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冲突论视角下的《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闫堃 刊期:2016年第08期

    根据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在梅科姆的种族隔离下的社会是一种社会压制型的社会,这里群体性种族冲突被压制的原因一是由于整个社会都接受的社会共识即白人对于黑人拥有绝对的权威,二是黑人群体缺少上升为外显群体的条件。就科塞的功能冲突论而言,是因为有些作为权威阶层的白人充当了社会安全阀,并且作为小说中社会冲突代表的汤姆·罗宾逊案,对于社...

  •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种族歧视表现

    作者:赵茗茗; 师语聃 刊期:2016年第08期

    美国作家哈珀·李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一出版便闻名于世,并获得1960年的普利策奖。在种族歧视问题被写入宪法不久的背景下,该小说围绕梅科姆镇中阿蒂克斯律师一家,描绘了小镇中的人们面对种族问题的不同态度。同时由于时代背景的影响,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美国当时社会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本文主要研究当时种族歧视问题,从多...

  • 从《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看母亲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陈雪琴; 伍仪权 刊期:2016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分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母亲角色的缺失对儿童成长、性格养成等方面的影响,结合社会学习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探讨母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并结合当下我国国情,为社会积极推进母亲教育,实现教育兴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显白”与“隐晦”之间的张力——论先锋之后苏童小说的隐喻叙事

    作者:高小弘; 翟永明 刊期:2016年第08期

    苏童小说的表意策略一直保留着"古典叙事姿态",尤其是在他"先锋"后的小说创作中,通过设置文本隐喻,充分挖掘物象"显白"与"隐晦"的意义张力,呈现出深邃、开阔、空灵、大气的美学品格。

  • 《黄雀记》:“史传”与“诗骚”无名时代的重奏

    作者:赵晓迪 刊期:2016年第08期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在"向内转"演变的大背景之中,走入一种无名的状态,"史传"与"诗骚"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也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双重交织与变奏的局面。本文以苏童的小说《黄雀记》为研究文本,对小说中流露出来的历史意识以及"诗骚"韵味的表现进行具体的阐释,并进行原因的探析以及意义归纳。

  • 历史的外套 现实的迷彩——论莫言小说的魔幻写作

    作者:田迁红; 肖向东 刊期:2016年第08期

    魔幻色彩是莫言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神秘主义的世界观是其小说的魔幻底色,小说中各种神秘、诡异的魔幻故事就是在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世界观中展开的,而象征、荒诞等艺术手法的表达则大大丰富了"魔幻色彩"的内在意蕴,并使其在精神上与现实主义相通,傻子、儿童等独特视角的运用也为小说各种魔幻故事的发生找到合理解释,但莫言小说的魔幻色彩从...

  • 王琦瑶的老上海风情——解读王安忆《长恨歌》的又一视角

    作者:毛恬雅 刊期:2016年第08期

    《长恨歌》的创作无疑是源于王安忆日积月累对上海的体味,这一连串发生在旧新上海的故事,密密麻麻地折射出王安忆对上海人与文化的热切关注。浓烈的老上海文化是王琦瑶美的原因,小女儿的情态赋予她更细致的内涵,她本能地追求美与风光,包括其对爱情的态度,那炽热的爱,每一段都犹如飞蛾扑火,此恨绵绵无绝期。

  • 苦难中的理想追寻——重读《黑骏马》

    作者:王坤 刊期:2016年第08期

    张承志的中篇小说《黑骏马》描述了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之间一段令人伤感的爱情,同时讲述了他在草原和城市、传统与现代之间充满痛苦和迷惘的选择,他们最终在美丽的大草原怀抱中重新找寻到了精神上的寄托,理解了生活的真谛,走向了精神的强大和成熟。

  • 试论路遥小说中的“奋斗者”形象及其当代影响

    作者:彭海云 刊期:2016年第08期

    路遥的一生及其对创作的"奋斗"追求闻名于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路遥小说的内涵及突出艺术魅力亦是"奋斗"精神。在《基石》《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小说中,主人公形象的"奋斗"质素及精神意蕴展现得一览无遗。"奋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通过路遥的文学转换扎根于其小说内里,吸引并感染了几代青年人的成长。路遥小说中的"奋斗"...

  • 重读毕飞宇的历史叙事:“疼痛”源头与母性救赎

    作者:刘晓丽 刊期:2016年第08期

    毕飞宇自登上文坛以来,作品中常诠释出历史与现实、欲望与痛苦、性格与命运等复杂的主题与内涵。梳理作者的文本不难发现,其中始终未散去的是作品中"疼痛"的基调。本文尝试从作者最初的历史叙事入手,从历史质疑与种姓迷惘的双重痛苦中找出"疼痛"书写的源头和最初形态。另一方面从性别视角介入历史叙事,找到能够平衡这种"疼痛"的力量救赎—...

  • 《受活》:超现实写作的“超越”

    作者:刘敏 刊期:2016年第08期

    《受活》是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小说超现实写作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叙述形式和文本内容两个层面。叙述形式上采用了单数、絮言的叙述策略,文本内容则具体表现为大量荒诞细节的充斥以及对农民苦难命运的关注。阎连科采用超现实的写作手法与他批判现实的目的以及摆脱影响的焦虑有很大关系。

  • 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与叙述悖论

    作者:赵崇璧 刊期:2016年第08期

    村上春树的《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描述了某清晨"我"在原宿后街与"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的故事。小说力图表明,"百分之百"非同于日常经验之义,而为唯一性之义,导致了这一事件的虚假性。小说有意制造了常识性错误:偶然性的生活碎片被认为本质的必然性,从而形成了故事的荒诞性。荒诞性源于悖论性叙事:"我"本是有限性视角,只能陈述事...

  • 库切小说中的后殖民思想与后现代叙事技巧

    作者:张白玲; 谭语桐 刊期:2016年第08期

    J.M.库切的小说作品《福》《等待野蛮人》等充斥着浓郁的后殖民思想,库切以犀利的笔锋和后现代叙事技巧,刺穿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遗留的罪恶。《福》中通过《鲁滨逊漂流记》的戏仿式改写和元小说拆解了鲁滨逊的殖民神话;《等待野蛮人》中通过帝国行政长官与野蛮人的寓言解读,指出解他者化的正确路径。库切作品不仅指向南非种族隔离的现状,更深刻...

  • 形式分析视角下《城堡》的叙事迷宫

    作者:黄鲲鹏; 孟雅琴 刊期:2016年第08期

    故事是小说传达意义的主要载体,但其目的却大于故事。小说情节的起点、发展动力、目标都不应单纯用故事的标准去限定,有时,小说荒诞的形式和无逻辑的叙事都可以达成文学的意义。对于卡夫卡的《城堡》而言,叙事起点是回避现实逻辑的、不稳固的,叙事的过程是不断迷失又不断回归主线的,由此分别构成了它整体的荒诞和细节的充实与真实。在现实与荒诞...

  • 后殖民语境下成长的烦恼——评《在我皮肤的城堡里》

    作者:王涛 刊期:2016年第08期

    加勒比作家乔治·拉明喜把个人成长和民族成长融为一体,使得有关个人经历的叙事演变为被殖民的加勒比弱小民族的历史叙事。在其代表作《在我皮肤的城堡里》,作家将家庭成员关系的动态发展置于民族叙事之中,通过母子关系再现错综复杂的后殖民状态,从中揭示了加勒比民族认同建构所涉及的性别权利问题,凸显了殖民地社会一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