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

民主与法制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民主与法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高层、特别报道、封面、争鸣、法治、社会、社会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民主与法制》社
国际刊号:1003-1723
国内刊号:11-1529/D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10691
总被引量:681
H指数:7
立即指数:0.00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13
  • 法政录

    刊期:2015年第19期

    党内法规首次规范党组制度 6月中旬,《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正式颁布,这是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建立党组制度以来,首次出台专门的党内法规。该条例明确了党组的设立范围,同时规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党组重大决策失误的,对参与决策的党组成员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干部选拔任用出现重大问题,追究有关党组成员责任。

  • 公共事

    刊期:2015年第19期

    “贩卖儿童判死刑”建议引争议 6月17日起,一则“呼吁对贩卖儿童的罪犯一律判死刑,请接力”的网帖,在微信朋友圈大量刷屏,并引发激烈争议。大批网民力挺这一建议,但许多法学专家认为。处罚人贩子应当罪刑相适应,一刀切叫“杀”将引发负效应。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法院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始终保持高压严惩的态势。2010年至2014...

  • 浮世绘

    刊期:2015年第19期

    网民点赞“北京蓝”折射社会期待 6月11日起,北京迎来连续数日的“绝世好天”,大批网民不断晒出“北京蓝”,不吝以溢美之词点赞,微博、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美得不像话”的蓝天白云“刷屏”,一个比喻少见多怪的新成语“北漂叹蓝”也由此诞生。久违的蓝天白云,让人们感叹不已,纷纷表达对“常态蓝”的期待。但自6月17日起,北京及周边地区又...

  • 世界那么大 我要辞职吗?——法官、检察官辞职现象对话

    作者:祁彪 刊期:2015年第19期

    随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般诗情画意的辞职信走红,朋友圈里公务员、法官、检察官辞去现职而加入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的消息也纷至沓来,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下法律人辞职的新常态。

  • “警花”与“检花”为何同时花落天外天所?

    作者:祁彪 刊期:2015年第19期

    在引发持续关注的法官、检察官辞职现象中,云南两朵“检花”王珏和李媛先后辞职、双双加入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下称天外天)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 2011年“云南省十佳公诉人”、2012年“云南省优秀公诉人才”、2013年第五届“全国优秀公诉人”。参与公诉的案件包括影响巨大的晋宁连环杀人案、“10·5”湄公河血案、“3·01”昆明火车站暴恐案...

  • 程晓璐:不愿再做工作机器

    作者:刘瑜 刊期:2015年第19期

    换一种方式去工作、去生活 初次见程晓璐,是在几年前的一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研讨会上。当时的她,正任北京市海淀区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副处长一职。身材纤细的她,在主席台上挥斥方道的演讲给在场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了解她的人都知道,程晓璐强大的内心装着多少想要完成的梦想。

  • 从检察官到律师是什么变了?

    作者:王学强 刊期:2015年第19期

    曾经的武警 那是1998年的夏天,南方罕见的大雨让长江几千里大堤险情频出。那一年我上高二。从电视里看到武警在洪水中用身体筑起血肉长城,坚定了小时候想要从军的梦想。 1999年,高中毕业的我如愿去了部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军旅生涯。部队是个大熔炉,在那里,我褪去身上农家少年的青涩,成长为一个雷厉风行的战士。2003年,因为圆满完成上级...

  • 一位辞职青年检察官的纠结

    作者:李天琪 刊期:2015年第19期

    1983年生人的陈林,祖籍河北唐山,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后在人民大学读的法学研究生。 2009年毕业后,陈林通过北京公务员考试考入北京某基层检察院。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应届毕业生工作不好找,就业压力很大。陈林跟周围的同学一样,不仅四处发简历,还埋头备考公务员考试。好运气的他不仅通过了考试,同时也接到了一份国企的offer。不过...

  • 一眼到底的生活让人感到苍白与惶恐——访“诗一般的《辞职信》”作者、准律师孙涌

    作者:李华鹏 刊期:2015年第19期

    因写的《辞职信》在微博上、微信圈连续几天被以刷屏的速度广为转发。孙涌这个名字已广为人知。难道真像有些评论说的,这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做律师前先自我炒作一把? 于是,带着这些问题,经刘桂明总编和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蔡学恩引荐,见到了原湖北省恩施州纪委研究室主任孙涌。

  • 前法官陈特:为自己活一回

    作者:孙洁 刊期:2015年第19期

    其实在刚开始准备采访陈特时,我内心是拒绝的。正值网络上热转的辞职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炒得火热之际,要知道现如今,从体制内勇敢辞职,那可是既有能力又酷炫的象征呀!

  • 改革不能让司法资源更趋紧张

    刊期:2015年第19期

    中国社科院的《法治蓝皮书》报告显示,一方面,司法存在许多问题,但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司法是一项非常具体和复杂的工作。据介绍,仅从案件内部管理角度来看,一个正常的案件从受理到审结有两三千个信息点要录入电脑系统,否则,看似很智能的信息系统就会空转,成为摆设。因此,司法活动对法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法律知识是基本的要求,还要语...

  •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以审判为中心”?

    作者:沈德咏 刊期:2015年第19期

    “以审判为中心”,一个具有浓厚专业色彩的词汇,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考虑到这项诉讼制度改革之重要性,在全会决定说明中对此进行了专门阐述。

  • 作为警察,我为辩方出庭作证

    作者:卢卫明 刊期:2015年第19期

    在国际司法中,警察出庭作证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在我国,甭说警察,即便是普通人出庭作证都是少有的事,更何况作为辩方证人出庭为犯罪嫌疑人说话。难怪四川大学法学院龙宗智教授把“警察不作证”。列为中国作证制度的三大怪状之一。

  • 检察机关应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递补原告”

    作者:王瑞婷 刊期:2015年第19期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指具备法定资格的主体依据特定的法律规定,针对其他民事主体(包括公民或组织)“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请求人民法院提供民事性质的保护和救济的诉讼制度。

  • 探亲假名存实亡

    刊期:2015年第19期

    3天小长假,回老家有些赶?对于父母在外地的职工,国务院曾出台规定,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假期最长可达45天。但这个1981年出台、部分单位能享受的探亲待遇,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多数人称“不敢休“。一些听过的人,因为工作太多、领导不批、扣钱太多等因素放弃休假。对于这个名存实亡的假期现状,小伙伴们,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