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红楼梦》霍译本中的贾宝玉形象探微——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作者:姚琴 刊期:2017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的程乙本原著与霍译本进行平行语料库的源语/目标语语际对比和分析,考察《红楼梦》的霍译本中有关贾宝玉的人物形象的翻译特征。本研究的观察点和切入点是平行语料库中"Bao-yu's"后续R1位置人物特征词项。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ICTCLAS和WORDSMITH 6.0.0。语料库研究表明:霍克斯采用扩展浓缩的篇章,增添额外信息,增添解释...

  • 《红楼梦》霍译本和杨译本中“凤辣子”的言语形象——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翻译研究

    作者:姚琴 刊期:2017年第11期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红楼梦》的霍译本与杨译本中王熙凤的语言特征的翻译进行研究,并对比两个译者的翻译风格。本文发现:霍克斯在翻译王熙凤的语言表情时采用在言说词后增添表人物说话时情态特征的词项这种显化翻译策略,再现和凸显原著中王熙凤的形象,而杨宪益夫妇不作此类增添。

  • “山中高士晶莹雪”的美——基于语料库的薛宝钗人物显化翻译研究

    作者:姚琴 刊期:2017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的霍译本与其原著进行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对比和分析,研究霍译本中有关薛宝钗的人物形象的显化翻译特征。本研究的观察点和切入点是平行语料库中"Bao-chai's后续R1位置人物特征词项。语料库研究表明:霍克斯通过在"宝钗"后续R1位置增添压缩讯息、明晰含糊讯息、增添评价性阐释等策略,显化描绘她的容颜、体态、动作、言语...

  • 基督教对北村创作转型的影响

    作者:黄志玲 刊期:2017年第11期

    北村早期属于先锋作家,注重于在文学形式上进行革新。当20世纪90年代先锋文学式微之后,北村选择了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对北村的写作影响非常深远,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也改变了其早期的写作观念。

  • 论北村《愤怒》对雨果《悲惨世界》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黄志玲 刊期:2017年第11期

    我国当代作家北村的小说《愤怒》和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悲惨世界》有极为相似之处,但是也恰恰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因此,北村的创作既是对雨果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其的发展,体现出了北村写作的自觉意识。

  • 旅游者视角下的芥川龙之介中国行

    作者:谷惠萍 刊期:2017年第11期

    芥川龙之介曾于1921年赴中国旅行,其中国观经历了由来华前的憧憬到来华后的蔑视这一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常见的矛盾历程。笔者从旅游者视角出发,将其与村松梢风作为"多中心型"游客的中国游历作对比,发现芥川是一名"自我中心型"的游客。他笔下的种种不佳旅游体验背后既有文学家的敏锐感觉,也有一名日本近代旅游先行者感受到的强烈文化冲击。其游...

  • 钱振锽诗学视野中的杜诗

    作者:刘勇 刊期:2017年第11期

    钱振锽在评论杜诗时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心态,语出惊人的背后则是其对于诗坛现状和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钱氏的尖锐批评自有其良苦用心。理解钱氏论杜,当从心境、诗坛风气和诗学宗旨等多方面来考察。

  • 再论“陈查理”:一种东方主义的建构

    作者:高照晶 刊期:2017年第11期

    "陈查理"是美国小说家厄尔·比格斯侦探小说系列塑造的华裔男性,小说共6部,被改编为47部电影,成为20世纪美国家喻户晓的"模范少数族裔"形象之一。陈查理充满东方智慧,是"美国梦"的代言人,是一个"象征性去势"的从属性和边缘性男子。陈查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隐含着西方文化优越性里的权力关系,确立了美利坚民族的霸权地位与少数族裔的模仿...

  • 于死亡中探求活着的意义——我读余华《活着》

    作者:金纯真 刊期:2017年第11期

    在尘世中踯躅,你我或许都曾有一瞬间的迷惘,忽然想拷问自己:我为什么而活着?我活着是为了追逐什么?换言之,你我想探求的正是活着的意义。于是,我再次捧起了那本黑色封皮的《活着》,求索余华先生在文字间隙中暗藏的生存哲学。一、《活着》中的死亡生命无疑是荒诞且充满戏剧性的,正如福贵活在密集的死亡氛围里。小说中的每一次死亡,都会带给我...

  • 情深

    作者:李玥潼 刊期:2017年第11期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吹不散、眉弯……情深是他,缘浅是他,福薄是他,命短是他,冥冥注定是他,无可遁逃是他。至斯长情,如是相知。纳兰容若。记得第一次遇见你的名字,还曾反反复复念了几遍。那是在小学时的语文教科书上,淡蓝色的插画纹底上印着暗夜里几痕墨色点染的青山,然后便是你的名字,你的词。我缓缓抚上那铅字印刷的"纳兰性德",当初...

  • 极思研推 委曲深痛——李华《吊古战场文》赏析

    作者:曹丽芳 刊期:2017年第11期

    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是一篇精心构思的精巧之作,其创作动机是希望获得文坛大家的认同。文章的艺术魅力来自于成功的意境创设、形象而简捷的历史反思、直击人心的抒情效果以及文章在结构、节奏、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巧妙安排。

  • 城乡对照的文化审视——论汪曾祺小说《河上》的叙事艺术

    作者:卢军 刊期:2017年第11期

    短篇小说《河上》是汪曾祺创作于西南联大时期的作品,因其当时选修了沈从文的写作课程,《河上》在叙事风格上受沈从文乡土文学影响很大,具体体现在城乡对照的叙事模式、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鲜活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小说从整体风格上就是一首抒情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明快欢乐的情感基调。

  • 试论爱默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

    作者:熊斯勰; 央泉 刊期:2017年第11期

    爱默生在他所倡导的美国超验主义思潮中,特别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甚至夸大人的绝对地位和能力;在《论自然》等作品中,他虽然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积极影响,主张人类应该在自然中寻求自我价值,但他笔下的自然却是以为人类服务为前提的,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所有的价值因人而存在,这些观点具有鲜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从民俗文化视角解读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之思乡情怀

    作者:李薇 刊期:2017年第11期

    在《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采用怀旧的叙事结构,使过去概念化,找到救赎和希望。从文化视角,赫斯顿定位思乡情怀。她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回顾的方式来回忆奴隶制所带来的伤痛和美国的重建,为她的创伤怀旧提供了政治和伦理的依据。

  • 从宏大到微小——热播美剧的后女性主义转向

    作者:张英利; 郑红艳 刊期:2017年第11期

    受后殖民女性主义及后女性主义理论家的影响,当下热播的美剧彰显了后女性主义从宏大到微小的理念转变。其表征有三:第一,女性人物主体的多元化:除了白人女性和主流的异性恋女性,第三世界女性与同性恋、双性恋女性等弱势或边缘群体走入当下美剧的叙述视野;第二,叙事主题的琐碎化:当下热播的美剧颠覆了传统女性主义的宏大叙事,各色女性的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