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试析《戈壁母亲》对于军垦历史记忆的书写

    作者:程遥 胡 佳佳 刊期:2015年第04期

    本文试从“兵团军垦精神中的女性传统美德”“以人性光辉书写军垦记忆”“军垦女性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三方面探析《戈壁母亲》对于军垦历史记忆的书写与重构。

  • 新疆兵团题材影视剧的叙事分析——以《化剑》为例

    作者:刘雪宁 胡佳佳 刊期:2015年第04期

    本文对新疆军垦题材影视剧《化剑》的叙事技巧展开分析,借以总结此类影视剧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前赤壁赋》的艺术鉴赏

    作者:王献锋 刊期:2015年第04期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经典完美的传世之作,对于它的阐释和分析,从来都不乏妙作。本文从自己阅读后的感悟出发,试图在他人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美学探讨,以求展示更新、更有价值的认知视角。

  • 《左传》首篇《郑伯克段于鄢》的人物性格刻画

    作者:王献锋 刊期:2015年第04期

    《郑伯克段于鄢》在记叙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权力之争相残的同时,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表现得入木三分。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对其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求更好地诠释其人物性格刻画的表现手法。

  • 永恒的诗歌和音乐——细读欧阳江河诗歌《一夜肖邦》

    作者:韦黄丹 刊期:2015年第04期

    欧阳江河《一夜肖邦》是一首充满悖论、含混、张力,既复杂又统一的新诗。本文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法来解开诗歌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依次读解与回溯性阅读分析,发现抒情主体有着共同的情感指向:音乐、诗歌乃至艺术,以一种"最弱的""最温柔的""虚无的"状态,存在于万物之中,又超越于万物之上,穿越时空,于一代又一代个体的艺术感悟中重生,最终实...

  • 男性人物隐秘心理的“精神分析法”解读——以欧阳子小说集《秋叶》为例

    作者:韦黄丹 刊期:2015年第04期

    欧阳子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现代派的代表女作家,其小说以冷峻、精微的心理描写见长。本文以欧阳子短篇小说集《秋叶》中男性人物隐秘复杂的心理描写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法"中"两类本能"的相互作用、"俄狄浦斯情结"以及"自我、本我与超我"等学说,解释欧阳子笔下男性人物内心扭曲、变形的原...

  • 一个人与一座城:方方作品的“汉味”书写(下)

    作者:龚艳丽 刊期:2015年第04期

    方方与武汉这座城市,似乎永远有不解之缘。无论是作品选材还是人物塑造,或是由此形成的观察视角与写作方式,都带有浓厚的"汉味"。武汉文化滋养了方方,方方怀着对武汉深沉的爱,向我们展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生动的生活国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塑造了众多武汉人形象。他们身上丰富多彩的性格与务实、超脱、赖活的生存哲学,是武汉地域文化的产物,彰显着...

  • 跋涉在成长的征途上——《晚安玫瑰》的一种解读兼论迟子建的成长小说

    作者:郑宇华 刊期:2015年第04期

    本文将迟子建近作《晚安玫瑰》置于成长小说的诗学维度进行考察,主要论述了其成长小说的死亡、爱情主题及成长引路人、成长主人公人物形象,同时兼论了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类似的成长小说,如《北极村童话》(1986)、《树下》(1991)、《岸上的美奴》(1995)、《晚安玫瑰》(2013),可以看见迟子建在成长主题创作上一路走来的延续和突破,并试图窥...

  • 清风的呼唤——再读迟子建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作者:吕豪迈 刊期:2015年第04期

    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总是常读常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讲述的怵目惊心的矿难故事至今让人心灵震颤,这种对社会公平、正义、法制、清风的呼唤,具有一定的现实警示意义。小说人物刻画形象、生动,自然生态描写细腻、亲切,闪耀着人性光芒,反映出作者的慈爱之心和悲悯情怀,给人以慈爱的抚慰和温暖。

  • 新世纪余华小说语言陌生化研究——以《第七天》为例

    作者:刘明阳 刊期:2015年第04期

    余华作为当代先锋派的代表人物,至今活跃在文坛。他的小说语言抽象荒诞,充分发挥想象,非常具有个性魅力。《第七天》是余华新世纪以来继《兄弟》后推出的长篇小说,用离奇的笔法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七天里的见闻,余华也凭此作品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

  • 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小说创作的救赎之旅

    作者:吴晓妹 刊期:2015年第04期

    川端康成与卡夫卡对余华的小说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余华的创作是从迷恋川端康成开始的,而川端康成给予余华文学营养的同时,也使得余华在不久之后陷入了文学想象力相对枯竭和缺失的窘境,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余华与卡夫卡在文学上"相遇",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的卡夫卡"解放"了余华的文学想象空间,从川端康成的束缚中拯救了余华。本文主要...

  • 浅析小说《天行者》的叙述视角

    作者:杨静 刊期:2015年第04期

    小说《天行者》的叙述视角颇具特色,本文着重分析其所采用的内聚焦型视角以及此种视角的两个优势:一是为读者透视聚焦者及其:身外对象提供最佳窗口;二是因视野范围的限制使得小说呈现出有意蕴的空白。同时,还探讨了内聚焦型视角因视野范围的严格限制所导致的信息盲点以及作者为弥补此种不足而采用的他人转述、回忆和聚焦者阅读他人信件以及视...

  • 无解的怪圈——《第四十圈》的叙事艺术探析

    作者:张超 刊期:2015年第04期

    《第四十圈》是河南女作家邵丽的中篇小说,本文主要根据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和中国叙述学家申丹有关叙事视角的相关研究和观点,从叙述者、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两方面来探析小说的叙事艺术及产生的迷惑、无解的艺术效果。

  • 《厄舍府的崩塌》叙事艺术分析

    作者:赖丽萍 刊期:2015年第04期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以短篇为主,其恐怖奇特的情节和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情绪备受众人关注。《厄舍府的崩塌》作为爱伦·坡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以其高超的叙事艺术引领读者体验了一把惊险、恐怖的哥特世界。本文从该小说的视角选择、场景设置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来分析《厄舍府的崩塌》的叙事艺术。

  • 从“旧”的文白之争到“新”的文化反思——论上世纪末语言与文化讨论

    作者:邹铁夫 刊期:2015年第04期

    上世纪初的"五四"文白之争,对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世纪以来,国人关于文言与白话、传统与现代等问题的思考一直没有断绝,在上世纪末,一场由诗歌语言问题引发的讨论再度点燃学术界,并由旧有的文白之争引发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关于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对现代文学和整个思想文化界影响的反思。文言和白话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