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杂志简介:《南方文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4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绿色批评、理论新见、艺术时代、南方百家、现场、当代前沿·百年叙事、译介与研究、当代前沿_新世纪20年文艺、点睛 批评论坛·新南方写作、...

主管单位:广西文联
主办单位:广西文联
国际刊号:1003-7772
国内刊号:45-1049/I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4
复合影响因子:0.37
总发文量:2564
总被引量:6062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7.7187
立即指数:0.0157
期刊他引率:0.9474
平均引文率:6.9476
  • 《南方文坛》2011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刊期:2012年第01期

    由作家和评论家王彬彬、李敬泽、吴义勤、张燕玲、陈建功、孟繁华、阎晶明(以姓氏笔画:为序)组成的评委会,从编辑部初选15篇年度论文中,经过独立审读,以邮寄投票方式评出以下6篇获奖论文(以得票多少排序):

  • 今天依然不能绕过的鲁迅——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作者:郜元宝 刊期:2012年第01期

    一、试图绕过鲁迅的两种倾向 2011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各地照例(或破例)都有一些纪念活动。每逢这样的时候,我总在想,其实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纪念的。这话说来蹊跷,但事实如此,因为许多所谓纪念,不过勉强做点应景文章,实际倒巴不得早点绕过了事。

  •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关于张承志及亚非作家会议的思考

    作者:郭春林 刊期:2012年第01期

    引言 我无意在一篇短短的小文中讨论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虽然这两个词在当下的语境中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关系。一方面,民族主义成为民族国家强盛的宣传和动员的或隐或显的意识形态,成为对抗西方经济霸权、技术霸权、军事霸权及由此形成的政治霸权的有效策略和手段,有时候又被:之化保守主义所征用,成为抵抗西方文化帝...

  • 穿越的悖论与暧昧的征服——从网络穿越历史小说谈起

    作者:房伟 刊期:2012年第01期

    不可否认,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了一个庞大的、却看不见的“巨怪”。它来势汹汹,似乎不可阻挡,却又不可捉摸。支持者看到技术进步的新优势,否定者将之贬斥为传媒经济的垃圾。然而,值得关注的,不仅是这些作品是不是垃圾,且是这些作品由何而来。中国网络文学为何呈现出这种独特形态?这一切却鲜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李季先生对网络穿越文学的批评...

  • 面向人心的挑战--房伟的批评兼及当代批评伦理的重建问题

    作者:吴义勤 刊期:2012年第01期

    我们现在很容易指责文学批评,正如我们很容易指责中国文学一样。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一起,正在被这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边缘化,成为一对“互相鄙夷”又“互相倚靠”的难兄难弟。主流的声音依然强大,文学批评“似乎”还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 送君一把金座椅

    作者:王方晨 刊期:2012年第01期

    去年,我来济南工作不久,房伟君即邀我去为他的学生们讲课。我虽也是教师出身,无奈退下讲台多年,又害口腔溃疡,若要我长篇大论地说足两堂课,心里不大有把握,况且房伟又是非同一般的老师。房伟看出我的犹疑,随即诱劝,可以谈谈创作体会,让学生感性地了解文学……而这确实有现场观赏牛马生仔的意思。

  • 文学批评的语境与伦理——第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纪要

    刊期:2012年第01期

    周立民(上海作协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今天上午的会议现在开始,“今日批评家”论坛是第二届了,好像每一届外面都下雨,是不是批评家承载的职能就是把创作的火焰熄灭呢,或者我们今天把雨变成油,把火焰烧得更旺?!今天上午主要议程:一是主办方代表介绍论坛的宗旨和筹备情况,二是直接进入主题讨论;下午研讨科幻文学及韩松作品,明天上午...

  • 科幻的异境与文学的歧途——韩松《地铁》研讨综述

    作者:吴岩 刊期:2012年第01期

    2011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头。这一年,中国的高铁突破时速四百公里后在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的速度上投入全面运营。不到半年,一次发生在浙江的强烈碰撞,破灭了这个由高技术营造的繁荣幻境。紧接着,北京广州的两处电梯事故之后,上海地铁又不经意地“轻度追尾”,再次让人们怀疑起多年来信仰着的、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信条,即便是此后天...

  • 鬼蜮里的漫游者——韩松及其写作

    作者:贾立元 刊期:2012年第01期

    随着《三体》的热销,刘慈欣带动了公众和学界对科幻的热情,而常常与这位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一起相提并论的韩松也目渐引起关注。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上,与会的“主流”青年批评家们对韩松的科幻小说给予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我以为,韩松的写作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予以把握。换言之,就不能单独地对待他的某一部或某一类作...

  • “强度”的文学及其相关问题——以韩松《地铁》为例

    作者:陈思 刊期:2012年第01期

    韩松的《地铁》,其直观的感受是“有劲”、“狂躁”或者“强烈的”(intense)。它的文体暴烈、不羁而破碎,咀嚼起来甚至如带着绝望的沙砾。面对这样的作品,批评家必须要回答如下的问题:这种风格的内在原理是什么?同时,作为并不成熟的技术,它具有怎样的内在局限?最后,这样的文学实践,其意义何在?

  • 如何批判技术异化——读韩松《地铁》

    作者:康凌 刊期:2012年第01期

    《地铁》:主题、意象与动机 自韩松出道以来的所有创作中,“技术”与“国族”无疑是始终纠缠在其文本中的两大主题,前者如《美女狩猎指南》中,呈示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人造美女背后高度发达的生物技术,如何服务于僵化扭曲的现代社会中泛滥的欲望狂欢,以此点破科技进步的现代神话;后者如《我的祖国不做梦》这样的“国族寓言”(詹明信),以...

  • 当代中国新科幻中的人文议题

    作者:刘志荣 刊期:2012年第01期

    近两年来,中国的新科幻小说越来越超出科幻迷的小圈子,而进入到严肃的文学阅读与研究者的视野。其中的原因,与中国科幻本身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有关系,而从传统文学和人文学的视野看,则会注意到,中国新科幻本身大幅度地涉及一些永恒的也非常前沿的人文学议题,同时在艺术上也有许多的探索和实验。自从玛丽·雪莱以来,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科...

  • 小说文体流变考

    作者:何弘 刊期:2012年第01期

    发端于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学,其各种文体,包括小说、新诗、散文、报告文学等,基本都是学习西方文学重新建构起来的,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等,除了名称的一致外,差不多是全新的文体,无论是语言形式、内部结构,还是思想基础,都是如此。尽管不少中国的小说研究者总是从庄子的“饰小说以干县令”①,从班固的“小说家者流,盖出...

  • 新媒体时代的多民族文学——从格萨尔王谈起

    作者:刘大先 刊期:2012年第01期

    色尖草原的亚尔杰本来是个毫无过人之处的牧羊娃,偶然在草原上被格萨尔王的大将丹玛选中,经历一次“开膛破肚”的仪式,忽然口绽莲花,天界人界的事件像融化的雪水,汩汩流出,无法遏止——他成为一名格萨尔说唱艺人①。此后,亚尔杰流浪四处,传唱格萨尔王的事迹,直到有一天被拉萨的研究所选中来到城市。与在广阔天地中给牧人们自由说唱不同...

  • 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晓峰 刊期:2012年第01期

    “女性文学”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存在多种争议和质疑,其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如果说“女性文学”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态而成立,那么其中不仅隐含了性别分离主义,同时也潜在地重复了男/女的性别对立,因为女性之为“女陛”,始终是参照“男性”而存在。本文认为,对于“女性文学”,人们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它的特点,而不是与男性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