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学刊

兰州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杂志简介:《兰州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1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法学、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经济 管理、经济、社会学、政治 哲学、乡村振兴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农...

主管单位: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3492
国内刊号:62-1015/C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09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被引量:24503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9.9009
立即指数:0.0491
期刊他引率:0.987
平均引文率:22.9942
  • 论市场经济中人的主体性价值

    作者:吴育林 刊期:2006年第05期

    人与外部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人的主体性本质的最终确证和极大彰显。主体性品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随着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必然促成新的主体性价值的生发。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催生了作为新时代主体性价值表征的个能性、功利性、自由平等性、民族性与普世性等的勃兴。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辩析

    作者:姜喜咏 刊期:2006年第05期

    《关于费尔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理解中,对“市民社会”,“立脚点”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解释在逻辑上和历史层面都是矛盾的。只有联系马克恩新世界观产生的背帚,在历把与逻辑的统一中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市民社会”指的是私人利益的物质交往关系中的孤独的原子式的个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资产阶级社会;“立脚点”指的不是笼...

  • 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作者:杨豹 刊期:2006年第05期

    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是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思想,通过对他的这一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关于马克思学说的真正起源、市场经济与人的异化、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各方面有益的启示。

  • “颠倒”,还是“超越”: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及其哲学的误读之批判

    作者:李海峰 刊期:2006年第05期

    视马克思为“形而上学的颠倒者”,是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及其哲学的误读;实际上,马克思哲学的意义在于“超越”而不是“重建”形而上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甚嚣尘上的历史境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当代西方哲学建立一种“对话”型的新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当代性并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批判社会、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 康德论意志的动机

    作者:王军伟 刊期:2006年第05期

    康德讨论了三个概念,即道德法则、意志和行为,并指出只有使道德法则决定意志,意志又决定行为,我们的行为才会有道德性。义务也是行为,它是出自道德法则的行为。康德分别在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中两次定义了义务的概念。

  • 试论康德批判时期人类学中的人类经验取向

    作者:胡云峰 刊期:2006年第05期

    本文主要立足于对康德批判时期的主要著作的解读,揭示出被康德实践理性原则遮蔽着的人类经验取向。这种取向在康德批判后期的人类学中上升为主要地位。本文还阐述了这个取向对于全面理解康德哲学、探讨康德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 认知自然与理解生命——对康德与狄尔泰范畴理论的比较研究

    作者:田方林; 李敏 刊期:2006年第05期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提出并阐释了知性范畴理论,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狄尔泰则在其人文科学中提出和讨论了生命范畴理论。本文从两类范畴的提出背景、产生渊源、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作了一种比较性分析,这不仅一个侧面展示了康德哲学对狄尔泰的深刻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范畴理论对于狄尔泰哲学理论构架的重大意...

  • 杨简实心思想探微

    作者:刘晓梅 刊期:2006年第05期

    南宋哲学家杨简是陆九渊心学思想的重要传人,他继承并发展了陆学思想,在宇宙和伦理,即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里建立了心的本体地位。在他的思想里,“心”拥有无限的空间,被赋予了极大的能动性,是“范围天地”、“发育万物”的本源;而与生俱来、未有障盖的“本心”至善,凡圣一致,人人具有,这种思想对民众道德的塑造、自主意识的觉醒和...

  • 《夏小正》历法考释

    作者:王安安 刊期:2006年第05期

    《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月令书,也是研究上古时期农业星象以及物候历法的一部重要文献,关于其历法的使用情况一直是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这篇文章通过此书与《逸周书》以及《月令》等书的比较研究,从而确定小正用历的特点。

  • 由元初转运司设置概况看元初的政局

    作者:陈志英; 彭永强 刊期:2006年第05期

    忽必烈建元后。设立了多种转运司,办理征税上供、转输物资等事务办理。这些转运司主要包括地区性转运司和专门转运司两类。地区性转运司又可分为随路转运司和都转运司两类。此文主要通过研究地区性转运司的设置概况,探讨了元初的政局变动情况。

  • 元代腹里地区的民族分布概况

    作者:赵书新 刊期:2006年第05期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流融合的高峰期之一,随着蒙古族统治者的入主中原,大批非汉族人士随之而来,使当时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腹里地区逐渐成为多民族杂居的典型地区。

  • 明代田赋变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计量研究

    作者:李楠; 吴树国 刊期:2006年第05期

    田赋制度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主体,它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选取中国古代田赋制度发生重要变化的明代进行分析,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分别对明代田赋负担变化、田赋负担的区域差异变化以及田赋负担对明代社会主要生产要素人口和土地变化的影响进行考察,以期达到对明代田赋变化与经济绩...

  • 康熙朝清韩宗藩关系研究

    作者:柳岳武; 赵鉴军 刊期:2006年第05期

    清初朝鲜因受传统“华夷大防”思想的影响对清韩宗藩关系持敌视态度,直到康熙初年朝鲜的这一心态仍未发生变化。而以三藩之乱为代表的汉人反清运动又进一步激发了朝鲜的“北伐”情绪,清韩宗藩关系面临崩渍危机。康熙为了巩固、稳定清韩宗藩关系。作出了积极努力。他一方面果断地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另一方面又主动地为改善清韩友好宗...

  • 清初徽州学术界对理学传统的重建

    作者:李自华 刊期:2006年第05期

    清初,徽州理学知识分子在汪佑、吴日慎和施璜等人的领导下,通过明确书院讲会的“宗朱”宗旨、建立塾讲制度和强化徽州理学的学术谱系等措施,清除心学的影响,使理学得到了短暂的复兴。

  • 权威在中国公学——中国公学“倒马”“拥马”学潮探因

    作者:蔡爱丽 刊期:2006年第05期

    1930年5月,马君武接替胡遭执掌中国公学。时隔不久,中国公学发生“倒马”“拥马”学潮,学校权威受到严重挑战,正常教学秩序无法维持。中国公学元气大伤。从此走上衰途。“权威在”就有权威不在。无论是挑战权威。还是重构权威。中国公学师生在备受影响的同时积极做出回应,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公学的混乱。亦即,权力更迭是导致“倒马”“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