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55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学、国学研究专题、语言学、现当代文学、汉字美学研究专题、随园诗词论坛——词学专题、特殊人群的语...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8-9853
国内刊号:32-1551/I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1432
总被引量:2940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7.7895
立即指数:0.0288
期刊他引率:0.9908
平均引文率:9.1799
  •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作者:刘梦溪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晚清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中,1894-1895年的中国甲午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关节点.在文化传统中,信仰和崇拜的因素很重要.在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与文化传统的流失和重建问题上,又有着"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破坏和发展问题,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是学问与知识的清理,六、七十年代的反传统,则是无知者对传统的毁坏.近代以来的批判传统及...

  • 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关于弗洛伊德学说与马克思理论比较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汪正龙 刊期:2004年第01期

    作为两种关于人生、社会与历史的总体观念和解释模式,弗洛伊德的学说与马克思的理论形成了潜在的对话关系,这为对二人进行联系比较提供了可能.西方学术界结合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大致有从外到内的三种模式:方法与命题比较、原理置换和深层学术融合.二十世纪结合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大多数尝试存在着一边倒的情况,即偏向于用弗洛伊德的某些概念、命题...

  • 中国文学史编写问题三人谈

    作者:宁宗一; 李修生; 赵义山 刊期:2004年第01期

  • 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艺术品性——对卡西尔语言生成论的一种解读

    作者:谢冬冰 刊期:2004年第01期

    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是名称,名称最早产生于直觉的聚合.在人类的神话阶段,人们对神的崇拜实质上是对神的名称的崇拜,因为各种神灵的本质只是一种只有能指而没有所指的虚构.早期人类意识中的隐喻思维对名称的产生起了关键的作用.所以,语言生成的初始过程不是一个逻辑化的过程,而是一个诗性思维的过程.

  • “和而不同”与中国比较文学

    作者:孟庆枢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中国比较文学理论问题的争论、探讨中,有的学者视"和而不同"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文化策略,也有的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本文阐述"和而不同"在中华文化中贯串始终,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策略.不管近代以来我国文坛批评话语尚有多少问题,它仍是我们今后承继的起点.同时,"和而不同"在方法论上亦有它的独特价值.

  • 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的文化观照

    作者:汪介之 刊期:2004年第01期

    本文描述了俄罗斯侨民文学三次浪潮各不相同的形成背景和生存状态,经由论述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文学成就,力图揭示出这一文学的文化意蕴,并就此提出关于政治风云变幻与文学发展的关系、文学史家应当如何看待'非主流'文学、流亡文学的'边缘性'等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 2O世纪东方戏剧轨迹

    作者:廖奔 刊期:2004年第01期

    20世纪西方戏剧的东渐,既促成了东方传统戏剧的裂变,又带动了东方新型戏剧样式的产生和发展。东方戏剧所面临的困惑是如何在文化的变迁中保存自己的东方特色。

  • 戏剧的写实主义——由文艺复兴肇始的戏剧美学观

    作者:刘彦君 刊期:2004年第01期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化理性主义的兴起,导致西方戏剧在逼近生活真实的路子上迈开脚步,逐步确立了建立在求真原则基础上的写实观,而与东方戏剧原则拉开距离.

  • 穿越影像的时空——瞻前顾后第五代

    作者:杨玉杰 刊期:2004年第01期

    第五代导演用自己的实践为中国电影发展树立了-座重要的里程碑.他们在掀开电影史崭新一页的同时,也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时至今日,电影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济效益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来,中国第五代导演开始了对个性追求和票房效应的探索与思考.

  • “旧形式”与“新演剧”——论中国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朱卫兵 刊期:2004年第01期

    中国左翼戏剧大众化运动有着丰富的内容.一是在如何解决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二是对待中国传统戏曲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三是去掉了固守'爱美剧'的洁癖,使左翼戏剧'职业化',进入文化市场,从而掀起了新的演剧浪潮,为中国现代戏剧步入繁荣期唱响了前奏曲.

  • 影像抒写的诗篇——“诗散文电影”审美特性初探

    作者:朱洁 刊期:2004年第01期

  • “曹禺模式”的先天缺陷——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吕冰心 刊期:2004年第01期

    曹禺的剧作洋溢着生命的诗意,他以一种"青春型"诗人的创作感觉来创作话剧作品,使得作品在具有某种青春与生命冲动的奇异的力之美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先天缺陷,即女性生命的辉煌、张扬与男性的困顿、委琐、苍白而使人物设置呈现出"失衡"状态.同时,女性角色自身的脸谱化倾向也削弱了角色的蕴藉性.在作者男性偏狭视角关照下的女性形象似乎有着"先...

  • 文学与法律之间——以《白毛女》的文本演替为例

    作者:余晓明 刊期:2004年第01期

  • 宋明诗学的流变与王夫之诗学的理论品格

    作者:陈文新 刊期:2004年第01期

    宋代主流诗学是以理性为基点建立起来的,逻辑、知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自然科学和思辨哲学的长足进展为前提,宋人保持和发展了对"理"的持续不已的兴趣.所谓"理",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思想、日常情理和与之相关的表达方式.与宋人推崇理性有别,明代主流诗学关注的则是有关诗歌创作的经验.七子派相信,汉魏和盛唐的艺术实践完美地遵循了某种艺术...

  • 从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到贾宝玉的“遮天大王”

    作者:梁归智 刊期: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