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豆

南国红豆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南国红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61/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剧坛谈艺录、急急风、旱天雷、雨中行、怀旧、龙飞凤舞、五音恋弹、大开门

主管单位: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主办单位: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6-2637
国内刊号:44-1161/J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426
总被引量:352
H指数:5
  • 复排《审死官》,重启老戏宝藏之密匙

    作者:钟哲平; 张霖 刊期:2017年第02期

    “审死官”是一种什么官? 这个称呼,恐怕要用地道的粤语语法才好理解。审死官不是一个官,而是一件棘手的案子,一个很难对付的状师,把审案的官老爷都要为难死了。“审死官”,用粤语来说就是“审到咽个官都要死了!”

  • 彭炽权的成功对佛山粤剧发展的启示

    作者:王思伟 刊期:2017年第02期

    彭炽权从艺50余年,塑造了一系列令人津津乐道的舞台形象,其中既有《赵子龙催归》《潞安州》等传统戏中穿靠插旗威风凛凛的大将,又有《顺治与董鄂妃》《铁血红伶》等新编历史剧中演绎铁汉柔情的帝王英杰,还有《倾国倾情》(又名《李清照前传》《李清照新传》)《金石牡丹亭》等新派情幻剧中亦庄亦谐的佛印、判官,近年来,他又转战至电视荧幕,在电...

  • 粤韵萧瑟,伊人消瘦——当下广州粤曲茶座职业表演群体现状调查

    作者:吴子涵; 钟钰铃 刊期:2017年第02期

    前言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最早的口岸城市,以其开放性、商业性特质,孕育了丰富而多元的南国红豆——粤剧,也催生了与广府茶楼相结合的音乐商业实体——粤曲茶座。作为一种边喝茶边听粤曲的消遣方式,粤曲茶座从清朝同治年间就出现在广州西关,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据资料记载,粤曲茶座的表演一度非常的火爆,在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间后,广...

  • 春风十里,迎来春班好戏连台

    作者:文瑶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丁酉年正月初二(2017年1月29日),广州粤剧院春班演出正式开锣。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戏不成年”。“过新年,睇大戏”是广东群众春节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目之一。从大年初二至年二十三的22天的内,广州粤剧院的两个剧团逾150人将马不停蹄,分赴东莞、茂名、湛江等地,演出近50场,为群众送去连台好戏,让基层戏迷一饱眼福。

  • 广府艺术走进英伦——记2017广州文化周·欢乐春节英国行

    作者:谭碧瑶 刊期:2017年第02期

    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也是华人圈里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英国伦敦,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已然逐渐融合成为当地主流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亚洲之外海外最盛大的春节庆典。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黄斌处长带领广东省木偶剧团和广东音乐曲艺团组成的广州艺术团于2017年1月26日至2月10日携“2017广州文化周——欢乐春节英国行”巡回演出...

  • 红豆生南国:粤剧与广府文化

    作者:罗丽 刊期:2017年第02期

    广府文化,是指广府民系的文化。按照陈泽泓的概括:“广府文化是以使用粤方言为语言特征,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周边的粤西、北部地区的民系文化。”1“民系”的概念由史学家罗香林最早提出,用于指称“民族里头的各个支派”。如汉族这样庞大的民族,会因为环境和时代的变迁,逐渐分化出有所分别的派系,随着迁移的不同途径,以及到...

  • 《困石牢》与“虾腔”

    作者:朱伯铨 刊期:2017年第02期

    “已是樊笼鸟,展翅扑飞难……”这是著名编剧家陈冠卿编写的《红梅记》一剧里男主角裴舜卿“困石牢”那场戏的主唱段,这首曲以“反线二黄板面”开始,虾哥罗家宝在他的《艺海沉浮六十年》一书中,也提到他在被关押时对这段唱词深有体会。

