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豆

南国红豆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南国红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61/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剧坛谈艺录、急急风、旱天雷、雨中行、怀旧、龙飞凤舞、五音恋弹、大开门

主管单位: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主办单位: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6-2637
国内刊号:44-1161/J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426
总被引量:352
H指数:5
  • 青年评论家要敢写想写能写

    作者:马也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是搞戏剧的。我感觉,目前的中国戏剧,外表热闹繁华,可能内里仍不免存在困顿和贫穷,一些问题并没有过去.这是很值得深思的。我朦胧地感觉到,今天中国戏剧的面貌,如果说繁荣的话,很大程度上,是被戏剧评论造就的:换一句话说,目前中国戏剧的大好河山是在戏剧评论的基础上建构的。

  • 剧目主题“鲜明集中”的艺术悖谬

    作者:李才雄 刊期:2018年第05期

    以主题思想的“鲜明集中”,对文艺作品特别是戏剧作品进行艺术衡量和质量标榜,至今还是一个相当流行的做法,诸如说反腐倡廉主题、爱国主义主题、坚守诚信主题、舍己为民主题……这类可以用概念明确表述出来的作品主题,可谓鲜明集中一目了然。但创作实践证明,文艺作品一旦追求这种概念性主题的集中体现,作品的艺术性往往就要被打折扣了,舞...

  • 茂名粤剧的“盛世风云”——对话茂名市粤剧团李世晓董事长与李晓东总经理

    作者:杨迪 刊期:2018年第05期

    前言 8月11日,茂名市粤剧团出品的《盛世风云——李世晓粤剧艺术专场》在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上演。这台晚会展示了李世晓从艺三十年以来塑造的经典角色,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茂名市粤剧团近年的发展状况。在广州的四天,茂名市粤剧团用《盛世风云——李世晓粤剧艺术专场》《双枪陆文龙》《燕归人未归》《潘茂名》四场演出连接了传统与现代、传承...

  • 听民意 出好戏——关于市民进剧场观看粤剧演出的调查报告

    作者:落花生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们是一群文学与传媒专业的本科生,因爱好粤剧艺术而组成团队。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一次关于粤剧观众市场的调查实践,了解市民群众进剧场观看粤剧演出的真实状况及态度,以发现当今粤剧演出市场存在的利弊,试图探讨推进粤剧基层演出惠民的可行之道。

  • 西秦戏与粤剧,古腔为媒汇香江

    作者:钟哲平 刊期:2018年第05期

    2018年8月3日至5日,香港中国戏曲节,连续三天在香港高山剧场上演《西秦戏与传统粤剧联篇演出》。两个剧种同台演出,剧目相近,表演各有异同,均以古腔演出,别开生面,香港观众在大饱眼福之余,也了解到一些广东地方戏曲的发展历史。

  • 略谈传统剧目的改编策略——从《白蛇传》的改编说起

    作者:王思伟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一、略考《自蛇传》版本与评述 《白蛇传》为戏曲传统剧目,其故事最早见于;马梦龙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和小青分别为白蛇精和青鱼精所变。民间古戏本《白蛇传》源于1771年方成培根据梨园抄本改写的《雷峰塔传奇》,全本共三十四出,分别为“开宗、付钵、出山、上冢、收青、舟遇、订盟、避吴、设邸、获赃、...

  • 《大唐胭脂》:吐尽“紫钗”不平事

    作者:云殇 刊期:2018年第05期

    《大唐胭脂》是香港编剧李居明的早期剧目,原先由香港的粤剧团演出,近日由广州粤剧团重排再演。李居明的戏向来个人风格显著,充满奇幻想像,非常具有上个世纪“粤语残片”的“港昧”。闻说此剧乃是按“紫钗记前传”来编写,我带着好奇走进剧场,意外发现人物情节其实颇有意思,连看数场,竟有点欲罢不能。

  • 苦练·勤思·远眺——2018广东粤剧院青年演艺大赛观后感

    作者:思琪 刊期:2018年第05期

    d赶上一个好时代,奋斗可以改变命运。抒写奋斗的故事,不仅在高考考场,还在粤剧舞台之上。这一群年轻人真了不起!是我发自内心的惊喜和赞叹,或许也是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因为掌声和欢呼声总能使人心潮澎湃。但无可否认的是,不论状态如何,每一位参赛者都在舞台上竭尽全力。他们因奋斗而自带光环!

  • 朱红星:用信念留住每一个机遇

    作者:刘思琪 刊期:2018年第05期

    西湖畔,断桥边,千载情缘一线牵;牵线者,解人意,琴心剑胆总相宜。虽无白莲的清高雅洁,却有茉莉的素净温纯;恩怨分明,直率果决,忠心耿耿重情义……一个随着白蛇传说流播千年的艺术形象,早已扎根于戏曲观众的脑海当中。

  • 完美的艺术家是怎样炼成的——简述黎佩仪的艺术人生

    作者:何梓焜 刊期:2018年第05期

    黎佩仪是粤曲正宗子喉骨子腔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粤剧和粤曲虽属不同的艺术品种,然而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互相渗透,交织一起。即使要区分,也应承认,戏曲和曲艺都是岭南文化的艺术瑰宝。正如王建勋老师说,在黎佩仪的子喉骨子腔表演中“使伶腔唱工与粤剧表演冶于一炉”。

  • 《昭君》名曲姐妹篇

    作者:潘邦榛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一看这个题目,不少戏迷曲迷大概都会想到,本文要谈的,就是为人们敬爱的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的代表作《昭君出塞》和《昭君塞上曲》。是的,近期因工作需要,我又重温了女姐的这两首名曲。听过不知多少回了,如今再细作品味时,真的仍是那样的兴致勃勃,仍是那样的激动不已,仍是那样的深受启迪!

  • 沉龙脱渊记——我的回忆录(节选三)

    作者:吴建邦 刊期:2018年第05期

    (八)新时代的机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被长期压抑、要摆脱贫穷落后、全力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愿望和热情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广东粤剧又进入空前的繁荣期。秋萍适逢其时,在粤剧舞台上如鱼得水,表演艺术得以充分发挥。她与陈笑风主演《宝莲灯》《绣襦记》;与吴粉超主演《春草闯堂》《拷红》(1980年,她带着这四个戏,随剧团先后到新...

  • 薛马争雄谁更雄

    作者:那戈 刊期:2018年第05期

    20世纪三十年代,省港粤剧舞台群伶竞逐,薛马争雄,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比如我剧团演出《一捧雪》,你剧团则演出《二度梅》或《二进宫》,他剧团必演出《三官堂》;继之我剧团又演出《四进士》,你剧团则又再演《五子登科》,他剧团又必再演《六月雪》……一个个比演下去,直至将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和新江湖十八本等传统戏演完。

  • 粤剧史话打油说

    作者:鲁陈 刊期:2018年第05期

    粤剧发端非发源,文化没有发源地。 兴起旺盛为发祥,佛山称之无不对。 八和非是翕八方,仅此只合我一方。 人字分开就是八,广府戏行定要和。

  • 《大唐胭脂》构筑唯美“紫钗记前传”

    作者:瑶瑶 刊期:2018年第05期

    8月3至4日晚,由新光中国戏曲文化出品,广州粤剧团全新打造的大型新编粤剧《大唐胭脂》在江南大戏院成功上演。并于8月9日至12日移师香港,在香港新光大戏院一连演出了四晚。粤剧《大唐胭脂》是继《蝶海情僧》及《金玉观世音》后,香港粤剧编剧李居明的第三个粤剧剧本,曾于2011年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