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

民主与法制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民主与法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高层、特别报道、封面、争鸣、法治、社会、社会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民主与法制》社
国际刊号:1003-1723
国内刊号:11-1529/D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10691
总被引量:681
H指数:7
立即指数:0.00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13
  • 岁末的温暖品味

    作者:李明信 刊期:2004年第24期

    又值岁末。每年这个时候,编辑部都要盘点一年走过的路,同时筹划在杂志上推出十大案件、十大新闻等等。今年该做些什么呢? 北京已进入冬季。一场寒流袭来,更使气温骤降。编辑部的讨论会,在搓手跺脚的漫谈中开始。发言尽管随心所欲,但听着听着,就被一件件新鲜事吸引——河北省沧州监狱的犯人边铁刚,服刑期间破天荒地获准登记结婚;在部级贫困县湖...

  • 政治:“人”字正在越写越大

    作者:李伟红 刊期:2004年第24期

    如果说2003年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关键一年,那么2004年的中国政治则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一年,从已有政策法规的完善和修订到一系列新政策法规的酝酿和出台;从来自高层的制度改革到地方各部门的工作创新;从党内民主制度的逐步规范到党外各种监督力量的进一步增强;纵观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各类政治事件,无不凸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国政治领域中...

  • 立法:富于人性的社会公器

    作者:阿计 刊期:2004年第24期

    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但历史的经验却告诉我们:只有当法律本身具备"优良的品质"时,才可能成为"最优良的统治者"。什么是法律应当具备的"优良的品质"?历史的经验同样告诉我们,法律的本质,并非统治民众的实用工具,而是富于人性的社会公器。维护公民权利、倡导平等精神、创造自由社会等等,都是良法所应具备的品...

  • 司法:新鲜事折射出的人权保障

    作者:黎伟华 刊期:2004年第24期

    法治社会更需要人性化的执法方式,立法固然重要,但老百姓是通过身边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和一个个真实的执法者去认识和体验我们法治社会的文明程度的。回首2004,司法领域出现的"新鲜事"从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人性化"法制的真谛。

  • 民生:人文关怀不再可望不可即

    作者:张晖 刊期:2004年第24期

    孙中山先生把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个要素。时代在发展,而民生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放眼中国,如何在民生问题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老百姓既关心又期盼的大事,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逐步达成的一个共识。 "一号文件":标上人性化注脚 2004年1月1日,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是建国55年来首次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一

  • 沙河特大矿难“火烧连 营”

    作者:张君; 刘立民 刊期:2004年第24期

    2004年11月20日8时许,河北省沙河市发生一起铁矿特大安全事故,119人被困井下,国务院总理得到消息后,作出紧急指示:要千方百计抢救井下矿工,最大可能保证矿工生命安全。

  • 民主恳谈:温岭人的政治发明

    作者:高云才; 阿计 刊期:2004年第24期

    2002年10月20日,新华社编发了一组迎接十六大的特别报道,分别披露了6个发生在各地的探索民主政治的个案,浙江温岭市新河镇举行"民主恳谈会"名列其中;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试卷的一道选择题中,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再次被提及;2004年3月,由民间学术机构评选的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揭晓,温岭的"民主恳谈"榜上有名。在地图上并不起眼的温岭,究竟...

  • “赚了票子,苦了孩子”——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见闻

    作者:何黎丽; 肖峰 刊期:2004年第24期

    随着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一些地方农村产生了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劳务输出大县仁寿县采访,发现这里的"留守儿童"普遍学习成绩较差,行为散漫孤僻,不良嗜好较多,心理脆弱,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令人担忧。一些基层教师和群众认为,越来越多的父母热衷于外出务工,虽然赚到了票子,却可能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 “留守儿童”:政府不应忽视的社会问题

    作者:孙春晨 刊期:2004年第24期

    农民工进城务工是相伴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产生的社会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要农民认为呆在农村务农不如进城务工挣钱多,那么,农民工进城务工潮就将持续下去,而关注、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就不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越来越多的父母热衷于外出务工,虽然赚到了票子,却可能耽误了孩子的一生。"这不是危言耸听,而...

  • 十年治淮:又回起点?

    作者:胡震杰 刊期:2004年第24期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先后流经河南、安徽、山东及江苏三省,全长一千多公里,年平均流量62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养育着占全国人口总数六分之一的1.5亿人口,自古就是享有"江淮熟,天下足"的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区。"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脍炙人口,流行了五十多年的美妙旋律,据考证歌颂的就是淮河,但是现在这首美妙的旋...

  • 整容后的A级逃犯终落法网

    作者:成弘 刊期:2004年第24期

    1996年1月10日,马汉庆伙同另外两名劫匪,在武汉抢劫65万元的工资款潜逃,杀死4人,重伤3人。整容后,又在乌鲁木齐作案3次,劫得现金27万元,杀死1人,重伤4人。2004年11月9日,马汉庆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11月11日,马汉庆在海南省三亚市落网。

  • 4年过后,“打电话的少女”哪去了

    作者:金昕 刊期:2004年第24期

    这是一位从事公安工作的记者连续4年关注和跟踪的案件。2000年春天,深受上海市民喜爱、被作为上海十大城市雕塑之一的"打电话的少女"铜像突然失踪。处在闹市中心、众目睽睽之下的铜像为何不翼而飞?这个谜团一直困扰着关注它的上海社会各界。2004年8月,铜像失踪之谜终被解开。

  • 警惕干部“带病提拔”

    作者:郑传宝 刊期:2004年第24期

    干部"带病提拔"并非新鲜话题,之所以屡成焦点,说明这一现象已司空见惯,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新闻媒体披露的一起起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即不少干部在提拔重用前,就已经涉及贪污、贿赂或其他不法行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仅没有"落马",反而一边腐败一边升迁,成为危害党的健康肌体的恶性肿瘤,最终给党...

  • 两个三分之一定律

    作者:蹇庐氏 刊期:2004年第24期

    有人笑称,我国公务用车的使用,有个著名的"三分之一定律",即办公的占1/3,领导干部私用的占1/3,司机私用也占1/3。这个经由广泛社会调查得出的"定律",大家可能已经是"耳熟能详"了。谁都知道,公务用车的费用十分庞大,据测算,我国每年用于公车上的费用高达两千多亿元,且每年还在以不小的幅度增长。而从这个"定律",我们可以发现,公务用车,真正用于公...

  • 官员和作家de“较量”——阜阳市政协副主席状告《中国农民调查》作者的前前后后

    作者:晓喻 刊期:2004年第24期

    2004年8月24日至27日,备受关注的阜阳市政协副主席张西德状告《中国农民调查》作者名誉侵权案在安徽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对于诉讼双方的当事人以及处在案件焦点的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审判决未做出之前,都经历了一段"难熬"的过程。关注"三农"问题并披露大量案例的《中国农民调查》,自刊载、出版以后。一直受到民间尤其是知识界人士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