  • 老树新葩 尤显生机——评粤剧《梅花翘》

    作者:华永建 刊期:2017年第02期

    春节前夕,由广州粤剧团演出的新编粤剧《梅花翘》,其中生动感人的情节、精彩纷呈的粤剧表演和优美的舞台呈现赢得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梅花翘》由年轻作者曾志灼担任编剧。曾志灼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后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多年来他一直在研究观众的审美心理,一直在研究怎样才能写出为观众所喜欢看的戏。

  • 勇猛精进 骏采驰声——访中国第二十五届“梅花奖”得主黎骏声

    作者:谢纳新; 邓海涛 刊期:2017年第02期

    黎骏声,著名粤剧文武生,国家一级演员。从艺三十五年来,参演过《搜书院》《贼王子》《苦凤莺怜》《西厢月下情》《花染状元红》《钟无艳大破棋盘阵》《范蠡献西施》《白蛇传》《六月雪》《鸳鸯剑》等经典剧目,并于近年主演了新创作的《三家巷》《花月影》《碉楼》《汉高祖刘邦》等粤剧。黎骏声戏路宽广,文武兼修,主攻生角行当,塑造了多个舞台人...

  • 陈映荷印象记

    作者:萧柱荣 刊期:2017年第02期

    我与陈映荷相识较迟,因相见不多,相知自然尚浅,但她给我的印象颇为特别。 2014年某日,我在一个私伙局里初遇陈映荷,并与她合唱一曲《情赠茜香罗》。她唱琪官,一开口的两句“南音”,即让我感觉到充耳的是一串阳光少年艺人愤懑不平的怨歌。顿时,我要演绎的贾宝玉愤世疾俗、同情弱势、无奈、自疚的情感被撞击了出来。我很庆幸,遇到了一位能用心用情...

  • 南音如水,倒影出旧广州的水城记忆

    作者:钟哲平 刊期:2017年第02期

    广州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车水马龙,华厦林立。 百年前,广州还是一个水网交错的水城,两岸既有商贾贸易之繁荣,亦有香花妙韵之悠闲。 这般景况,依稀如梦。 想领略晚清广州的蜿蜒与生趣,可在广府南音、粤讴的婉转文词中寻找。

  • 江太史诗耐人寻味——关于薛觉先

    作者:那戈 刊期:2017年第02期

    近日,从广州《文史纵横》2016年第3期读到晚清进士前翰林院编修江孔殷(人称“太史公”)的一首题咏粤剧名伶薛觉先的七律诗,堪赞立意明确,用词精妙,解了我心中近期来对所谓“南薛北梅”或“北梅南薛”之说的疑惑,真真爽哉快哉!

  • 融诗词入曲 扬虾腔韵味——赏析《再进沈园》

    作者:潘邦榛 刊期:2017年第02期

    著名粤剧编剧家、音乐家陈冠卿(卿叔)的呕心沥血的力作《梦断香销四十年》,已成为多年来省港澳乃至海外众多粤剧团体争相排演的一出经典名剧,剧中流传最广的靓曲,当数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虾哥)主演的主人公陆游于尾场独唱的《再进沈园》,它也成了不少演唱晚会和粤曲赛事中选唱的“热门曲”。

  • 多少功夫织得成——我对粤剧表演和塑造角色的体会

    作者:岑海雁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戏行内,流传着一句俗语:三年出一个状元,十年难出一个名角,意思是过去每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最后总会有一位应试者能状元及第,但十年的光阴未必能造就出一位出色的伶人。以前自己阅历尚浅,对此俗语没有深入的体会,但考入粤剧学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老师们的引领下打下“四功五法”的表演基础,毕业后步入广东粤剧院,再经过这三十多年在...

  • 逢冬隔世共“解心”

    作者:陈仲琰 刊期:2017年第02期

    逢冬至,我心却似逢春,庆幸自己还能向前辈学习和实践唱腔设计,隔世纪传吟《粤讴解心》。 在2016年12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广州中山大学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策划的《古调解心汇羊城》演唱会。演出既展现了音乐大师梁以忠整理传统“八大曲”的功绩,更将其《唐宫绮梦》《明日又天涯》《重温金粉梦》等首本名曲搬演。我当晚与李月玲老师对唱《重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