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瞭望杂志 省级期刊

Outlook

杂志简介:《瞭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6/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专题、特稿、锐观察、权威访谈、时评、社评、新青年、瞭望见证、财经、新格局等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002-5723
国内刊号:11-1276/D
全年订价:¥ 476.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8490
总被引量:7548
H指数:26
立即指数:0.0259
期刊他引率:1
  • 科技阅兵的力量

    作者:张选杰(记者) 李永飞(特约撰稿) 刊期:2009年第37期

    9月7日凌晨,国庆60周年阅兵实兵、实装、实地、实案演练精彩上演,长车利剑乘浩荡东风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二炮方队一流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成果成为受阅方阵中的亮点。科技之师,当以科技制胜。据本刊记者探访了解,阅兵训练中,二炮受阅部队广泛开展训练器材革新和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提升阅兵训练质量效益。

  • 一周网谈

    刊期:2009年第37期

    本周,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网民对教师节正在变味成学生、家长给老师的“送礼节”表达了深切忧虑;同时不少网民对已经或将要实行的教师绩效工资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此外,网民还对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首次超过美国的新闻进行了热烈的评说和讨论,网民纷纷提醒“500强”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 近访乌鲁木齐“针刺”事件

    作者:黄艳(记者) 刊期:2009年第37期

    依法严惩犯罪活动、加大信启、透明度、加强安保力量、最大限度地提供就诊条件,乌鲁木齐正在为市民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 黑心煤毁害79名矿工

    作者:李丽静(记者) 梁鹏(记者) 刊期:2009年第37期

    办公楼墙上挂的“重点隐患督办公示牌板”上落满厚厚一层灰,其中“重点隐患内容”、“主要整改措施”空白。

  • 保增长关键期如何作为

    作者:张立群 刊期:2009年第37期

    今年以来,在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刺激下,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态势,而且持续保持。工业增长率持续提高,从年初的5.2%持续提高到8月份的12.3%,国内需求增长明显加快,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剔除价格因素,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1%,

  • 漠视贫困群众更是失职

    作者:王仁贵 刊期:2009年第37期

    近日,有国家媒体记者在西部某省的一个县调查时了解到,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在此县逾百万的人口中,贫困人口约占到总人口的20%。这些贫困村民生存艰难,陷入到“三穷”怪圈,即有的靠卖血维持生计,越卖越穷;有的盗采国家煤炭资源,破坏生态,越盗越穷;有的则越穷越生孩子,越生越穷。

  • 雷霆之怒

    作者:桃源 于多(画) 刊期:2009年第37期

    频出是非的经适房又起波澜。报载,广州查处了转租经济适用房的三户业主。他们得到注销房地产登记手续、退出所购经适房、责令退回违规出租所得、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购经适房的处罚。有关干部还呼吁社会舆论给予这三位业主严_厉谴责:“让他抬不起头,让他斯文扫地;没有斯文的,让他人格扫地。”

  • 莫把农民当“异类”

    作者:邓桥发 刊期:2009年第37期

    中国农民,从古到今,一向被人视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终身干粗重脏险活的“粗陋之人”。封建士大夫称农民为“农夫”、“樵夫”、“村姑”、“山野之人”,甚至呼其为“蛮人”。社会进化到今天,仍有人称农民为“乡巴佬”、“盲流”,乃至出现农民进城务工屡遭歧视、刁难的普遍现象。

  • 教育应摒弃“官帽哲学”

    作者:杨海东 刊期:2009年第37期

    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据统计,获奖者中拥有“校长”、“院长”等职位的人占九成,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有网友表示:“这份名单中有个别名师候选人在10年内几乎没有上过一门本科课程,这样的教师竟然可以是教学名师?”这是久为社会诟病的高校行政化之果。其实,为官与为学,

  • 执政磐石

    作者:慎海雄 杨桃源 刊期:2009年第37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加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是新形势下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个重要命题。

  • 执政党建设新使命

    作者:郭奔胜(记者) 刊期:2009年第37期

    党员队伍在规模扩大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提升质量,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

  • 新技术党建形态

    作者:代群(记者) 郭奔胜(记者) 黄豁(记者) 季明(记者) 刊期:2009年第37期

    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导入基层党务管理,是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党员人性化、精确化管理,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必然性。

  • 时代呼唤“开放式”党建

    作者:黄豁(记者) 代群(记者) 季明(记者) 郭奔胜(记者) 刊期:2009年第37期

    随着我国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党建方式面临着新挑战。《瞭望》新闻周刊日前走访调研了解到,许多地方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统筹党建资源,探索“开放式”基层党建新机制,打破地域、时空的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促进各种要素间的流动,有利于激发党组织的活力,

  • 新津基层党建的“三种力量”

    作者:丛峰(记者) 叶建平(记者) 刊期:2009年第37期

    作为成都市第一批选派到贫困村挂职的机关党员干部,32岁的李伟2007年6月来到四川省新津普兴镇五峰村挂职任村支部书记。到了五峰村,李伟却迷茫了:全村党员干部竞找不出一个比他年轻的,平均年龄55岁,多数只有小学文化,入党积极分子只有1人。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自上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潮席卷中国农村后,

  • 从社会焦点看干部选任着力点

    作者:季明(记者) 郭奔胜(记者) 黄豁(记者) 代群(记者) 刊期:2009年第37期

    社会转型期的干部选任工作已经被摆在了“全社会的聚光灯”下,需要以更高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来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