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杂志简介:《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374/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城乡建设与发展、科教论坛、区域经济、资源·环境、财务·金融、乡村旅游、企业经营、物流·贸易、收入·消费、农村社会保障等

主管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7-7103
国内刊号:42-1374/S
全年订价:¥ 532.00
创刊时间:1990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8
复合影响因子:0.44
总发文量:27050
总被引量:24846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023
期刊他引率:1
  • 放飞希望——写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之际

    刊期:2006年第04期

    2月2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 资讯

    刊期:2006年第04期

    《福布斯》2006年度全球富豪榜出炉比尔·盖茨蝉联首富;范小建: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在1亿亩以上;国际珠宝业巨头加速在华圈地;国土资源部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查找违法用地;户籍制度不会马上取消;解决农村看电视难村村通将获76亿财政补贴。

  • 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襄樊的发展机遇

    作者:田承忠 刊期:2006年第04期

    3月上旬,襄樊市召开了环保工作会议。襄樊市委书记田承忠在会上总结了襄樊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襄樊发展机遇”的理念。要求环保部门硬起手脖抓环保,为环保部门大胆执法撑腰。

  • 南张楼没有答案——一个“城乡等值化”试验的中国现实

    作者:徐楠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为了追求更幸福的生活,农民是应该进入城市,还是应该留在土地上?15年前,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在德国一家基金会的帮助下,开始进行“巴伐利亚试验”.也称“城乡等值化试验”。15年的试验给南张楼村带来了巨变。不管试验的结果是否有违德国人的初衷,但它肯定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案例。

  • 建设新农村实现新跨越——中共襄樊市委副书记张家林访谈录

    作者:刘智; 李浩 刊期:2006年第04期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襄樊是湖北省农业大市,如何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和精神实质?如何结合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去年10月底,该市市委...

  • 以村容整治为突破口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作者:郭忠 刊期:2006年第04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富裕,而是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 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作者:李耀明 刊期:2006年第04期

    今年是全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第一年,襄樊市劳动保障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切实为服务“三农”尽职尽责。具体地说.我们将努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 建设文明新村美化生态家园

    作者:谷堰 刊期: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在各级建设部门和北京绿十字文化传播中心等民间组织的指导与推动下.谷城县堰河村把文明新村建设与发展生态经济、改造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融为一体,促进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进步。人们现在看到的堰河是规模成片的茶叶基地。精巧别致的生态茶庄,四通八达的水泥道路.青山绿水的乡村新貌,花园别墅式的农家住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 河北建设新农村的财政对策

    作者:焦建红; 张晓光 刊期:2006年第04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主要根据河北省的一些实际情况.主要从财政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

  • 城镇化道路的科学选择——霍山现象

    作者:唐丁祥 刊期:2006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霍山现象”.总结了霍山作为我国普遍存在的山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认为城镇的出现是一种由工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通业——服务业——城市的出现这样一种自然演化的过程.而不是行政愿望。

  • 高学历难敌高技能——襄樊市技术类人才发展充满机遇

    作者:李浩; 谯兴国 刊期:2006年第04期

    3月中旬,记者在襄樊市的几个人才市场转了转,与一些企业主管进行了交流,结果发现,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为具有高职、大专学历的年轻求职者提供了新的空间.技术类人才的发展充满机遇。

  • 一张资格证书 一份就业能力 一个就业机会——襄樊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李浩 刊期:2006年第04期

    2006年3月26日上午,在宁波一家公司从业的枣阳籍农民工刘波给家里打电话报喜。去年在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帮了大忙,手握一张车工证书已换了两个单位.工资由每月2000元涨到了现在的3500元。据襄樊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谯兴国介绍.我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仅2005年就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8500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17020份。

  •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

    作者:魏勇; 单治国 刊期:2006年第04期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现象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关注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女童”——社会性别视角下对我国女童问题的重新思考与探究

    作者:韩璐 刊期:2006年第04期

    女童问题主要由我国长期的男权中心的性别制度造成,因此改变这种性别制度体系尤为重要。但仅靠这一点并不够.女童问题始终不能等同于性别不平等问题或妇女问题。在以“和谐社会”为口号的科学发展观面前,使我国的弱势女童尤其是农村中的弱势女童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是实现以上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

  • 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视角公共财政

    作者:王伟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中国的“三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说城乡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本文试从公共财政角度给这些问题以一定的解释.为读者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