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论《尘埃落定》中权力话语与自我认同的纠葛

    作者:陈沁 刊期:2015年第06期

    阿来作品中的人物都有很强烈的身份意识,而作品的主题都有相似之处:在权力话语背景下,人的内心常常被扭曲甚至异化,为了迎合权力话语的规约,人性中一些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被遗忘了,甚至是有意地让其忘却、消失。这是人类的一大悲哀,也正因如此,自我认同作为问题凸现。

  • 迷人的异质风景——解读去先锋化的残雪

    作者:后小燕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一直以来,特立独行的残雪作品被归类为先锋派作品,但是在先锋派作家群体之中,残雪又分外另类特别。本文试图从凭理性洞察现世人生、内向维度的超越与自由、黑暗地母的异质风景等三个方面对残雪作品去先锋化,抛去对残雪作品的成见和定位,在扑朔迷离、叠影重重的残雪作品文本内部发掘出一些清晰明朗的特质。透视这层复杂特殊阅读感知的魔障,想要窥...

  • 生命的回归与返魅——读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

    作者:李永中 刊期:2015年第06期

    本文以史铁生的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为解读对象,认为小说极力构造梦想与戏剧两种鲜明的意象,探讨夜间写作时夜和写作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夜与梦想、梦融合在一起,打破了白昼的理性法则,逃离了由等级、身份、秩序、体制等所构成的平庸的现实,进入了一个想象的自由的心灵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在神性视角下关照的,表达了生命的回归与返魅。

  • 消解历史,建构人性——余华“新历史小说”研究

    作者:张玉琼 刊期:2015年第06期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新历史小说是以格林布莱特提出的"新历史主义"为主要的历史观,以"政治批评、重建历史、自我塑造"为主要的书写主题,突出表现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历史、文学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为先锋派作家的余华,他的部分作品遵从新历史小说的叙事方法,通过对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做深入而细致的描绘,进而对传统历史话...

  • “魔性作家”骆以军的“死亡”书写

    作者:段宣娇 刊期:2015年第06期

    台湾作家骆以军是一位难得的具有女性作家的细腻和敏感的男性意识流作家,骨子里带有浓郁的忧郁气质的他,或受张爱玲的影响,或受川端康成的影响,或是受自己特殊身份和抑郁症这一特殊经历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骆氏"风格,尤其是其小说中的"死亡"叙述更耐人寻味。本文试图针对"死亡"主题,结合作品分三个方面具体论述骆以军作品中的死...

  • 刻舟求剑的寻找之旅——《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中的死亡意蕴

    作者:田佩佩 刊期:2015年第06期

    朱天心近年来的创作明显体现出对现实"小节"的关注,以小见大,上升到人的价值与生命层面进行探究。《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就是此种翘楚,从寻找中年人的爱情这一角度出发,却无奈地发现了无处不笼罩的"死亡"阴影,人物从一次次刻舟求剑的探险中逐渐形成了对"死亡"的认知和认可,渐渐褪变为彼岸世界的"老灵魂"。

  • 浅析龙应台作品中的生死体悟

    作者:张裕晋 刊期:2015年第06期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自创作以来,始终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在中西文化的双重视域下,做个体自我的、社会历史的、生死哲理的多方思考。与"野火时期"的外向、犀利、就事论事不同的是,在《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作者转而走向历史纵深、体悟生死大问。一方面认识到生命是一场轮回和人生孤独的本质;另一方面面对死亡,作者在"现实"与"虚无"...

  • 混乱现实中的人性之光——评贾平凹《带灯》

    作者:李佳贤 刊期:2015年第06期

    贾平凹具有突出的舞台建构能力和深厚的语言功力,他的《带灯》关注表现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维稳问题,但并未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在作家对严酷现实的审视中,却也闪现着人性之光。

  • 女人史诗的悖论——严歌苓小说批判

    作者:尹变英 刘芳坤 田青仙 刊期: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严歌苓的小说创作转向了回望故国历史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旅居国外的生活为她写作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视角,而在对人性、母性的不断探求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纷至沓来。本文秉着客观的态度,以严歌苓近年来的小说为切入点,从个人化的历史书写、女性救赎以及主观判断的介入来探讨严歌苓创作的利弊得失。

  • 便携式的安慰剂——张小娴作品批判

    作者:邢冰雁 刊期:2015年第06期

    张小娴的作品呈现一种清新的气质,她向往爱情,追寻爱情,主题是最纯粹的爱,但她的散文中有一些主观的矫情书写,带有明显的商业化的语言;她的小说,没有厚重感,都市爱情模式的情节占主导,女性视角的局限,这是张小娴的特色;从另一方面来说,是难登大雅之堂、缺少历史沉淀的小清新,留下的只有少许回甘。

  • 消费主义时代下的物化女性——六六小说批判

    作者:赵彦琴 刊期:2015年第06期

    六六作为当代都市情感作家,她的作品包含浓厚的女性意识,她用近乎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当代人的家庭、婚姻和情感生活,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现了部分知识女性在消费主义时代下被逐步物化的现象。本文试从女性话语权和对女性意识的反思程度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六六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出六六女性意识的保守落后...

  • 浅谈诗歌文本解读中的“解构”与“建构”——以穆旦《春》为例

    作者:张剑云 刊期:2015年第06期

    本文直视当前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困境与诗歌文本的言语特性,指出文本细读是实现诗歌有效阅读与教学的独一途径。以《春》为例,从文本"解构"与意义"建构"的角度,尝试完成了对诗歌作品的有效解读,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诗歌教学提供借鉴。

  • 寻找异方的梦——论穆旦《玫瑰之歌》的反抗精神

    作者:陈李力 刊期:2015年第06期

    穆旦1940年的第一本诗集《探险集》收录有《玫瑰之歌》,这似乎表明了他是一位"殉于诗"的"探险者"。本文从对乏味爱情、平庸生活和陈旧观念的突围去探析穆旦的突围之旅,并以鲁迅的反抗精神以及尼采的艺术生理学说作为阐释理论,以深入探讨穆旦以诗歌文本所体现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 秦桑低绿枝——《春思》与《秦桑曲》中的悲情效果研究

    作者:卓睿 刊期:2015年第06期

    本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理论,对表达同一主题的唐诗《春思》与古筝曲《秦桑曲》的悲情效果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比较。首先用"异质同构"的理论对《春思》中的意象使用和《秦桑曲》中的声韵运用能使人产生悲哀情绪的原因做共通性阐释,然后基于"完形"的理论从整体结构的角度对两部作品的悲情效果进行分析,由以上分析得出不同的艺术形式都以...

  • 北曲杂剧与南戏继承关系初探——以南北《拜月亭》为例

    作者:赵璐 刊期:2015年第06期

    北曲杂剧与南戏一前一后承袭发展,为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了繁荣的基础。以相同情节敷演故事的北曲杂剧《幽怨佳人拜月亭》和南戏《幽闺记》,因南北的相互融合使其在关目结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方面呈现出不同风貌。归纳总结出这与作家身份、文学样式、地域以及曲牌联套体制的不同有极大的关系,试图通过南北《拜月亭》的比较,探究北曲杂剧与南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