斯的名字和鬼魂:《尤利西斯》的自我意识

    作者:张治超 刊期:2017年第03期

    乔伊斯在小说《尤利西斯》中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极富个性的解读。这种解读揭示了莎士比亚个人生活和戏剧创作之间的联系,还启发了乔伊斯在作品里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鬼魂来彰显作者的存在与作品的虚构本质。通过这些方式,乔伊斯构筑了《尤利西斯》的自我意识。这是自我批评进而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尝试。因此,可以说《尤利西斯》是现代主义打破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