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瞭望杂志 省级期刊

Outlook

杂志简介:《瞭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6/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专题、特稿、锐观察、权威访谈、时评、社评、新青年、瞭望见证、财经、新格局等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国际刊号:1002-5723
国内刊号:11-1276/D
全年订价:¥ 476.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8490
总被引量:7548
H指数:26
立即指数:0.0259
期刊他引率:1
  • 要为群众讲清形势

    作者:李俭 刊期:2005年第04期

    我们党在组织、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长期成功实践中,创造并上演了许多“拿手好戏”。各级领导干部经常给群众作形势报告就是一例。

  • 出境赌博呈蔓延之势

    作者:文新春 刊期:2005年第04期

    目前赌博违法犯罪活动日渐突出,呈现不断发展蔓延之势。一些赌客利用我国出境管理等方面的漏洞,频繁出境参与赌博,特别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贪污公款赌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贵刊反腐败报道一向很有力度,挖出很多腐败官员,是否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有关党员领导干部出境赌博的揭露性报道。

  • 体察民工生活艰辛

    作者:包宏强 刊期:2005年第04期

    贵刊第3期《社会》栏目的《冷暖无常度一天》读了以后觉得很真实,因为自己身边的民工过的日子就是这样的,有的民工还不如文章中的民工,他们每天干的活更累、生产条件也更差,每月的收入更少。写文章的记者可能和他们有长时间的交往,所以能体察民工生活的艰辛,写出真实可信的新闻来。

  • 提高银行业监管工作水平

    作者:济安平 刊期:2005年第04期

    贵刊2004年底有关金融改革的文章引起我所在银行研究部门的关注,其中的一些观点对目前银行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当前的任务是合理的控制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搞好金融服务,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银行监管部门也要努力维护银行体系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测,完善不良贷款考核机制。督促银...

  • 建立地方行政首长问责制

    作者:胡玉明 刊期:2005年第04期

    贵刊在《高层决策背景》栏目中经常介绍政府各方面改革的第一手资料,深受读者欢迎。2004年有多名政府官员因为决策失误、疏于管理等问题受到免职处分。为了进一步督促行政机关首长依法正确履行职责,防止和减少行政错误,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

  • 中国(1月15日——1月21日)

    刊期:2005年第04期

    海峡两岸民航业者15日就台商春节包机业务安排达成共识。22个省区市取消农业税。银监会呼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中国给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国际(1月15日-1月21日)

    刊期:2005年第04期

    阿巴斯宣誓就任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日本防卫厅制定应对西南岛屿有事对策。梅西奇蝉联克罗地亚总统。韩国政府公布韩日关于战争赔偿问题的部分文件。安南提名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

  • 前瞻

    刊期:2005年第04期

    2005年将成为我国国企改革“规范年”。我国将开展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执法行动。香港正在为“一地两检”作准备。能源问题是2005年博鳖亚洲论坛年会重要议题。

  • 改条例更须长能力

    作者:张迁 刊期:2005年第04期

    日前,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此次修订主要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内容,这将使群众反映情况的渠道更通畅,各级政府解决问题的关口前移,进而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 对欠薪老板要有实招

    作者:阿源 刊期:2005年第04期

    转眼就是新春佳节了。拿到一年的血汗钱,回家与亲人团聚,安排一年的家计,是广大农民工最迫切的愿望。但有消息称,有的欠薪大户,尽管中央有批示,当地政府也多方协调督促,至今仍欠薪数百万之巨。有的地方,部分企业欠薪达8年之久仍未解决。更有甚者,有的包工头和老板为了躲避给付农民工薪水,竟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了出逃,令少数农民工讨...

  • “3859人”可称“中国”?

    作者:董北营 刊期:2005年第04期

    最近,一份名为《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提出了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等八项调查结果。

  • 报花账

    作者:桃源; 力扬 刊期:2005年第04期

    报花账问题,古已有之。猪八戒报花账,猪耳朵里私藏报花账瞒下的碎银子,没有少被悟空揪猪耳朵甚至打板子。今人报花账,尤其是一些公职人员报花账,比八戒可就潇洒多了,不仅本人,甚至连老婆孩子的衣食住行用等一应开销,都可以花账报之。有的企业老板购买高档奢侈品也报花账,则是为了贿赂实权人物。

  • “整数情结”要不得

    作者:赵颖桦 刊期:2005年第04期

    据报道,今年北京市“办实事工程”一反往年的“凑整”习惯,不再强调已经形成一定“品牌”的“60件实事”,有多少件就办多少件,市政府办公厅公布的拟办实事为54件。这种实事求是、不凑整数的作法值得称道。

  • 跌入腐败陷阱的大学校长

    作者:王世焕; 储国强; 边江 刊期:2005年第04期

    高校被人们誉为最圣洁的“象牙塔”。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大学校长大学教师与贪污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距离遥远,因而具有很高的美誉度。然而,近年来连连曝光的高校腐败案件,却令许多善良的老百姓感到痛心和不解。

  • 确立多渠道高校防腐机制

    刊期:2005年第04期

    公平地说,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绝大多数人都在勤奋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鞠躬尽瘁,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但少数害群之马的腐败行径也确实需要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司法界、教育界的人士认为,对高校腐败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