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

芒种杂志 部级期刊

Mangzhong Literature

杂志简介:《芒种》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4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原创频道、学术视点、复兴诗坛、芒种论坛、盛京流云、天下文章、名家写与编、决胜·脱贫攻坚等

主管单位: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国际刊号:1003-9309
国内刊号:21-1040/I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7298
总被引量:1088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7.7308
立即指数:0.0043
期刊他引率:0.9
平均引文率:0.4305
  • 长大一相逢

    作者:津子围 刊期:2017年第11期

    我们这一代人不是独生子女,为什么亲戚都消失了?——题记正本(属于我自己的正本)父亲是下午去世的。父亲是下午3点去世的。父亲是下午3点10分左右去世的。3点25分是医生填写的死亡时间。父亲不是什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死亡时间同样不需要精确到几点几分,还是这样说比较好:父亲是下午3点去世的。我觉得,宋连枝没道理对我不高兴,不是我过于敏...

  • 相逢不相亲:分崩离析的家族样本——《长大一相逢》的“小”现实与“大”历史

    作者:韩传喜 刊期:2017年第11期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唐代诗人李益的此首小诗,似乎以寥寥蕴藉之语,道尽人世的离别沧桑之慨。离乡背井,辞亲远游,在重土安乡、亲情伦理至上的社会文化传统中,可谓悲凉无奈之举。然而在现代工业与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外出谋生已成为生活的常态,甚至成为人们的自...

  • 叙述聚焦的魅力——谈津子围小说《长大一相逢》

    作者:张祖立; 盛艳 刊期:2017年第11期

    津子围是位文体意识很强的小说家。他的不少作品都有着叙事学上的分析意义。这篇《长大一相逢》的内蕴应该不太难理解,"题记"中的那句"我们这一代人不是独生子女,为什么亲戚都消失了?"似乎也已说明了一切。古老的家族体系有温情的一面,兄弟姊妹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忙,在茫茫尘世中,使得血缘关系比其他关系更有温度。但不经意间,社会变了,人...

  • 空与色的美学互文——津子围中篇小说《长大一相逢》中的宗教哲理叙事

    作者:贺颖 刊期:2017年第11期

    《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传统的家族又称宗族,大约是指是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后代世代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中国的宗族史几乎是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步的,从先秦,到近现代,再到当代。到了今天,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里,在社会迅猛的发展语境下,在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宗族结构在时代的暴风雨...

  • 一根筋传奇

    作者:鲁宁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一一根筋这几天的心烦意乱,是董事长让他管一个改造项目引起的。一般管工程项目就像皇帝管妃子那么舒服。在别人,这是脑袋削尖也要抢到手的美差。董事长的家,被先知先觉的聪明人跑破了门,而董事长还是要把这工程交给一根筋,就喜欢他老实本分做事不走板,放心。但这却是老董的一厢情愿,一根筋到现在也没答应,而心里却直门儿翻腾。董事长搞不明白,...

  • 以顺孝亲家自安

    作者:刘文艳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一童年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家里始终是七口人,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们兄妹四人。七口之家在一起吃饭近二十年,那亲切温暖、其乐融融的情景,至今难以忘怀。家里吃饭的规矩是,奶奶先上桌,然后是爸爸、妈妈,最后才是我们兄妹四人依次坐下。如果奶奶、爸爸、妈妈没上桌,

  • 马家胡同的老槐树

    作者:马卫巍 刊期:2017年第11期

    马家胡同口有一棵老槐树。槐树粗壮、高大,亭亭如盖,繁密的枝干遮住胡同口,胡同里的每个院落便都被罩在里面了。胡同本身是悠长的、逼仄的,让人觉得有些沉闷,但走在胡同里又让人觉得厚重与踏实。胡同有一种与生俱来且充满生活气息的沉稳。胡同里的青砖碧瓦映衬在红彤彤的朝阳里,映衬在老槐树枝丫交错与绿叶交汇的倒影里,总会显得有点寂寥和忧伤,...

  • 裸奔

    作者:伍中正 刊期:2017年第11期

    那天下班后,我在街上看见一个人在裸奔,很多人看见一个人在裸奔。有几个穿制服的警察很快跑过去抓住了他,给他穿衣。那个人嘴里使劲地喊:"我不穿!我不穿!帮我找回女人就穿!"很快,警察帮那人穿上了衣服。我走过去一看,那人不是别人,是我们村里的米粒。米粒怎么跑到了隔着30公里的街上?我还没进城的时候,就看见米粒跟他女人脸上的笑容。米粒是...

  • 麦秸

    作者:李卓群 刊期:2017年第11期

    麦秸带着妹妹又来到池塘边,池塘里的水又少了,全村人没有谁发现这个问题,只有麦秸注意这个事情。如果池塘里的水就这么一天一天少下去,迟早有一天池塘会干涸的,池塘里的鱼也会全部死掉。麦秸担心,但她只能眼睁睁看着池塘里的水就这么一天天少下去。麦秸记得大妹出生的时候,这个池塘里的水还很多,多到可以在这个池塘里洗衣服。每次麦秸和母亲一块...

  • 不会寂寞(组诗)

    作者:于江龙 刊期:2017年第11期

    鹤山坪,不会寂寞 溯江而上,不是江津埋没一位 为祖国率先摇橹的人。开路的先哲 往往看不见后来的路,后来的路 已被你率先膛过荆棘。土地上的血迹

  • 隐藏的答案(组诗)

    作者:熊游坤 刊期:2017年第11期

    走乌江 走乌江 通常我会转个大湾 湾出百里 船行龚滩,一群土著时光 两岸纤夫,起伏间 拉走了一座山峰

  • 在弧线上行走的人(组诗)

    作者:邵秀萍 刊期:2017年第11期

    子弹的思考 鱼儿在思考河水的污染度 麦苗在思考钢厂烟囱的高度 小偷在思考警察的速度 妓女在思考嫖客钱包的厚度 罪犯在思考铁窗的牢固度

  • 遇见(组诗)

    作者:健如风 刊期:2017年第11期

    高原上的花朵都有风的脚 可不可以不打伞呢 太阳这么好,让它晒着我吧 先晒红了 再晒黑了 一颗发烫的灵魂 脱下苍白的身体

  • 铭记(组诗)

    作者:丁丽华 刊期:2017年第11期

    看见她,我就安静下来 一切都静止了 看见她,我就安静下来 无处需要抵达 余生都陷入一种安静的美好

  • 难忘的记忆

    作者:王东红 刊期:2017年第11期

    七零年的 正月十七 随父母 从沈阳城市里 一家三代六口人 来到一个既遥远陌生, 又无亲无故的小村落 那就是新城子马刚公社马刚大队第五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