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新世界”与“新发现”——斯诺《西行漫记》对东方学与传统风景理论的超越

    作者:李轶男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以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中关于“风景”的描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在所谓的“非虚构写作”中,“风景”扮演了何种角色。同时,斯诺笔下的“风景”更带有诸多传统风景理论所无法涵盖的新形态,它显示出作为发现风景的主体与作为对象的景象自身某种独特之处,而这一独特之处的关键正在于风景理论往往不予考虑的历史性。最后,通过斯诺...

  • 虚构世界的边界

    作者:周志高 刊期:2019年第01期

    虚构世界的边界与叙述视角密切关联,同时由读者基于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以可能世界的逻辑规律为标准、凭借想象在大脑中幻化出来。当叙述发生在同一叙述层次时,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论述:一种是叙述者发生了变化,但叙述属于同一个世界;另一种是叙述者没有变化,但出现了几个虚构世界。通常情况下,不同叙述层次中的虚构世界之间的边界会使被其隔开的虚...

  • 传承与背反——《山本》家庭叙事伦理研究

    作者:龚玲芬 刊期:2019年第01期

    《山本》在其貌似无序的叙事中,有意无意地向读者传达着其伦理指向。本文通过长幼伦理、情感伦理、连襟伦理三个维度,织就家庭叙事伦理之网,从而指出《山本》中折射出来的传统家庭伦理传承的困境和背反的无奈,并呼唤着传统家庭伦理的回归。

  • “边缘人”的漫漫寻家路

    作者:孙静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采用“边缘人”理论来解读畅销小说《漫漫寻家路》,指出《漫漫寻家路》表现了被白人收养的亚裔儿童,无论长大后事业成功与否,都将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状态”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小说的结尾还暗示了这些“边缘人”救赎之路的艰难。

  • 从“走近深渊”到“坠入深渊”——浅谈《包法利夫人》的“对称性”

    作者:战玉冰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从小说《包法利夫人》主人公爱玛的人物性格与情节驱动出发,试图发现小说所隐藏的“对称性”结构,并借助这一文本结构来兼及探讨另一位人物——包法利先生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以及其命运悲剧的必然性。

  • 美之探寻——论《死于威尼斯》中的“复线”结构

    作者:战玉冰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托马斯·曼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故事背后的另一层叙事,即一个艺术家对于“绝对”的艺术和美的追求,进而阐发该小说和柏拉图《斐德若篇》所开创的美学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

  •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论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

    作者:战玉冰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一方面分析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章节时空错置与表达的众声喧哗,另一方面又试图说明,这种表面上的“混乱”背后其实有着严格的历史逻辑秩序和宗教文化依托。

  • 魔幻与“魔环”——浅析《百年孤独》中的“环形结构”

    作者:战玉冰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从小说《百年孤独》的结构入手,分析这部小说从整体上的“环形”叙事到每个情节、动作、细节也不断形成回环套索般的结构特征,进而试图将所谓“魔幻现实主义”的评价落实于小说文本结构的深层肌理来予以阐释和解读。

  • 论汉武帝的悼亡之作

    作者:宫伟伟 刊期:2019年第01期

    汉武帝的悼亡作品乃其为悼念李夫人而作,是我国帝王文学中少有的言情之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呈现出同时代文学作品少有的私人性特征。此类作品的产生得益于汉武帝多情、感性且勇于创新的性格,身居至尊之位的超脱以及对楚辞作品的借鉴,并最终奠定了他在悼亡赋、杂言诗创作上的先驱地位。

  • 《马戏团之夜》和《宠儿》中相似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作者:王淼; 佟靖 刊期:2019年第01期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宠儿》和英国当代小说家安吉拉·卡特获布莱克小说纪念奖的《马戏团之夜》都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本文着重分析两部作品中相似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多重叙述视角、交混、象征、预示和荒诞等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使用赋予两部作品神秘魔幻之感的同时,又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 独白、场景的集中和高潮——论曼斯菲尔德《幸福》的戏剧性元素

    作者:王薇 刊期:2019年第01期

    国内外学者对曼斯菲尔德小说《幸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女性主义思想和意象象征等方面,鲜少谈及其戏剧性。《幸福》运用的戏剧性元素包括内心独白、场景的集中和高潮,显示出其艺术风格与戏剧审美视角的契合。内心独白描述了女主人公空虚压抑的生活状态,场景的集中揭示了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残酷现实,高潮使小说主题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剖析《幸福》...

  • “让自然做你的师长”——论华兹华斯的自然教育观

    作者:蒯莉萍; 陈琳 刊期:2019年第01期

    华兹华斯的教育观给维多利亚时代的教育和现代教育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观可概括为环境教育,包括自然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自然教育是华兹华斯环境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华兹华斯的自然教育主张人要沉浸在自然之中、孤独之中与自然灵交,激发想象力、培养感受力,进行自我教育,完成道德教育和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感受力是华...

  • 空间理论视阈下的《还乡》与《无名的裘德》

    作者:任雪丽 刊期:2019年第01期

    19世纪末,英国的工业化逐渐侵入到乡村,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价值观面临商业价值观的冲击,而对变迁中的乡村与城市的关注是哈代永恒的主题。本论文旨在以空间理论为参照对《还乡》与《无名的裘德》进行对比研究,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乡村与城市在哈代作品中所渗透的文化因素,理解空间在人物命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三言救政治之危——评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

    作者:石妍婷 刊期:2019年第01期

    苏轼的《转对条上三事状》主要针对北宋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提出了三条谏言——君主应开张圣听,以防壅塞;以才选官,解决官冗之弊以及再议改革贡举制度。苏轼具体分析了宋朝当时的政治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 废青苗,治根本——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分析

    作者:许安苒 刊期:2019年第01期

    青苗法施行之初,苏轼就曾多次上书表达异议。《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一文再次表达了苏轼“废青苗”的主张,体现了他对青苗法的认识,展现了他作为“旧党”的坚定立场,即支持常平法,反对新法。同时,在这篇公文中,苏轼注意运用了多样的论述技巧,为当时朝臣奏状的拟写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