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学刊

兰州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杂志简介:《兰州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1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法学、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经济 管理、经济、社会学、政治 哲学、乡村振兴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农...

主管单位: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3492
国内刊号:62-1015/C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09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被引量:24503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9.9009
立即指数:0.0491
期刊他引率:0.987
平均引文率:22.9942
  • 60余年来国内洋务运动史研究述评

    作者:邱志红 刊期:2014年第12期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第一次改革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洋务运动史的研究,文章主要对百余年来,特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洋务运动史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与检视,勾勒出晚清政治史视域内的洋务运动史研究脉络。纵观其研究历程,大致经历了学术"冷宫"、洋务研究"热"潮、冷却后...

  • 哲学之主题和方法的新开端——海德格尔的“战时亟须学期讲座”探析

    作者:朱松峰 刊期:2014年第12期

    1919年之前的海德格尔既已发现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对于哲学的重要意义。在1919年开设的被称做"战时亟须学期讲座"的课程中,他在哲学的主题和方法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一个新的开端:突破了传统理论姿态和立场的束缚,把"在自身之中并为了自身的生活"确立为了其哲学的主题,把"解释学的直观"作为了其思想的方法。

  • 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存在于《论涵义与所指》中吗

    作者:李 刊期:2014年第12期

    语境原则是弗雷格早期提出的一条著名原则,它断言要在句子的语境下而不能孤立地去探求语词的意义。后期弗雷格是否还坚持这条原则,是一个分析哲学中聚讼纷纭的问题。文章主要考察的是在其著名的《论涵义与所指》中是否存在语境原则。通常看法认为,该文对涵义与所指的区分,组合性原则的提出都是其放弃语境原则的理由。但文章通过文本分析,特别是...

  • 物理主义与心身问题

    作者:柳海涛 刊期:2014年第12期

    物理主义以物理/非物理的标准看待世界,试图解释心灵如何能够是物理的,但对什么是"物理的"并不明确,这使它内在地包含着不融贯性因素。若以心理/非心理为划分,心身关系就是解释心灵是否最终依赖于非心理现象,但它蕴含着心理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物理主义和二元论在根本上并非相互冲突。

  • 一切节约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马克思的节约理论及其当代境遇

    作者:陈飞 刊期:2014年第12期

    节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多层意义的概念,但是目前关于节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在马克思那里,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首要经济规律,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劳动时间越来越短,自由时间越来越多。劳动时间的节约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时间是人的充分发展的空间。...

  •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中共产主义的实现

    作者:赵笑蕾 刊期:2014年第12期

    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考察后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恩格斯除了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反复论述了共产社会实现的历史条件之外,还从自然观的视域,即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物质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及历史自然观的角度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作出了说明。

  • 且得且失: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中的交通银行

    作者:潘晓霞 刊期:2014年第12期

    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货币与发行。1933年废两改元与1935年法币改革使中国初步实现币制统一与发行集中。交通银行作为具有发行特权的银行业航母,币制改革不仅直接关涉其本身的利益,其支持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币改的进程。而交通银行地位的逐步下落,不一定是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本意,却是币制改革不可避免的结果。

  • 汉冶萍公司经营失败原因再审思

    作者:刘德军 刊期:2014年第12期

    汉冶萍公司经营之失败主要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内部看,汉冶萍公司经营思想不合实际,追求原材料的完全自给,这种"大而全"的经营模式是导致公司失败的内部原因。从外部看,清末民初历届政府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加上中国工业化的整体滞后与汉冶萍的"一枝独秀"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汉冶萍公司未能发展壮大的外部因素。内外双重因素之结合决...

  • 日伪政权下山西忻县工商税捐征收之考察

    作者:张玉莲 唐庆红 刊期:2014年第12期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各地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均以沿用南京国民政府原有地方财税体系开征捐税获取财源。文章以未刊的山西忻县商会档案为主体资料,在对日伪政权下山西忻县印花税、营业税、房铺捐等工商税捐征收细微考察的基础上,探析了日伪政权、商会、商民在税征中的互动,意在展现日伪统治下基层社会的税收实况。

  • 20世纪初东北大豆出口繁盛原因探析(1900—1929)

    作者:尹广明 刊期:2014年第12期

    20世纪初,因国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东北相对发达的交通网络、东北大豆自身的比较优势等有利条件,东北大豆出口迅速发展并走向繁荣,到20世纪20年代末,东北地区大豆产品出口占全国此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以上。在大豆出口带动下,东北地区出口贸易额占当时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3。由于大豆出口的刺激,东北大豆种植面积骤增,最终形成大豆商品生产基...

  • 人性思考的焦灼与生命意义的彰显——以反战电影《雁南飞》和《全金属外壳》为例

    作者:韩伟 赵娜 刊期:2014年第12期

    在反战电影中,对于人性的展示与思考,体现了电影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人性,作为人类道德存在的基本标志,彰显了生命存在的普遍意义和基本需要。文章以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创作的电影《雁南飞》和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全金属外壳》为例,从四个角度,对反战电影中塑造的人性进行阐释,把人性作为一种特定的对象,呈现于我们最平凡的情感中。在对反战...

  • 边地空间叙事中的主体焦虑流变——论世纪之交西部小说的叙事身份

    作者:金春平 刊期:2014年第12期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的区域特殊性,在文化形态方面,形成了现代文明为主,多元文明共存、碰撞与交汇的特殊文化场域,造成了西部小说作家叙事身份与主体价值的普遍认同障碍,集中表现为""结束之后的"个体价值与政治规约"的叙事焦虑,世纪末以来的"启蒙批判与感性解放"的叙事焦虑,以及21世纪以来的"地域边缘与话语中心"...

  • 城市“乡下人”的身份焦虑与精神裂变——从贾平凹的《高兴》来看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精神困境

    作者:杨小兰 刊期:2014年第12期

    在小说《高兴》中,作者贾平凹以悲悯而又不乏忧患的视角描述了农民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思想状态与生存境遇。深入发掘了农民工在转型期间所产生的身份焦虑、双重人格,以及家园意识的失落等精神生态,从而进一步揭示出社会转型给中国农村及农民带来的巨大冲击与影响,体现出作家深厚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现实主义情怀。

  • 诗人视野中的“五四”语言变革——以郑敏、余光中为例

    作者:张卫中 刊期:2014年第12期

    "五四"白话文运动一直被描述为一场有利于全社会的语言变革运动,而实际上,社会不同领域对语言有不同要求,"五四"白话文运动真正的目标是要为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打造一个利器,胡适以文学名义发起的变革恰恰忽略了文学自身对语言的要求。因此,"五四"以后就不断有诗人对胡适的白话文理论提出批评,进入20世纪后半期,郑敏、余光中等对这个问...

  • 论《哈姆雷特》的戏剧美学精神

    作者:肖先明 刊期:2014年第12期

    理性至上的戏剧精神是莎士比亚巨作《哈姆雷特》经典戏剧魅力所在。《哈姆雷特》的戏剧美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至上的戏剧精神,娱乐大众的戏剧功能和自然演技的戏剧表演,其核心是自然演技的戏剧表演,理性精神是时代的印记,娱乐大众是其艺术的魅力。凭借这三方面的成功组合,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成为了戏剧舞台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