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学刊

兰州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杂志简介:《兰州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1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法学、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经济 管理、经济、社会学、政治 哲学、乡村振兴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农...

主管单位: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3492
国内刊号:62-1015/C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09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被引量:24503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9.9009
立即指数:0.0491
期刊他引率:0.987
平均引文率:22.9942
  • 哲学与人的精神追求

    作者:王德军 刊期:2006年第09期

    在金钱财富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经济社会,哲学被功利主义者视为无用之学,哲学教育与哲学普及受到挑战.其实,哲学作为知识之母,对各门知识具有本源性.哲学根本上是一种人的精神追求,哲学思维能力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哲学修养体现出人生的境界.哲学对个体人生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哲学教育,提高人的哲学修养.

  • 意识、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

    作者:张保权 刊期:2006年第09期

    意识、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概念.本文以现代社会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近现代西方哲学的融通为切入点,剖析了当前人们在理解上的偏颇和不足,试图以全新的视野和独特的角度重新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论文指出,意识是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意识,依次形成自然性意识、社会性意识和自我性意识.只有社会性意识才...

  • 论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

    作者:张莉; 董新兵 刊期:2006年第09期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正如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一样,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规律:人能够把社会生产力创造的财富转化为严格控制和自由驾驭的内动力的规律,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行为的规律,人的认识受到客体性质和主体感知能力制约的规律.

  • 尼采与虚无主义

    作者:王俊 刊期:2006年第09期

    尼采深入地思考了虚无主义问题,并提出了克服虚无主义的哲学方案.在尼采的哲学中,上帝之死、形而上学的崩塌和虚无主义构成三位一体;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价值重估和超人则构成了与前者的对抗.但是,尼采是否有效地克服了虚无主义呢?本文深入分析了其哲学的内在关系逻辑,得出了否定的答案,指出了一个虚无主义的尼采.

  • 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

    作者:宫留记 刊期:2006年第09期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更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学界并没有把他作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对待,因此,我国学者对布迪厄的哲学思想了解得不多.布迪厄依靠自己拥有的哲学资本,创造性地运用系统论、普遍联系和认识论等哲学思想,使其社会理论表现出生成的结构主义、关系主义和反思性的哲学向度.本文还试图说明一个事实:...

  • 哈贝马斯的知识类型观

    作者:钱厚诚 刊期:2006年第09期

    哈贝马斯认为,伴随着科技成为新的隐形的意识形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异化和病态之中.在哲学层面,实证主义宣扬三种彼此关联的理念:科学主义、客观主义和工具理性,引起知识类型的实证化嬗变,加剧了社会的异化和病态.因此,必须对知识类型的实证化展开批判.皮尔士对自然科学的反思、狄尔泰对精神科学的论证,都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表明知识类...

  • 自爱与利己:西方德性论与功利论伦理学对立的元点

    作者:朱海林 刊期:2006年第09期

    自爱是德性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利己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人性论基础.人性自爱与人性利己的差异,预制了德性论与功利论伦理思想的迥异.可以说,德性伦理学与功利主义伦理学在道德的目的、道德原则以及道德评价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差异甚至对立,都是基于对人性问题的不同看法.

  • 由缘起论看佛教伦理学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杨勇; 杨翼风 刊期:2006年第09期

    缘起论是佛教思想的基础,具有过程性、关系性和内在一致性等特征.建立于其上的佛教伦理学,由此延伸出反省观、因果观、平等观、慈悲观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思想,从道德的角度提供了解决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内在紧张的可行方案,对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试论传统“孝道”文化——传统孝道的历史嬗变以及孝与忠、刑的关系

    作者:丁成际 刊期:2006年第09期

    传统孝道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概念,在中国最具特色.从历史上说,它与中国特殊的历史境遇相关;从内容上说,它能够成功地把政治、法律与之进行有机地整合.这集中体现在孝与忠、刑的关系.孝与忠是密切相关的,“忠孝一体”、“移孝作忠”.但孝与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孝与忠的分歧,集中地反映了私与公两种道德、父权与君权两种关系的矛盾.在实...

  • 《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作者:陈丛兰 刊期:2006年第09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性著作,《礼记》中包含着丰富的婚姻伦理思想.它所记载的婚姻制度,不但详细而生动地反映了先秦时期贵族们的婚姻家庭生活,而且为后世封建婚姻制度提供了一个初始的思想理论框架.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形成它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理念的深厚哲学基础,即儒家主流的性善论和“天人合一”的形而上社会伦理建构方式.

  • 王安石庄子学的儒学化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李波 刊期:2006年第09期

    王安石在庄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庄子纳入到儒家范畴,改变了后人治庄的道路,从此以后,庄学的研究带有了明显的儒学化倾向.其儒学化思想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庄子矫世之弊,其用心亦圣人之徒;对庄子政治思想的儒学化改造.

  • 传承与断裂:梁启超与胡适思想之若干比较

    作者:杨萌芽 刊期:2006年第09期

    梁启超和胡适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本文从政治与学术、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以及话语方式的角度对两个人进行了客观的比较.他们之间既有传承又有断裂,研究传统思想的嬗变与现代思想的兴起,梁启超与胡适的关系是一个远未穷尽的话题.

  • 蔡元培与无政府主义思想

    作者:付建舟 刊期:2006年第09期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清末民初,他在革命活动中与天义派、新世纪派等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广泛交往,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虚无党思想、互助论等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因素,充分利用其反抗封建专制的积极作用,推动革命进程;同时,宣传了社会主义思想,对理想社会略作构想.不久,鉴于当时国内革命的不良现象以及欧战的局势,他对无政...

  •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宗教观

    作者:郭文深 刊期:2006年第09期

    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对宗教的认识与评述,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前期批判并力主废弃宗教,中期倡导基督教,后期批判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本文以《新青年》为主要资料,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研究“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宗教观.该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陈独秀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宗教的近现代变迁,及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 影响清末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美国因素

    作者:宋效峰; 张立华 刊期:2006年第09期

    清末时期,列强对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威胁不断加重.其中美国的对华政策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几经调整后至“门户开放”政策而臻于成熟.美国的对华政策具有实用性,尽管在表面上它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但在根本上它还是服务于美国的自身利益.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后来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