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生存恐惧”之下的反现代性叙事——阎连科《受活》解读

    作者:张厉冰 刊期:2014年第07期

    阎连科的小说《受活》作为一部意蕴丰厚钝重的文本,以身体的"残疾"隐喻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境遇,通过对"受活人"经历的荒诞书写,道尽辗转于革命乌托邦、经济乌托邦的现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般的"生存恐惧"感,最终在乌托邦幻灭中完成了反现代性叙事。

  • 忆语小说——阎连科小说新论

    作者:王宇林 刊期:2014年第07期

    本文以"忆语"来定义阎连科部分中篇小说创作的特征,探讨"忆语"的后现代语境之下的存在:借助存在主义与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分析方法,对阎连科忆语叙事小说做一个全新的解读,试图勾勒出阎连科小说创作的后现代语境,从而为阎连科的文学创作提供一个新的解读方向与阐释空间。这主要包括:忆与梦的比较,定义"忆语";出走与回归,探寻回归土地、回...

  • 逃离与回归——论阎连科乡土小说中的双重文化心态

    作者:武榕 刊期:2014年第07期

    阎连科作为一个"城籍农裔"的知识分子,他的乡土小说饱含着他对于故乡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是对现代文明的推崇向往,对乡土陋习的理性批判;另一方面是对城市生活的嘲讽鞭挞,对乡村世界的眷恋倚重,反映出他在逃离土地后又仰仗土地,在厌弃城市后又失望于故土的两难境地和双重文化心态。

  • 在想象中获得自由,感知美——萨特美学观下的《陆犯焉识》

    作者:李彩云 刊期:2014年第07期

    严歌苓于2011年推出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将我们带回到中国20世纪的历史现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艰苦却丰饶的历史与爱情。依据萨特的美学观,探析犯人陆焉识何以在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中才意识到妻子的美好以及作者最后安排陆焉识的妻子冯婉喻失忆的原因,发现尽管现实很残酷,但是他们却自由地驰骋在想象的世界中,感受着对方的美好。

  • 从《苍老的浮云》看新时期现代主义创作的特点

    作者:杨淑荣 刊期:2014年第07期

    残雪作为新时期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一直在自己的领域坚持着纯文学的创作,研究她的作品对我们了解现代主义创作的特点有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她的作品以丑陋为审美对象,充满荒诞,并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因此存在理解障碍;同时,残雪作为女性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张显着女性主义。

  • 贴地气的隐喻写作——论贾平凹长篇新作《带灯》

    作者:商明 刊期:2014年第07期

    贾平凹借助"带灯",将他的笔伸向中国基层乡镇、基层民众精神的最深处,以"带灯"这样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呈现出当代中国乡镇在现代化日渐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基层乡镇社会所遭遇的毁灭性的现代性伤痛。贾平凹的小说《带灯》,在这看似普通叙事的同时,实则存在一种贴地气的小说叙事文体的新变化:隐喻。

  • 论《红楼梦》第五回的诗词韵语与情性寓意

    作者:何跞 刊期:2014年第07期

    《红楼梦》第五回写宝玉一梦,在叙事文本中夹杂了很多首诗,形成了一个系统,对全书的主要人物故事进行诗语的暗示,其实也是一种诗语叙事手法。整个韵语系统以情为统,作者正是以此寓示小说的情纲,辅助叙事并且显现其情感旨意。

  • 《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及技法突破——以贾宝玉为例

    作者:胡唯嘉 张一涵 余欢 刊期:2014年第07期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在以描写家庭为中心的《金瓶梅》的影响下,彻底摈弃中国传统小说史官传统和叙事为本的记叙方法,把叙述故事和人物刻画同时作为写作的中心,打破传统小说单一化的人物形象,从人物生活背景、惯用语言、动作形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反映出人物的复杂和丰满,对后世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

  • 20世纪70—80年代美籍华裔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研究——以汤婷婷和谭恩美为例

    作者:孙小静 刊期:2014年第07期

    以汤婷婷为代表的20世纪70一80年代的华裔女作家的作品大都以女性人物为主体,这不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多元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对华裔女性身份做出了勇敢的探索。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逐渐摆脱了美国主流社会以及华裔男性作家所认定的刻板印象,成为鲜活、生动的新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汤婷婷和谭恩美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旨在归纳出其刻画...

  • 一次生 一次爱——解读严歌苓的《陆犯焉识》

    作者:李幼君 刊期:2014年第07期

    本文以陆焉识与冯婉喻之间的爱情纠葛为基本点,运用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批评方法对严歌苓的《陆犯焉识》这部小说进行全面的解读。文章主要从读者与小说主人公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力求还原人、简化人、回归人,从而在人的基点上寻求情感的自我升华并使之融进世界最纯真的真善美,在此意义上寻找生存的价值与生存的美感。

  • 凝视——掌握生命的力量

    作者:李幼君 刊期:2014年第07期

    凝视,这个来自西方的外来词汇同其他外来生活词汇一样深入人心,凝视,一个出自人的眼神动作的意会词汇,不单单是一个生理方面的动作,更是饱含人类智慧与精神的力量。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这个眼神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意味悠长。

  • 独语与优雅的挣扎——《嘴唇里的阳光》女性心理阴影

    作者:李幼君 刊期:2014年第07期

    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以自己明确的存在姿势来看待男性及男权社会,外在反抗越来越强烈激愤,内在心里越来越"沉沦"下去。而这种来自女性幽微的敏感的情感思绪,通过文字发出最有力度的叩问和抵制。陈染,她是一个女人,是一个代表多样独自沉静地生存着的女性,一个拥有异彩纷呈心理世界的独语者。

  • “思无邪”与“诗三百”新证

    作者:康宁 刊期:2014年第07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后世对此众说纷纭。事实上,"诵诗三百"是一种宗教祭祀活动,"诗三百"的性质接近于赞美劝诫的"颂",与春秋时期各家征引的《诗》传本是不同的,与此母本下产生的《诗经》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篇》借助先秦象喻思维,用牧马象征任贤,"思无邪"则指为政之道:公平无邪。孔子用《鲁颂》中描述僖公执...

  • 姜夔张炎词比较研究——以“骚雅”为核心

    作者:马小会 刊期:2014年第07期

    姜张词的"骚雅"特征在词的气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即把词从歌舞筵席间上升到抒发个人怀抱、托物喻志的层面,把"不雅"转变为"骚雅"。姜张的"骚雅"可以理解为部分地借鉴美刺比兴传统来作词,从而表达词人的一定之感,这种感情可以是家国之慨,可以是恋情别思,亦可以是感时伤物。姜张词的骚雅模式又可分为三种。当"骚雅"成为姜张的代名词后...

  • 从文人精神解析文人画的艺术魅力

    作者:张萍 刊期:2014年第07期

    文人画没有明确的定义,总的来讲是指文人士大夫所画的带有抒发文人情感的绘画,而这情感正源于文人精神。文人画家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理想,亦有回归自然、看淡名利的自由精神。这些文人精神融入到文人画中,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