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正文】

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殷复伟; 王文鑫; 谷淑波; 王东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山东泰安271000
冬小麦   宽幅播种   株行距配置   产量   生理基础  

摘要:为探明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高产栽培下冬小麦产量形成调控的生理基础,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泰山2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150×104、225×104和300×104株·hm-2),副区为播种行距(25、20和15cm),研究了不同株行距配置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产量亦较低;在种植密度225×104株·hm-2配置20或25cm行距和种植密度300×104株·hm-2配置25cm行距时,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在种植密度225万株·hm-2和行距20cm处理下,小麦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的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量、开花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泰山28在种植密度225×104株·hm-2配置20或25cm行距和种植密度300×104株·hm-2配置25cm行距下均可实现三者的协调,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是实现宽幅播种高产栽培小麦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