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

名人传记杂志 省级期刊

Celebrities' Biographies

杂志简介:《名人传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50/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 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独家关注 杨苡百年回忆录、往事故人、李辉读人、绿茶·名家书房、专栏、今日名流、专栏

主管单位: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河南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2-6282
国内刊号:41-1050/K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629
总被引量:104
H指数:3
期刊他引率:1
  • 我为管理手稿

    作者:齐得平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最初接触档案工作 1952年到1953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档案班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回中央秘书处工作。我先是参加整理抗日战争时期的档案,接着负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档案和七大前党中央召开的历史问题座谈会档案的整理。之后,我一直负责保管这些档案,直到1961年。

  • 冯雪峰:鲁迅去世后的命运走向

    作者:李辉 刊期:2017年第04期

    鲁迅健在时。在鲁迅与之间.年轻的冯雪峰曾经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1936年10月19日鲁迅过早地因病逝世,一切开始改变。这种改变,与鲁迅不再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有关.与政治格局有关.当然,也与冯雪峰的个人性格有关。性格决定命运,事实上.冯雪峰与丁玲的情感结局也与个人的性格不无关联.

  • 许君远:金庸第一次婚姻的证婚人

    作者:蒋连根 刊期:2017年第04期

    1947年,年轻的金庸前往《大公报》应试电讯翻译职位,许君远担任主考,因为赏识金庸而极力推荐。1948年10月,金庸在上海举行婚礼,证婚人便是许君远。此后,金庸一直感激许君远对他有提携教导之恩。

  • 罗锦堂与董作宾的“甲骨文”之交

    作者:陈艳群 刊期:2017年第04期

    董先生曾经研究过民谣 “董作宾先生研究甲骨文之前.是研究民谣的。”提及恩师,罗锦堂先生对笔者如是说。

  • 宋春舫传奇

    作者:刘宜庆 刊期:2017年第04期

    董桥说:我们或许知道什么人在中文大学当什么要角,或许知道什么人在编什么杂志,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有位叫宋春舫的先生,他的一生都做了什么工作。

  • 胡适朋友圈中的外国人

    作者:桑逢康 刊期:2017年第04期

    胡适一生有许多朋友,交情有深有浅.友谊或长或短,有人终生为友,有人先合后分。胡适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极力颂扬西方文化.曾任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还做过驻美大使.同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非常多.和一些外国人结成了好朋友。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

  • 索菲亚:托尔斯泰背后的非凡女人

    作者:龙飞 刊期:2017年第04期

    1910年10月27日深夜,列夫·托尔斯泰给妻子索菲亚留下一封信,由家庭医生陪同,乘马车秘密出走。途中这位八十二岁的老人因天气严寒.旅途劳累,病倒在一个荒凉的小火车站里。他家里的唯一“心腹”——小女儿萨莎立即赶来。随后索菲亚带着家人也匆忙抵达,但她被拒绝见面。直至病人昏迷,她才得以看望弥留中的丈夫。

  • 杨振宁与李政道失和之谜

    作者:阿门 刊期:2017年第04期

    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从1946年开始.合作长达十六年之久.并因“宇称不守恒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同获诺贝尔奖。许多人认为.他俩的合作关系在近代物理科学历史上,相当有成效且罕见。然而,从1962年以后,有着兄弟般友情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彻底失和.这成为国际科学界以及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憾事。直到今天.杨振宁和李政道失和的真正...

  • 巴金:“我一生最敬爱的老师”叶圣陶

    作者:顾小平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世纪20年代末,叶圣陶在编《小说月报》期间发现了巴金的处女作《灭亡》,并将其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刊出。自此,作为伯乐,叶圣陶给予未曾谋面的巴金无尽的关怀与偏爱,而作为受益的千里马,巴金则对叶圣陶充满着感恩与深深的怀念。于是,就有了两位文坛巨匠相敬相惜、真挚交往的一段经历。

  • 常风:沉寂于历史烟尘中的民国京派文学宿将

    作者:夏明亮 刊期:2017年第04期

    受到叶公超先生格外器重的学生有三位.一位是善写散文和擅长翻译的梁遇春,一位是博览群书、涉猎广博的钱锺书,第三位即是勤奋好学、颇有悟性的常风。

  • “民国大律师”吴凯声的一生

    作者:叶永烈 刊期:2017年第04期

    “当年他与人谈话两个小时可得一根金条。办两件小案可购一辆汽车”;他与当时声名鼎沸的“七君子”之一、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的史良同龄,然而史良是他的学生:从事地下工作时.几度请他为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提供法律帮助;他是“廖承志案”的辩护律师。积极营救中共地下党员和民主人士;他在民国时曾如日中天,是真正的“民...

  • 微名人

    刊期:2017年第04期

    周国平 哲学给我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它给了我一种分身术,我可以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身体的我”在这个世界上折腾、奋斗,体验快乐和痛苦,还有一个“更高的我”,一个“理性的我”,一个“灵魂的我”。这个“我”是站在全局来看的,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世界总体上是怎么回事。“身体的我”如果受到挫折了,这个“更高的我”会开导他。

  • 徐悲鸿为水兵画像

    作者:滑停; 江伟忠 刊期:2017年第04期

    这是一张当年由东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军史馆提供的图片。画面上,国画大师徐悲鸿正聚精会神地给一名海军士兵画像,而这张照片的拍摄者,竟然是时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张爱萍。

  • 霍林沃斯:率先报道二战爆发的英国女记者

    作者:小禾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一千辆坦克集中在波兰边境.十支部队可随时增援。德国军队已做好发动闪电战准备。”这段发表在1939年8月29日英国《每日邮报》上的报道,出自上图中间那位古稀老人之手。这位老人就是率先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英国著名女记者克菜尔·霍林沃斯。照片是她2016年10月10日在香港过一百零五岁生日时拍的。

  • 茅盾秘书揭秘《子夜》续篇流产内幕

    作者:姜之篪; 密斯赵 刊期:2017年第04期

    1955年3月,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即将奔赴上海,为创作《子夜》续篇搜集素材。文化部决定为他配备一名临时创作秘书。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兼任上海市文艺办公室主任的夏衍考虑再三.指派了办公室里一名叫姜之篪的年轻人任茅盾的临时创作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