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从两性差异的极端走向理想的合作互补——解读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贺萍 杜婧一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论及众多女权主义代表人物时,弗吉尼亚·伍尔夫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女作家。她把对女性的理解和思考融入她的小说中,使得艺术性与理论阐发合而为一。其主要作品《一间自己的屋子》《奥兰多》《到灯塔去》分别融括了她对女性独立的思考和对女性价值的评判。本文以《到灯塔去》为分析对象,结合其思想观念的脉络,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思...

  • 论《巴黎圣母院》中女性的抗争意识

    作者:王馨颐 刊期:2012年第06期

    《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其中塑造了爱斯梅拉尔达这一美丽绝伦、纯洁善良,并且具有丰富意蕴的女性形象。爱斯梅拉尔达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抗争意识的女性,突出表现在她对爱情执著忠贞的坚守和对教会势力迫害的绝不妥协上。然而受到时代和个性特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抗争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和个体的局...

  • 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

    作者:沈军 刊期:2012年第06期

    海斯特是美国小说《红字》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作者霍桑女权主义思想的产物,是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勇敢争取美好爱情的典型代表;但海斯特并没有屈服于当时清教主义至上的社会。本文从海斯特的人物形象中探析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

  • 迷茫的追寻和追寻的迷茫——论杜拉斯《直布罗陀水手》中的荒诞与真实

    作者:黄仲山 刊期:2012年第06期

    《直布罗陀水手》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早期的一部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把荒诞与真实编织在一起;与同时期的荒诞派作家不同,杜拉斯是用荒诞的故事框架来探寻生存的真实境遇和价值,体现对平庸的存在方式的厌弃和对生存真正意义的追寻。

  • “我们不是天使”——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傅霞 刊期:2012年第06期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有别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家庭天使",大多是一些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女性,她们在父权社会发出叛逆抗争的声音。但由于女作家的尴尬地位和小资产阶级立场的局限性,作者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充满了矛盾意识,寄希望于女权主义和男权制度的夹缝中寻求一...

  • “破碎”的意义——分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作者:高黎 刊期:2012年第06期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本文以《宠儿》和《秀拉》为例,分析了"美国式"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对黑人形成自己的"个体"观念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黑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破碎"。这种"破碎"体现了美国黑人在面对白人主流文化与非洲黑人亚文化时选择的矛盾。通过展示这种矛盾,莫里森试图说明,在多元化的历史条件下,美...

  • 海明威小说的语言特色探讨

    作者:王国真 刊期:2012年第06期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20世纪著名作家。海明威塑造的人物形象被我们所熟知,同时,海明威简单朴实的语言又让我们为之感动。海明威语言风格影响了很多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将这种简约的风格发扬得淋漓尽致。

  • 看得见的小说——评《六月庆典》

    作者:刘晓洁 刊期:2012年第06期

    拉尔夫·埃利森的第二部小说《六月庆典》自1999年出版后,美国读者和学者对其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这部小说是美国的《尤利西斯》,有学者认为小说不是埃利森真正的原意。笔者将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第二部小说一如既往地展现了埃利森对黑人文化的深刻理解。

  • 拉什迪在《羞耻》中对经典童话的重新构建

    作者:张敬品 石广清 刊期:2012年第06期

    拉什迪喜欢童话这种叙述方式,从不同方面阐释他的艺术和政治主张。《羞耻》既是一部政治小说,更是现代寓言。拉什迪借用"美女与野兽"这一经典童话,进行重新构建。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童话学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解读拉什迪的创作目的与动机,从而得出结论:其作品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颠覆了欧美传统文化中的父权制。

  • “吉姆”形象面面观

    作者:康海波 刊期:2012年第06期

    约瑟夫·康拉德是享誉中外的英国小说家,由于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他被后人誉为英国现代主义的先驱。《吉姆爷》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对吉姆形象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从事英国文学研究者所执著的课题。本文主要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原型理论、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从六个方面对吉姆的形象做出了新的解读,力图把一个全新的、多面的...

  •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水之隐喻

    作者:单新荣 漆舒琴 刊期:2012年第06期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对弗洛斯河的细腻描写具有隐喻意义,映射了作者的思想和女主人公麦琪的性格特征。本文用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活中的伴侣、水是情怀和水是良药等意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 《守夜》中的小说结构与语言技巧研究

    作者:王珍平 李彩萍 刊期:2012年第06期

    萨拉·沃特斯(Sarah Waters)是英国现代备受瞩目的作家,以创作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的小说而出名。The night wa tch(守夜)是萨拉·沃特斯的第四本小说,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伦敦。本文将从中心思想、小说结构以及语言技巧等方面分析萨拉·沃特斯的《守夜》。

  • 日本当代文坛的一朵奇葩: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艺术

    作者:许玉岭 刊期:2012年第06期

    日本文学发展的速度以及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是,日本传统小说在相当一段时间不能适应社会新发展的需要,文坛一度冷冷清清。直至村上春树作品《且听风吟》的出现,才再度掀起日本文坛的新局面,小说独特的语言魅力,给日本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堪称日本当代文坛的一朵奇葩。

  • 解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一夜

    作者:李敏英 刊期:2012年第06期

    《梦十夜》是夏目漱石前后期作品的承前启后之作,1908年连载于《朝日新闻》,由十个短篇组成,以梦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爱情、艺术、人生等问题的思考。文章基调奇幻、瑰丽。在第一夜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奇幻、瑰丽、凄美的守候故事的梦境,提示了其对于完美的女性之爱的感受及态度。

  • 从精神分析视阈解读冯积歧《刀子》

    作者:邢红静 刊期:2012年第06期

    冯积歧小说《刀子》中刻画了一个在逝去的爱、无可寻求的性,以及日益式微的原始生命力中煎熬的主人公马长义,他希求着救赎,却无法整合自己的情与欲。本文以弗洛伊德以及罗·洛梅的理论来分析马长义的行为方式,探讨"爱"在生存中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