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

芒种杂志 部级期刊

Mangzhong Literature

杂志简介:《芒种》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4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原创频道、学术视点、复兴诗坛、芒种论坛、盛京流云、天下文章、名家写与编、决胜·脱贫攻坚等

主管单位: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国际刊号:1003-9309
国内刊号:21-1040/I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7298
总被引量:1088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7.7308
立即指数:0.0043
期刊他引率:0.9
平均引文率:0.4305
  • 王林绘画作品

    作者:王林 刊期:2012年第08期

  • 王莉琴设计作品

    作者:王莉琴 刊期:2012年第08期

  • 当代文学研究与空间

    作者:康敏; 郭辉 刊期:2012年第08期

    当代空间认识论发生了结构性转移,它强调空间的能动性、自我生成性、异质性,由此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批评,后者将话语重心转向忽视已久的"文学空间"问题,以期在对文学空间的重新审视中,建构适应于当代空间认识论的文

  • 余华前期小说:没有温情的世界

    作者:郑秀芬 刊期:2012年第08期

    一、对家庭亲情中温情的消解余华的许多小说都涉及家庭。各个家庭自有其独特的构成方式,然而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家庭成员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紧张、对立的关系。不管是父子、兄弟还是祖孙辈之间,都被撕去了温情脉

  • 试论余华小说的人物形象与语言艺术

    作者:王翠娥 刊期:2012年第08期

    余华作为当代中国文坛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分前后两个阶段,即1989年之前的写作策略是先锋式,而20世纪90年代后所写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却实现了一个转型,那是先锋式写作向现实写作方式的转型。在他的《活着》《许三

  •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成长主题解读

    作者:苏丽丽; 于海波 刊期:2012年第08期

    《十八岁出门远行》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上追求的"似真性"效果,在情节设置、结构布局以及人物塑造上都打破了正常的逻辑。从阅读效果上看,虽然看似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距离,犹如对一场梦境的描述,但小说在另一个层面,即精

  • 解读《围城》中的冲突性话语

    作者:杨鸿; 林俐 刊期:2012年第08期

    一、引言冲突性话语是一种自然存在而且复杂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与家庭、民族、公众等众群间的交际互动中。通常当人们对事物持有不同的见解或者发生利益冲突时会引起话语冲突,从而导致交际主体间的争论、吵架、争辩、反驳等对抗性言语行为。冲突性话

  • 永远的家——《落叶归根》“家”的解读

    作者:武小庆; 武小莉 刊期:2012年第08期

    《落叶归根》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严君玲(Adline Yen Mah)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1997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广受关注。此书先后被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文字,在全球销量多达一百万余册。后来她又陆续推出《中国灰姑娘》《守株待兔》《一字千金》等书,把中国文化介

  • 小小说《永远的蝴蝶》赏析

    作者:张苏银 刊期:2012年第08期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的一篇小小说。是一篇有关一对平凡恋人故事的短篇小说,题材和内容并不新奇,但它却荣获台湾短篇小说大奖赛第一名,作品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一个普通车祸的故事,"我"和樱子在一个雨天去寄信,

  • 《中国虎》的深生态学视阈解读

    作者:李猛 刊期:2012年第08期

    《中国虎》以成熟的叙事手法和介入式的创作特征,深刻而沉痛地展现了中国虎这一物种濒临灭绝的现实,其中对启蒙主义起来人类与自然对立,征服、役使自然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根源的痛彻追问和批判,并提出"人类不干涉自然"是拯救中国

  • 论红色文学对当下青年的教育意义

    作者:王继东; 徐静英 刊期:2012年第08期

    红色文学主要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以及建国到70年代期间反映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文学作品。[1]这些作品用通俗、大众的语言展示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族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历程,

  •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研究

    作者:高亚莉 刊期:2012年第08期

    在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是国家或民族多年文化传承的积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民间文学艺术传在承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纠纷,使得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 网络文学的价值置换:从“庙堂”走向民间

    作者:农为平 刊期:2012年第08期

    网络文学深刻地改变了文学的存在形式。在网络时代,文学由一直以来高居艺术殿堂之上任众人顶礼膜拜的一种高雅形式,成为人人可参与写作的通俗文学,而写作者也由原来的居庙堂之尊的身份向普通民众转变,由此开启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写作时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网络文学有

  • 荒诞文学的艺术思维特征

    作者:陈志静 刊期:2012年第08期

    任何一种新文学都必须首先解决这样几个问题,即用什么样的宇宙逻辑观认识和把握现实;用什么样的艺术真实观分析和解释现实,并作出审美价值判断;进而,用恰当的艺术方法表现现实,上述过程构成完整的艺术思维。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主流的

  • 近代语言学理论发展对我国小说创作的影响探究

    作者:方玲; 荣盈盈 刊期:2012年第08期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文学界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制约,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些错误观念左右着当时的整个社会氛围,提出了很多表达错误观念的标语,如"文学是政治的宣传工具""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艺应当"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